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建安四年,官渡前夕   三国之银狐[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建安四年,官渡前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但此时孙策却吃了个闷亏。



因为刘表给黄祖增兵了,他在江夏一直整顿水军,拥有战船和水军将士无数,非常擅长打水战。



历史上孙策在准备齐全的情况下,于199年年底进攻江夏沙羡,打得黄祖大败,连妻妾子女共七人都被孙策俘虏。



而如今孙策没有准备周全,仓促迎战,导致船只数量不足,一时难以攻克。



更重要的是刘表现在实力大增,黄祖的兵力扩充了一倍有余,并且还是他最擅长的水战,又是黄祖主动进攻的情况下,一时间孙策无法将他击败。



不过长沙太守张羡倒是给予了孙策一记助攻,他骤然在荆南发动叛乱,声势浩大,吓了刘表一跳,连忙召黄祖回来。



当时刘表手头上的军队分别由蔡瑁、张允、黄祖三人掌控,在历史上,这三人控制的军队加上文聘、刘磐等人的部队,总计也就那么六七万人,没办法北顾曹操,都用来抵御张羡和孙策。



但如今实力大增之后,他派蔡瑁张允南下去平定荆南,为了防止两面作战,又让黄祖撤兵,先固守沙羡,防备孙策趁着他老巢空虚的时候顺着汉江北上袭击襄阳。



刘表的策略是没有问题的,正所谓攘外必须安内,张羡对他的威胁最大,先防御外敌,平定内部问题,再解决孙策。



可架不住孙策太猛。



黄祖那边一退,孙策就立即穷追猛打,一路追击,杀到沙羡,打得黄祖丢盔弃甲,损兵折将,虽然没有历史上那么惨,但也差不了多少,刘表给他增的两万多人马,几乎败光。



因此兜兜转转,虽然刘表野心膨胀,可由于张羡的问题,他还是得先平定张羡,再增强一波实力之后,再去与江东死磕。



那么就在天下大势风起云涌,整个关东地区,荆州地区,以及江东地区都即将面临着大战的时候。



沈晨在做什么?



建安四年,也就是公元199年11月,他向刘表请求北上攻击曹操,被刘表所拒。



这倒在沈晨的意料之中,他也是没有想到刘表的野心膨胀得这么厉害,居然对江东虎视眈眈,所以得知这些事情之后,他就让邓洪请求让他进攻曹操。



刘表现在一门心思放在了江东以及荆南问题上,自然不会答应他的请求。



可正所谓“如果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沈晨向刘表请求大军进攻曹操,他要应付孙策和张羡,自然不允许,可当你这个请求被他拒绝,再向他请求希望黄门亭以及甘宁出兵的时候,他自然就同意了。



于是到了199年12月份,当曹操正在官渡准备迎击袁绍的时候,沈晨在襄阳向刘表请求自己率人进攻曹操,被刘表应允,遂决定北上准备抗曹。



而荆州无数世家大族,名士大儒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即闻风而动。



王俊、颖容、隗禧、李俨、和洽等名士虽然一直没有等到沈晨自己露出破绽,反而等着等着,人家的声望和名气越来越大。



但现在听说他要北上抗曹,给曹操平定北方拖后腿,顿时就坐不住了,纷纷赶往襄阳,要力劝阻止他的行动。



一场新的辩论,即将开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建安四年,官渡前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