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1章 双向奔赴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双向奔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动机不明,那你演的那个角色对剧情没有意义…”



“怎么会没有意义?我是女主角,我想救孩子!”



“立足点不够,主角要有灵魂,主角做事,起码要有一个合理的出发点,你为什么要救孩子?还要去偷?难道你会比孩子的父母更爱他?电影逻辑和现实立场真的不行,很多地方都缺乏解释以及突出渲染…



另外,艺人自己平时为了流量炒作那么多,到了演电影就让观众只关注电影不要关注其他,怕不是全天下的便宜都要被这个艺人占完了,不是卸去精致的妆容扮个丑就是演技派!”



柳亦菲插话:“至少蜜蜜愿意接在这样的角色,这样的本子,就已经很值得钦佩了!这个难道不应该鼓励吗?”



“这个是流量的反噬…流量出演文艺片其实属于双向奔赴,你看,好莱坞的莱昂纳多出演的也都是一些偏严肃的剧情片…但他很注重自己的口碑…”



……



其实文艺片跟流量明星属于双向奔赴!



一方面,一部小成本文艺片,出圈的方式要么靠营销,要么靠明星自带的光环…



营销很难搞的,谁能保证营销肯定有效果?



大部分都得靠明星…



那面对这样的市场生态,很多创作者也只能寻找最高效的捷径,积极投身与知名演员的合作。



现在许多知名演员,尤其是流量看中了文艺片的门槛与艺术性,将参演这种作品视为转型路上的不二之选。



你看,标准的双向奔赴。



胡哥、朱一龍包括易烊千玺、刘昊然,不约而同的走上了这条路,胡哥不用说,《南方车站的聚会》、《不虚此行》,朱一龍则有《河边的错误》,易烊千玺出演了毕赣《狂野时代》,刘昊然则是《燃冬》还有《平原上的火焰》…



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



自影视开始市场化,明星的转型焦虑一直都在。



沈旭东拿了一包烟,点燃,然后才道:“我一直觉得演员吃的就是青春饭!”



“演员转型期,刷新形象很重要…问题是,你们经常出现在热搜上面,观众本身对你们过于熟悉,这就导致戏外形象稀释过分厉害…想转型就更难!”



“所以呢?”



“先别演电影,多接几部年代剧或者正剧…”



“那综艺呢?”



“综艺…随便,多营造一些正面的形象,不要营销撩男…”



柳亦菲接话:“那我呢?”



沈旭东笑了笑:“你简单,接拍几部质量过关的古偶,立刻人气恢复!”



“古偶?”



“看不起古偶?我跟你说,古偶剧是PPTV横扫亚洲区域的最大利器,东南亚最喜欢的华语剧集就是古偶剧,尤其是古装仙侠剧…”



这下连杨小蜜都惊讶了:“真的?”



“当然…后台数据显示,去年的剧集,观看次数最多的除了《三国》、武侠剧集,剩下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古偶剧…”



“那《扶摇》的点播率怎么样?”



沈旭东摆手:“…《扶摇》是今年的剧集…去年最受欢迎的是《周生如故》,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等地点播率甚至超过了《三国》…”



“电影呢?”



“《流浪地球》差不多5000万美元,嘉禾的《701集结》拿下3700万美元,海外成绩算是最好的…”



“《战狼2》呢?”



“《战狼2》海外票房不怎么高…”



第81章 双向奔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