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曹孟德欲报汉恩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曹孟德欲报汉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操数言,祖祠之外,一片寂静,年轻人脸色带着振奋之色,年长一些的人则面面相觑的互相对视几眼,眼底则是欣赏。



这世上有一些人,生来就是要成就大业的。



因为他们有常人所没有的伟大性格,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意志,敢于争先、不畏艰难的品质,都是其中一些。



曹操就是这样的人,他有许多做大事的人才能拥有的性格,比如坚持,比如执着。



这世上大多事从上帝视角去看,应该怎么做都明明白白,后来者总是能任意的评判一个人的智慧高低。



但实际上置身于那满是黑暗迷雾的环境中,不知道前方是机会还是危险,有多少人敢于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呢?



起兵勤王这件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到极点。



想要组建一支能战的军队,所耗费的资源有多么庞大,是难以想象的,称之为吞金兽毫不夸张。



而且组建了军队,总要打仗,获胜还好说。



只要战败,一切投资都化为乌有,瞬间就赔个底掉精光。



即便是以曹氏的底蕴,如果组建勤王军,最多经历两次失败。



再多的话,整个家族都会破产,家族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经济集团的复合体,没有了家资底蕴,家族彻底败落下去只是时间问题。



那些顶级的士族为什么不自己单打独斗,而是要扶持诸侯?



难道是嫌诸侯的权力太大了吗?



还是皇位不香呢?



为什么不自己一家投资某一路诸侯,而是拉着本郡本州的士族一起投资呢?



难道是发善心希望其他人来分润自己的得利和权力吗?



当然不是!



是为了在保证权力分红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失败带来的损失,而且多拉几家投资,成功的概率更大,投资化为乌有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家顶级士族都扛不住诸侯的几次失败,这毫不夸张。



按照士族生存法则,曹操这种举动是不合适的。



因为曹氏已经不是那种需要把全家性命压上去的普通豪强了。



只有那些地位低微的豪强,才会用身家性命去博一个未知的未来。



但是这就是曹操的魅力所在,他不是一个赌徒,而是明确的告诉人,家族应该做什么,家族应该怎么做。



曹操的话在众人耳边响彻,“因为先汉孝成皇帝对家族的爱屋及乌,于是才得以显贵起来,如今大汉社稷陷于危难之间,家族难道能够坐视不理吗?”



我曹孟德要报效君主,守卫大汉社稷,尔等可愿意追随吗?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在祖祠之间,之外回荡,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仿佛曹氏的祖先在说话。



在质问!



尔等可还记得,我曹氏因何而兴吗?



是孝成皇帝啊!



“愿追随兄长,报效皇帝,捍卫汉室!”



当第一个兄弟单膝跪在地上,这不仅仅是兄弟之间的礼节,而是臣子对君主的礼节,一切就发生了改变。



家族最优秀的子弟都愿意追随他,齐声大喝着。



年长者眉头松动,一个家族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当一个家族的未来都愿意追随他的时候。



那些所谓的钱粮底蕴,还算得上什么呢?



曹操的父亲微微叹息,正要说话,就听到一道高声,“孟德说的好啊!”



曹氏众人或转头、或转身一看,只见一行人走进,有老有少,或身着冠服,或身着劲装。



对这一行人曹氏众人都很熟悉,是谯县的另外一个大家族,夏侯氏。



见到夏侯氏众人,曹氏众人面上便带起笑意,曹氏家主迎了上去,去询问夏侯家主的来意。



夏侯氏祖上是开国的功臣,汝阴侯夏侯婴,如今还活跃的夏侯氏,无论在哪个郡县之中,无一例外,都是分支。



夏侯氏显赫了上百年,然后经历了百年衰落,一直吃祖宗老本,一直到先汉末年彻底衰落,然后各自分家流落诸郡县。



沛郡谯县的夏侯氏是地方上的大豪族,因为没有家传经学,所以不算是士族。



但夏侯氏算是将门,有完整的培养将军的方法,而且广置田产,在谯县之中很是繁盛。



夏侯氏和曹氏之间互相联姻,其间关系错综复杂,几乎就是一家人。



第二十六章:曹孟德欲报汉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