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五章 反应?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反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群人大抵没有什么见识,不懂变通,可是又稍微有点文化的人。



他们瞧不起人民大众,却又没有丝毫远见,总想做人民大众的“启蒙者”“领路人”,可是又没有真才实学,也没有解决方案。



他们也总认为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是因为体制的“压迫”。



稍微碰到点困难或者挫折或者负能量新闻,就怪这届政府不行,你看以前我小时候从来没有这些问题;



你和他们说这个以前也碰到过,他们就说这个是政D不行,你看民国多好,大师尽出,民智开化,你和他们说民国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他们就说你们中国人不行,别的国家民族民主自由,经济发达,政府清廉,医疗教育全免费。



你给他们说美国的政治献金、韩日的财阀,印度的种姓,澳大利亚对原住民大屠杀,他们会说这些都是官媒的假新闻,骗骗你们这些小孩的,呜呼哀哉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就想说一句:大人,时代不同了。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我劝同志们多读点书,免得上了知识分子的当。



另外,不要再@我了,没空跟你们斗嘴,新电影要筹备了,有空再玩!”



……



《金陵十三钗》故事很简单,就是歌颂了在极端残酷环境下,人的真善美…



但就是太工整了,完全符合预期——电影看上去圆熟、精巧、颇具冲击力,但还是缺乏可信度!



如果《金陵十三钗》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电影,只是因为创作者对牺牲者、受难者的态度,缺少必要怜悯,即便这个问题也许是原著所带来…



这是沈旭东的态度。



但…到目前为止,所有拍摄的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金陵十三钗》是最成功,最具张力,艺术价值最高的片子。



六、七十年来,从没有写出过一部像样的战争文学。



同样,抗战片铺天盖地,却没一部真正深层次去挖掘,拍出战争残酷与人性之美。



从这个角度来讲,《金陵十三钗》填补了空缺,完成度也挺高的。



另外,《金陵十三钗》背后的故事太有传奇性了…



先是张卫平跟沈旭东对线,然后被逮,天美传媒接手《金陵十三钗》…



霸占了媒体。



有一堆阴谋论的分析帖…



但,《金陵十三钗》电影的名气真的炒到了全网皆知!



天美传媒接手宣传后,又开启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所以,首日1400万,次日2900万,第三天3100万,到了周末,12月16号,周五,单日票房报收是4200万,12月17号,单日报收5300万,12月18号,票房是5100万,首周六天,票房2.2亿…



首周过两亿,张艺某也接受了采访:“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故事,已经很多很多,未来还会不断拍成电影电视剧。可已有的作品,大部分都形成了悲剧、悲壮的正剧等等,这个题材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认知上,几乎已经接近规范化了,空间很小,拍得不好,非议还很大,《金陵》已经是特别的一个了!”



“这部电影其实是小女孩孟书娟的视点展开叙述,小女孩的回忆,总是美好的,所以,我特意设计了通过彩色玻璃,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走进教堂的画面,她们光鲜亮丽,一尘不染…就像做梦一样…”



“回本确实有压力,因为我们去了好几个电影节,卖的都不好…”



“你有跟旭东讨论过吗?”



“嗯,讨论过,但他说欧洲版权卖的不错,南美洲版权也卖的挺好,让我不用操心…还把东南亚的票房拿给我看了一下…我记得是900万美元吧…还行…”



“那他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他不太喜欢这个电影,觉得太辛特勒了,太匠气,缺乏让人惊艳的部分…但他也说了这个电影是目前最好的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



关于六亿成本,张艺某摆手:“不会超过两亿,没有那么贵的!”



还问到了奥斯卡的事情,张艺某回答:“这个电影不太适合冲奥,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套用好莱坞讲故事的模式讲述了中国历史的一段创痛,最大限度去照顾国内和西方观众的口味,同样,为的还是商业票房以及传播度…”



“那你会加盟天美传媒嘛?”



“已经签合约了,以工作室形式合作,跟好莱坞制片人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拿着项目去找六大投资,最后分成。这种模式更加自由一点…还说了如果有一天不想跟天美传媒合作,也可以直接去找其他公司合作。”



“我听说天美传媒准备五亿签字费签约你五部电影?”



“对,有这个提议,但…我觉得不太自由,还是算了…”



推本书:这个影帝擅长理性分析



(本章完)



第四十五章 反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