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七章 科举 (上)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七章 科举 (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常侍郎赵偃原本也该处理公务的,可他随着李云泽一起出征定襄郡去了。



所以结果就是,李云泽一回来就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种卷宗文档。



毫不夸张的说,在纸张大规模普及之前,这些一捆捆卷宗文档的竹简,是真的堆满了房间。



看着满满当当的竹简,李云泽此时的表情,简而言之就是一言难尽。



他没有多说什么抱怨,仅仅是嘱咐随行的赵偃“掌灯,再给本王送夜宵来。”



坐在案几后面,摊开竹简开始处置公务。



凭借他无与伦比的丰富经验,以及来自于信息爆炸时代的历练,大大小小的各种事务,处置起来真的是得心应手。



处置好的竹简被迅速送出去,房间内的竹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下降。



当天边破晓,公鸡打鸣的时候,李云泽终于在最后一份盗狗案的竹简上写下‘依照大汉律,狗肉铺主以盗窃论处’后,将竹简递给一旁黑了眼圈的赵偃,长长的伸了个懒腰。



等他起身准备去吃早饭的时候,却是见着幕僚文吏又送来了几大盘的竹简进来。



李云泽重新坐下,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竹简,伸出手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



“这样不行,我得招募大批人才,还要改了这该死的举荐制!”



地方官的不作为,让李云泽很是不满。



他明白内里的真正缘由,就是源于举荐制。



举荐出来的地方官,基本上都是本乡本土的,自然是能不管事就不管事。



想要从根源上改变这个问题,就得将坐官改为流官。



至于说如何更改,历史书上早就写的明明白白的了。



科举!



科举好不好?



当然好了,相比于被垄断的举荐制来说,科举的好处完全是碾压性的。



然而科举最大的阻力,就是勋贵集团。



因为举荐制度下,勋贵集团的子弟,基本上人人都被举荐,而且他们还能举荐别人。



若是用了科举,毫无疑问就会影响到勋贵集团的利益,成为他们的对手。



这等事情若是在长安城内,哪怕是天子刘启想要推动,都是困难重重,因为勋贵集团的反对力量太大。



要知道就在数十年前,正是勋贵集团出兵屠了吕氏全族,甚至将少帝也给宰了。



他们是有刀把子的,而且是真的敢做事。



历史上文帝与景帝都对勋贵集团非常忌惮,下手也是没停过。



像是勋贵集团的代表性人物周勃,就说过流传千古的名言‘今日方知狱吏之贵’。



而他被下狱,就是皇帝对勋贵集团的打击,而且已然是削弱了许多,至少不会出现周勃喊一嗓子‘为吕氏左袒,为刘氏右袒’就能把兵马拉走。



从历史上来说,要等到武帝朝的时候,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新勋贵集团的崛起,才会将老的开国勋贵集团给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可李云泽不想等那么久的时间,他现在就要干。



现在就干的好处是,他是中山国的王,在中山国内怎么折腾都行,长安城的勋贵们顶多指责他,却不至于发动兵变。



当然了,若是李云泽有朝一日想要做太子继承大统什么的,这些勋贵们的阻力就会空前强大起来。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李云泽现在懒得去多管。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此时因为白纸与印刷术之事,天下百家子弟大量聚集在中山国,为了争夺印刷自家学派典籍的机会,已然是快要打出狗脑子了。



人就在城内外,只要给他们机会就行了。



李云泽做事,自然是说干就干。



两天之后,卢奴城内外就贴满了大王的告示,告示上写的非常简单明了,就是告知所有人,中山国大王要征召贤能之士,为大王效力。



这种事情很是常见,从天子到诸侯到勋贵,大家都在渴望着人才。



只不过这次李云泽开出的条件,却并非是让那些所谓德高望重的人进行推荐,也无需被推荐人要养望有着这样那样的条件。



他开出的条件只有一个,参加十天后大王亲自安排的考试,通过考试者即可授予官职。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用考试的方式,而不是推荐的方式来选拔官吏。



不再需要投效那些勋贵们,求他们帮忙举荐。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通过考试竞争来得到机会。



走勋贵的门路,那真的是一言难尽。



其中的艰难与羞辱,甚至远比后世那些为了毕业证,不得不被叫兽们疏通的学子们更甚。



那些常年在长安城等待机会的长漂们,经历过的苦难与羞辱,真心是抹着眼泪都说不完。



现在的话,终于是有了可以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争取前途的机会了。



所以等到消息被确认,各家学派都是被直接点爆了热情!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第五百八十七章 科举 (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