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广义大少   极光之意[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广义大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聂先生,刚刚不还说对希孟特别好奇吗?”梦心之被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有点不知所措。



“那是因为我不知道你的梦里还有《清明上河图》啊。”聂广义说:“我就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画。”



“不入流?”宗意听完就不乐意了,“我说,这位叔叔,你怎么敢说《清明上河图》不入流?”



“我为什么不敢?”聂广义反问道:“不信你可以问你姐姐,你们说的那个千古艺帝的《宣和画谱》里面,是不是压根就没有张择端的名字。都没有入册资格的,还不是不入流吗?”



“姐姐姐姐姐,真是这样吗?”



“这幅画确实是没有编撰入册的。”梦心之赞同了聂广义的说法。



“啊?为什么啊?《清明上河图》难道不应该是最有名的作画吗?”



梦心之吴侬软语地给宗意解释:



“《清明上河图》有没有名这件事情,要看你站在哪个时代去看。”



“之前聊达·芬奇的时候,姐姐有和你说过,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是以真实为最高要义。”



“所以,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画得越真实,在当时的影响力就很有可能越大。”



梦心之看向宗意,宗意一个劲地点头:“嗯嗯嗯,我记得的。”



“那么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张择端的那个时代来看《清明上河图》。”



宗意忽然举了个手:“姐姐姐姐姐,我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张择端是和东坡居士一个时代的吗?”宗意问。



“以我们跨越近千年的眼光来看,算是差不多,张择端只比东坡居士小了48岁。”



梦心之顿了顿,又道:“既然你提到苏轼,那就刚好可以用东坡居士的话来解释,为什么《清明上河图》在那个时代【不入流】。”



“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怎么解释?”宗意激动地提问三连。



向来对妹妹的问题有求必应的梦心之,再度进入解答模式:



“苏东坡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



“这句话说的是形似和神似两种不同的艺术追求。”



“在苏轼看来,画画如果只求形似,见识就和小屁孩儿差不多。”



“《千里江山图》能够被二十多位帝王竞相收藏,就是因为意境高远的神似。”



宗意插话:“我当然知道《千里江山图》意境高远呀,可这也不影响《清明上河图》同样让人心驰神往呀。”



梦心之继续解释:



“我们后世人对《清明上河图》里面的场景心驰神往,是因为这些场景离我们足够遥远。”



“可是,如果回到当时呢?”



“回到《清明上河图》被描绘出来的那个繁华的汴京城。”



“你会觉得你每天都会走过的街巷,每日都能看到的风景,有多么特别吗?”



“在张择端生活的那个时代,描绘市井生活的画作,是不可能成为文人墨客追捧的对象的。”



“《清明上河图》在当时不受追捧,是因为描绘的场景太过日常。”



“同样的,它在现代能成为国民度最高的画作,是因为近千年的岁月,让日常变成了稀奇。”



“这便是历史的厚度,时间的力量。”



宗意想了想,问道:“姐姐是想告诉我物以稀为贵,对吧?”



“没错,小意的总结能力越来越强大了。”梦心之拿大拇指在宗意的额头上按了一下,说道:“姐姐手动给你点个赞。”



眼看着两姐妹互动得差不多了,饥肠辘辘的小镊子赶紧接话:“姑娘快给我讲讲宋时的市井生活,姑娘有没有在梦里,下过汴京城的馆子,去过汴京城的酒肆?”



梦心之刚准备回答,宗意就抢先了:“我姐姐凭什么要告诉一个不守信用又爱ku……”



“小意!”梦心之严厉道:“不可以这么说话。”



宗意吐了吐舌头,她知道自己不对。



只是就刚刚那么一个瞬间,她就是想要气一气义叔叔。



好在及时被姐姐劝回,强行改口道:“不守信用又爱问问题的。”



聂广义是何等聪明的人,又岂会不知道,宗意差点脱口而出的是什么话。



他直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最应该社死和尴尬的自己,竟然一点都不尴尬地和姐妹俩聊了这么久。



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再一次在他的心头萦绕。



第十九章 广义大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