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来了(求月票!)   干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来了(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早在辽圣宗耶律隆绪时代,辽国为了防御南边的赵宋王朝,特意在顺义区北部的牛栏山这里置了一个「牛栏都统领司」。



该司归辽南京的都元帅府管制,下设「监军寨统领司」和「石门统领司」两军。



原本这两支辽军互为犄角之势,沿白沟河东西七百余里布防,封锁宋辽边境。



可由于北辽的兵力严重不足,耶律淳只能把石门统领司给撤了,只保留了监军寨统领司。



而牛栏监军寨统领司,就是现在的牛栏监军,是唯一一支在宋辽边界活动的辽军,实际上总人马才一千五百。



之所以牛栏监军有时候看起来人马要多些,那是因为常常有大量的辽民混入其中。



辽人是由契丹人、奚人、渤海人、阻卜人、室韦人、女真人以及汉人组成。



这些辽人,包括辽地的汉人,家家养马,男女老幼皆擅长骑射,所以只要有军队带领,这些辽民就是不错的轻骑兵。



不过——



这些辽民到底是民不是兵,北辽也养不起这么多兵。



所以,辽民通常都是帮辽军打一打顺风仗,缴获点战利品什么的,然后就会四散一空。



就比如这次,牛栏监军萧遏鲁就想率领辽***民抵抗「宋军」的入侵,他甚至都已经跟辽民说好了,辽民不论缴获到什么,都属于辽民。



可「宋军」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根本不可力敌。



辽民一看,没有便宜可占,很快又四散一空。



没办法,萧遏鲁只能率领他的一千五百人马从新城撤到古城。



古城位于涿州和易州之间,战略位置很重要。



萧遏鲁准备在古城这里故技重施,再聚集点辽民,然后打「宋军」一波,就像当初他追随耶律大石打杨可世的那一波,为萧普贤女调兵遣将争取点时间,然后他们再集中力量打一波大的,就像耶律大石和萧干联手胜了种师道那一战。



可谁成想,萧遏鲁刚到古城没多久,就有人来报,「宋军」已经挺进易州了。



萧遏鲁大怒,他想立即率自己手下的一千多牛栏军出城,迎面而上。



可当萧遏鲁登上城头一看,「宋军」来得根本就不是小股部队,而是至少三十万大军像洪水一般铺天盖地又井然有序的涌来。



一千五对三十万?



萧遏鲁就是再狂妄,也不敢这么疯狂,所以他只能继续往后退,免得「宋军」随便伸出一只手指就把他给碾死了。



可古城后面就是居庸关和燕京了,他们这一千五百人马是撤去居庸关,还是撤去燕京?



萧遏鲁考虑耶律大石手上还有一万多人马,他和耶律大石联手,没准还能再打一波大的,便率领他的一千五百人马去找耶律大石了……



……



乾军的先锋军到达易州城下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接着,人马越聚越多。



一直到后半夜丑时,这三十多万大军才全部兵临城下……



随着辽金之间的战争进展得极不顺利,燕京城中的民众,尤其是汉民,都在传北辽萧太后萧普贤女有意让耶律大石和萧干将汉官全部诛杀了。



这并非空穴来风。



燕京城中的人全都知道,萧普贤女不喜欢汉人,她觉得汉人是狡诈的、立场不坚定的、不信守承诺的。



当然,这主要源于,赵宋王朝在辽国最危难的时候撕毁了檀渊之盟,准备夺取辽人最后的生存之地,不给他们这些已经快无家可归的辽人活路。



另外,上次李处温、李奭父子准备捉萧普贤女投降赵宋王朝,也让萧普贤女恨屋及乌



,将汉官给恨上了,哪怕很多汉官其实是辽国的坚定支持者。



除此之外,萧普贤女还看不起汉人,觉得汉人空有野心,却没有能力。



这主要是源于,大辽帝国已经日薄西山,连五万人马都凑不出来,可赵宋王朝派来百万大军,却大半年了都没能踏入辽境一步,甚至她只在宋辽边界布置了一两千人马,赵宋王朝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臣服这样的赵宋王朝,让生性刚烈的萧普贤女觉得是一种耻辱。



而与其投降卑鄙无能的赵宋王朝,萧普贤女宁愿投降仅靠两万人马,就吞并了大辽帝国大半疆土打得大辽帝国奄奄一息的女真人。



事实上,萧普贤女已经四次上奏表给金国,说只要金国允许立耶律定为北辽的皇帝,其它所有条件,她均答应。



然而,金国却坚决不准耶律定当北辽的皇帝。



现在,萧普贤女派遣的第五波使臣已经带着萧普贤女更真诚的奏表前往大定府,希望金国能给北辽一个机会。



与不断向金国求饶不同,对于赵宋王朝,萧普贤女的态度是越来越强硬,甚至有就是将燕地给金国也绝不给赵宋王朝的意思。



这其实也是很多辽人的意思。



具体表现就是,辽人极为不信任汉人,并且对汉人极为不友好。



这使得北辽中的汉人官员人人自危,都在寻求活路。



北辽的政治氛围,很快就从燕京漫延开来,然后传到了易州。



易州在燕京西南方向,离燕京大概有二百多里路。



易州往西去是崇山峻岭,也就是着名的燕山山脉,东望则是一马平川。



易州因易水而得名。



战国时期,太子丹送荆轲去刺杀秦王,就在易水河畔话别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易州的最大战略价值其实是控制紧挨着易州的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太行八陉之蒲阴陉东口,扼守经云地通往燕地的要道。



对于燕京来说,居庸关是背,紫荆关是喉,两关都是燕京最重要的屏障,一旦有失,天震地骇,燕京难保。….



所以易州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易州知州名叫「高凤」,是一个汉官,他一家老小数十人都居住在易州城中。



一旦萧普贤女真丧心病狂的下了诛杀所有汉官的命令,那高凤一家几十口怕是全都得没命。



所以,听到从燕京传来的这股风声之后,高凤坐立不安。



高凤知道,赵宋王朝有意趁辽国虚弱收复燕云十六州。



高凤想,自己到底是汉人,不如趁此机会落叶归根,也好保住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



通守王悰也是汉官,他也在为一家老小的安危而发愁。



两人偷偷一商量,就定下了找个机会把易州城献给赵宋王朝的计划。



这样一来,不仅能保全他们的家人,他们还能得到一场富贵,何乐而不为?



可就在高凤和王悰想要将易州城献给赵宋王朝之际,赵宋王朝的军队竟然撤了。



这让高凤和王悰不由得傻了眼!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高凤和王悰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燕京就会来人,然后城中的契丹人就会暴起,将他们汉人给诛杀一空。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来了(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