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我不是啥好人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我不是啥好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时候真感觉挺讽刺的…



当年迪斯尼想要国际化,所以,选择了《花木兰》。



为了使这部从制作之初便耗资巨大的动画电影能够在保持迪士尼电影作品传统的同时,巧妙融合中国元素,电影的主创团队聘请了大量内地和港澳台文学家、艺术家和历史学家为电影保驾护航…



是真的邀请了,而且历时两年,耗资七千万美元,集聚了超过700名海内外专业人士…



《花木兰》动画电影最终在当年上映时收获了超过三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彼时的迪斯尼真的很听劝,《花木兰》动画版,最早在试映的时候,结尾还有木兰亲了自己父亲脸颊的戏份,但中方人员看了之后表示不可理喻,然后这个镜头最终被删了。



所以,动画《花木兰》最终口碑不错,虽然国内票房一般,但观众对此大部分偏于正面评价。



为什么?



很简单,动画版在奇幻属性上大做文章,且模糊了时代背景,加大了童话色彩。



从各种神灵,到木须龙、小蟋蟀等奇幻生物,再加上迪士尼式歌舞桥段,动画《花木兰》给人的第一印象,这就是一个奇幻色彩很重的童话故事,就是假的。



再加上原创剧情编排合理,人设有趣,雪崩时木兰策马扬鞭营救李翔的场面,简直是迪士尼公主最高光的时刻。



对于东方中国观众来说,虽然味道很怪,但娱乐性还在,且骨子里面上我们会将其当做一部迪士尼动画片来看,不会较真。



所以,要想拍好真人版,两个选择,一是认真考究,拍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史诗感…



二么,直接剔除史诗感,按照《阿拉丁》、《美女与野兽》的路子,强化奇幻色彩,直接变成童话…



但从结果来看,真人版《花木兰》骨子里面就要拍成古装大片的,最终,西式思维拍中式文化,而且拒绝走童话风,非要搞大片范儿,而且制片人、导演都很强硬:我以为中国是这样,我就这样拍…



结果就是,不伦不类!



说它是儿童向电影,它不可爱,不幽默;



史诗?



从主角到反派都透露着一股弱智的气息,人物逻辑混乱,情感转变突兀,社会架构挂羊头卖狗肉…



没辙。



谁来弄都没辙!



真的很怀疑好莱坞到底怎么了,《功夫熊猫》系列当年真的惊艳到沈旭东了!



怎么过了这么些年,一点进步都没有,甚至还退步了?



可能是…《黑豹》的成功,让他们以为找到了路径——



……



吃完饭,柳亦菲想去外面逛逛,沈旭东陪着一起。



4月的象山,不冷不热,微风吹过,带着一股海滨城市特有的味道,两人边走边聊。



也算朋友,两人聊起了《天龙八部》拍摄时候的事情…



“我记得你当时对王语嫣的看法是‘王语嫣是完美的姑娘’…其实王语嫣如果少了一层痴癖的话,这个人是很无趣的…甚至是《天龙八部》最单薄无趣的姑娘…因为她没有自我!”



“你不喜欢王语嫣?”



“对的…她属于那种设定型的工具人,给段誉升级用的人物。



由于段誉还是主角,所以一直遛狗一样遛段誉这种事,会让读者非常不爽。而这个人也没啥人格魅力,俗的让人提不起兴趣…”



柳亦菲疑惑:“没有人格魅力吗?”



“她有啥人格魅力?”



柳亦菲愣了一下,想了想,道:“她精通武学…”



“那又怎么样?打得过谁?”



第43章 我不是啥好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