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百二十九 袁术养不起军队   玄德[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百二十九 袁术养不起军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除了大头兵之外,军队里还需要有帮忙干杂活、运输事宜的辅兵、民夫等等,当然这些并不常置,主要在战争时期出现,但是一旦出现,人数往往会超过战斗部队。



起码四万打底,上不封顶。



战争一起,他们这又是每天四万斤的粮食损耗。



除了人之外,还有牲畜,军队里需要战马和其他帮忙驮运的牲畜,驽马、驴子、骡子之类的。



它们的数量也是数以万计,而损耗量往往比一个大头兵要多好几倍,尤其是战马,十倍不止。



这部分的粮秣支出就太大了,静止状态和行军状态的损耗也不尽相同,草料不够单纯用粮食来喂养的话,一万牲畜够得上五万大头兵的损耗。



零零散散算下来,仅仅是静止状态,为了维持这三万人的战兵,袁术一天就需要为此支出差不多十万斤粮食。



如果是行军状态或者战争状态,这个数字还要往上翻倍。



十万斤粮食,对于袁氏家族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其折合下来的钱财数量并不惊人,他们绝对掏得起钱买得起这笔粮食,只要有粮食,他们就能买,还能买很久很久。



袁氏家族非常有钱。



但是问题在于,大家并不想掏太多钱出来。



因为生命安全和袁术绑定,大家无可奈何的给袁术提供了数量庞大的起始资金和物资,这是袁术能够在两个月内拉起三万人的军队的主要依仗。



不夸张地说,这笔钱和物资的支出,也就是袁氏这种老牌家族才能支撑得起。



而这也就差不多是他们能够支持的全部了,再往上,他们就要开始缩减自己的生活水准来帮着袁术打仗了,那毕竟是几万张吃饭的嘴。



他们愿意吗?



不太愿意。



袁氏家族的成员们可以轻松接受自己的桌子上多一道菜,但是无法接受自己的桌子上少一道菜,哪怕他们根本就不吃那道菜。



尽管现在面临着生死难题,可是刀没有架在脖子上之前,他们是不会主动出更多血的。



所以两个月之后,当袁术发现自己的部队入不敷出之后,就开始着急了,一方面找家族要钱,各种撒泼耍赖打滚哭嚎,就是问他们要钱,不给钱不行。



另一方面,袁术也意识到这样哭穷的方式固然可以要到一些钱,但是效率太低,速度太慢,不方便快速的财富积累,而且用起来欠的人情也比较大。



于是袁术忽然想起了袁绍那个混蛋的号召。



他很不愿意承认袁绍的办法很好用,但是事实就是这个办法真的很好用。



汝南郡有数量不小的宦官产业,而且就算汝南郡的没了,南阳郡、颍川郡这两个著名富庶大郡也有数量庞大的宦官产业。



以张让为代表的十常侍在河北和中原都有大量产业,中原之地也是很多宦官出身的地方,一旦显贵就回家乡置办产业,买的还特别的多。



把这些产业全都弄来,自己不仅能过上更加奢侈的生活,还能养活军队里的大头兵,给他们多吃几顿米粥。



所以对这些宦官产业,袁术馋的流口水。



于是他找来了阎象、杨弘等为他谋划的谋士,向他们咨询这样做的可行性。



阎象当然不支持,觉得这样做太过于直接、无耻,而且可能造成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对袁术的名声没有好的影响。



杨弘知道军队里的实际情况,思来想去没有好的办法,靠着汝南一个郡,还有一个吝啬的袁氏家族,怎么可能养得起三万军队?



“虽然此法略有些不妥,很容易引起地方上的普遍担忧,但如果军队没有足够的口粮,也会引起哗变,后果更严重,阎公,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这样做吧。”



阎象无可奈何,尽管心里依旧不支持,可实际情况却比人强。



于是思来想去,阎象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公开宣扬,私下里搞事情,悄悄的抢劫,打枪的不要,对宦官产业进行精准打击,不要像袁绍那样把事情搞得天下皆知。



而且袁术有自己的大义宣称,有自己的基本盘,不需要学袁绍那样争取部分人的支持,他可以自己独吞这部分利益。



总而言之,悄悄的来吧,千万不要张扬,然后再看看地方上的反应,如果地方上都默许了,那当然最好,如果没有,还是要小心。



五百二十九 袁术养不起军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