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二章 通车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二章 通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云泽明白李二的意思,归根到底也是认为自己浪费粮食。



可实际上他真没浪费。



又不是把粮食仍掉,或者干脆放到腐烂发霉。制作成饲料喂养牲畜家禽鱼类提供肉食,也一种粮食循环。



更不用多说,他提高价格从农夫手中收购余粮,对于促进经济循环起到的作用。



这个时代的大唐人口正在逐渐恢复,其数量还没到封建王朝供应能力的巅峰。



毕竟之前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死的太多了,尤其是河北之地几乎十室九空。



通常情况下过个一二百年,经过许多代人的不断繁衍,才会逐渐抵达并且超过供养的极限。



那个时候只要出现天灾,配上一直都存在的人祸,立马就是天下大乱的节奏。





这种事情翻翻史书,看看王朝循环的轨迹就知道。



大唐此时虽然丰收,可还远远没到能够粮食极度富裕的程度。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就是内部的技术突破,通过增加产量的方式来提高供给水平。



还有一个,那就是李云泽所提议的那样,向外走出去抢tmd。



不但要东西,连地盘也不放过。



内卷的技术突破不是不行,李云泽也能做到,可他不想做。



提供高产的红薯土豆什么的不是困难的事情,可这种东西太耗费地力,几年的功夫就能让好田变贫瘠,除非是能提供变异的种子。



李云泽没有变异种子的话,还可以提供化肥什么的,但他不愿意费心费力的去搞什么化工产业。



有那功夫,直接出去抢岂不是更香。



若是觉得直接抢不好听,可以说是去宣扬圣人教化之功。



李二带着一肚子的心思离开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心思也是越来越深沉,等闲绝不会显露人前。



直白点说就是,皇帝这个职业他做的越来越好。



走的时候,他跟长孙无忌还一人顺走了李云泽一车活鱼,装水桶里的那种。



原话是‘你家养的鱼竟然用粮食喂养,朕倒是要尝尝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李云泽知道他是在等,等火车真的展现出强大的投送能力。



无论南下北上还是西进,遥远的路途以及让人崩溃的后勤都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就算是倾举国之力拿下了,没有足够的投送能力与控制力,秦汉以降西域与岭南等地动辄叛乱就是结果。



李二极为重视铁路,这种据说一天能跑上千里的机关兽,将会是解决边地控制力不足的关键。



大唐有铁骑没铁路,那就只是大唐。



大唐有铁骑有铁路,那就是巨唐!



等到人都走了,李云泽也是拿起了一张抄网走向鱼塘。



来都来了,客人都弄了一车鱼走,自己当然也得吃。



抄起了两条大鱼,找袋子装上拎起来回庄子。



晚饭有着落了,一条清蒸一条红烧绝对美味。



李二这边的确是在等着火车,不过手头上的事情却也没有停下。



江南之地推广占城稻,是近期最为重要的工作。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人口,展示自己的仁德,下达了三令五申的复核制度。



也就是处置死刑犯的时候,朝堂上要五次申奏,地方州县则是要三次申奏,以表达人命关天,以示慎重。



除了罪大恶极之外,能不杀的就不杀。



一年下来,全国的死刑犯也就处置了几十人而已。



内政之外,对外的开疆拓土也没有停下。



击败叛乱的党项人之后,在其之地上设置十六州之地,将整个北地彻底掌控在手中。



再有就是外交方面,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岛上派来了第一批的遣唐使,还有林邑国,新罗等番邦都派遣使者来朝贡,表态尊重大唐的实力,希望能与大唐友好相处。



简单解释就是,希望大哥能给点好处,同时别来打我。



毕竟每当中原王朝稳定下来的时候,四周一众小国必然是瑟瑟发抖啊。



这都是有传统的。



朝堂上的文武都知道,他们的陛下其实是个好大喜功的,喜好面子排场。



也就是拿魏征当刹车,所以才没表现的太过于露骨。



不过这两年诸事顺利的,现在又有这么多的部落小国来喊大哥,骨子里的好大喜功又忍不住了。



不出意外的,贞观六年正月里,李二在永安宫内再度召开了盛大的宴会,用以招待众多的使节。



没有意外的,李云泽带着武媚娘出席了这次的宴会。



第四百一十二章 通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