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一日兵临长安城   三国之银狐[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一日兵临长安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季汉章武五年十一月底,汉中陈仓道。



陈仓道在秦末汉初时期,乃是一条水道,为嘉陵江上游,所以又名嘉陵道。



刘邦时期,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走的水陆运输粮草。



但或许是天不佑季汉,武都大地震,导致汉水改道,河流断绝不复存在。



结果就是陈仓道虽然依旧可以行走,却失去了水运便利,让运粮就变得极为困难。



即便陈仓道依旧是汉中四道最安全最宽敞的道路,也因为其绕了一个非常远的距离,加上秦岭高山,粮草运送路况极差。



沉晨骑在马背上,他的身后是连绵三万大军,而大军身后,则有约四五千名民夫辅兵,推着木牛徐徐前进。



两侧崇山峻岭,山势高耸入云,唯独下方谷地连绵纵横出一条宽阔的道路,向着北方蜿蜒不绝。



“大都督,前面就是散关了,过了散关便是陈仓。”



经过将近二十天的长途跋涉,道路的尽快已是越来越宽敞,马岱骑在马背上,向沉晨禀报。



沉晨遥望远方,就看到前面原本宽阔的道路好像一下子又变得狭窄了起来,左右两侧山脉仿佛耸入了云端,巍峨而又高大。



后方的位置之所以看着宽敞,是因为有个山谷,山谷间形成了集市,有建造的军营驻地,还有一部分民宅房屋,百姓和军队混居在一起,形成了独有的景象。



陈仓和散关,包括褒斜道的出口斜峪关其实一直都在刘备集团手里,但大量驻兵不现实,因此外围关隘基本都只驻扎了数百或者一两千士卒。



现在曹魏把关中兵马全面收缩回长安,外围只有右扶风的郿县、武功县、槐里、鄠县等地,尚有少量驻兵。这就导致曹魏集团对汉中几乎形成不了威胁,敌我双方自然也没有驻扎太多兵马。



“大都督!”



散关的将领急匆匆地过来。



沉晨点点头道:“后方尚有粮草持续不断运输,在散关囤积一部分,到时候由你负责运往陈仓。”



“是。”



将领应下。



诸葛亮的流水式作业给沉晨启发。



陈仓道确实很长,但路况要比其余三道强得多。



因此沉晨在沿线建造营垒,分批运粮至这些营垒里,进行来回传递。



虽说阳平关至陈仓千里之遥,可只要陈仓道和褒斜道同时运送粮草,那么一个月就能送六十多万石。



而且陈仓道的民夫大概只用了一万两千多人,褒斜道那边则是两万一千多人,三万多的民夫就能够运送那么多粮草供应八万大军,可谓是效率非常夸张了。



这就是孔明的智慧。



很快。



大军继续前进。



天黑之前,终于出了陈仓道,至陈仓县,也就是后世宝鸡市。



军队缓缓入城,后方粮草则继续不断。



等到十二月初,沉晨的军队就已经出现在了郿县附近,威逼右扶风。



除了陈仓三万人马,黄忠又走褒斜道,领兵两万。



之前凉州和汉中等地战兵加起来只有约六万,但沉晨这几年招兵买马,让于禁练兵。



在练兵一年之后,又让赵云庞德率领他们攻打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郡,实战训练非常不错,因此目前扩军至十万。



但十万人马自然不能全军出击,因此在凉州和汉中等地,还留守约两万人,其中凉州一万五千人,汉中则在房陵、上庸等地驻守,防备敌人小股部队从子午道、傥骆道偷袭汉中。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眼下沉晨亲自率领的三万人马当中,有两万是骑兵,出陈仓道后,他让副将牛郸、阳群、马玉、姜元等人率领步卒往东去斜峪关等待黄忠,自己则突袭郿县。



十二月四日,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上。渭水两岸原本应该是田野遍地,村庄繁衍生息,但此刻却荒无人烟,杂草无人清理,都长得很高,野兔、麋鹿、獐子等食草动物泛滥,沃野之上,甚至有草原狼嚎。



北风呼啸凌厉,关中今年没有下雪,寒风萧瑟,枯黄的草在风中被吹得席卷,一只落单的麋鹿在郿县北边的林中徘回,它缓缓笃步,低下头啃食着叶间的小草,双耳不停抖动,探听着声音。



不远处一棵树后,伸出一支箭,锐利的箭头在惨白的冬日阳光下散发着寒芒,随着箭支的主人慢慢把弓拉开,之后“嗡”的一声,那支羽箭便如闪电般划破虚空,射向那麋鹿。



“噗!”



箭支穿过鹿头,麋鹿甚至都没发出一声哀嚎,无声无息地倒下。



“将军好箭术。”



郿县功曹连连夸赞地说道。



旁边是郿县护军邓宣,他领着三千人在郿县驻守已有三年了。



三年又三年,当初说好的一年换一次防,结果就因为邓宣没背景,别人都给夏侯懋送钱,这个苦差事他就只能一直背在身上。



闲暇之余,邓宣最喜欢打猎。



毕竟郿县已经没有百姓,也没有别的娱乐设施,连个母猪都没有,自然得搞点野味才能调剂一下枯燥乏味的生活。



另外一边是郿县司马张静,历史上这个倒霉蛋跟着司马懿出战,因犯军纪而被司马懿斩杀。



他看了看天色,对邓宣说道:“将军,天色不早了,赶紧回去吧。”



“急什么,才一只鹿而已。”



邓宣笑道:“现在关中到处都是鹿群,连野马群和野牛群都有,到时候我再杀一只鹿,回去后能多吃几天肉了。”



张静劝道:“但是最近朝廷一直说南方可能要出兵打仗了,还是要小心行事啊。”



邓宣摆摆手道:“不用怕,你忘了我们在斜峪关有岗哨,一旦南方有异动,快马很快就能回来报信,你难道觉得敌人的速度,还能快过我们的探马吗?”



“这......”



张静一想也是,自从知道南边可能要北伐之后,他们确实谨慎了许多,在外围布置了很多探马岗哨,防止敌人出斜峪关偷袭。



至于陈仓道那边,离得太远虽然没有岗哨,但在渭水河畔却有一些烽火台,是秦时防备西戎的。如果有陈仓道的敌人出现,烽火台也会第一时间报信。



所以他们也不相信敌人能够这么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奔过来。



怎么样他们也有回旋的时间。



“嘘!”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忽然又有异动。



邓宣示意身后的士兵先把那头鹿抗上,他自己往前走了数十米,透过草丛去看。



便看到北面的树丛里,居然有数十头鹿不知道什么原因蹿了过来。



第二十一章 一日兵临长安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