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5 指一条生路   长安好[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5 指一条生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常岁安认罪的供罪书,早在正午前便送到了宫中。



人已认罪,接下来便需交由三司稽定刑罚之事。



伤人性命者,按大盛律,当斩。



大盛有禁刑月,九月秋收前皆不允处死囚犯,然今日便是九月最后一日,如若当真按斩刑处置,那么刑期便在眼前。



故而,午后时分,宣政殿内,魏叔易为此事而谏言:“……如今常大将军在外讨逆,若就此处死其子,恐伤其忠志,于战局不利,故臣斗胆,望圣人三思而定!”



此前他们曾试着为常岁安作保,但如今人已“认罪”,脱罪几乎已经不可能了,便只能试着迂回求情,以尽力保全常岁安性命。



“陛下,魏侍郎所言在理啊。”素日里,褚太傅甚少附和魏叔易之言,此时却也一同进言:“常大将军劳苦功高,膝下唯此一子传续香火,如若失此子,便等同血脉断绝……如此岂不寒了众武将之心?”



什么传续香火之说,在他看来皆是糟粕而已,但此时情形特殊,就当以毒攻毒吧。



老太傅说着,语气愈发沉痛:“……更何况如今常家那小女郎也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如若当真出了什么差池,待来日一身战伤的常大将军还京,这满朝上下又有何颜面待之?”



“请陛下三思!”



附和之人不在少数。



但反驳之音也比比皆是。



“照诸位这么说,难道长孙家的女郎便只能枉死,杀人者便无需担责了不成?”



“其人已经招罪,若不能一视同仁依律严惩,何谈服众?律法威信何在!”



这些声音里并无长孙一族的官员,长孙垣以抱病之说而多日未曾早朝。



但无需长孙垣出面,自也不乏代其、或是借其向各处施压的声音。



看着争执不下的臣子们,圣册帝一时未有明确表态。



都已至这个地步了,那个女孩子到底人在何处?



当真遭遇了意外,当真……不是她的崇月吗?



……



“父亲,如今既已确定凶手就是明谨,为何不立即将此事言明?”



长孙府中,长孙寂也知晓了常岁安认罪之事,此刻颇焦急地追问父亲。



长孙彦道:“如今证据不足,时机未到。”



“可是父亲,再这样下去,那常家郎君便要性命不保了!“



长孙彦看向儿子:“阿寂,你该明白,冤枉常家郎君的人从来不是我们长孙家,而是明家,是圣人——总有一日,世人会知道这一切。”



“可是……难道就要这样看着常家郎君受冤枉死吗?”十三岁的少年虽心性未定,但头脑并不愚昧,眼界并不狭窄,“常大将军还在扬州,若有心人借此事从中鼓动挑拨……万一常大将军就此倒戈徐正业,同那些叛军一同反了朝廷可如何是好!”



长孙彦:“扬州此战,要反的不是朝廷,而是称帝不正的明后……他们是要扶持太子,扶持李氏正统血脉,谈何‘叛’字?”



长孙寂倏地一怔。



片刻,才压低声音,问:“父亲……那徐正业起兵之事,究竟是否与我们长孙家有关连?祖父他是否为知情者?”



亦或是……同谋者?



“你如今还小,心性浮躁未定,有些大事暂时不必过问太多,家中一切自有你祖父安排。你小姑的案子,只待时机成熟,我与你祖父定会将这公道讨回。”



长孙彦不欲再与儿子多言:“回去吧,明日祭孔,你与族中人同往。”



“是。”



长孙寂出了书房,心情沉闷至极。



所以,徐正业起兵之事,祖父是知道的对吗?祖父是要借此向女帝施压吗?就像那些兵谏的先例一样?



如今,眼睁睁看着常家郎君被冤而死……也是祖父谋划中的一环吗?



这背后的利益算计,一层圈着一层,合在一起便成了父亲口中的“大事”……那个平白受冤,被他拿砚台砸伤的少年的生死,就是无人在意的小事吗?



不,至少对方的家人一定是在意的,在家人眼中,那便是天大的事,就像他失去小姑……



长孙寂再三犹豫后,还是来到了大理寺地牢外,提出要见常岁安。



想到那日这小少年公然砸伤犯人之举,狱卒不敢私自做主,但也不敢得罪长孙家,遂去请示韩少卿。



韩少卿准允了,只是交待狱卒传达他的意思,让长孙家的郎君勿要让大理寺难做。



当然,这只是事后免责的场面话而已,他并不怕长孙家的人行报复之举,甚至他大可以乐见。



狱卒打开牢门后,长孙寂见到了常岁安。



少年语气冷冷:“我要与他单独说几句话。”



虽觉得犯人如今也说不了什么话了,但狱卒还是应下,只是也不敢离开太远。



“常岁安?”



“你醒醒。”



长孙寂蹲身下来,推了推昏迷的少年,见人迟迟没有反应,不禁皱眉。



他下意识地去看对方的额头,却已看不到自己当日砸伤的痕迹,非是他砸得轻,而是对方的伤实在太多了,根本分不清。



但他很快发现,对方身上最重的一处伤应是肩膀上还在流血的伤口。



他对常岁安受刑之事有耳闻,但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多的重刑加身……



长孙寂避开狱卒的视线,取出带来的伤药,全都倒在那伤口处,同时以手掌按压止血。



大约是疼极了,常岁安轻皱了下眉,口中发出低低的声音。



“你说什么?”



长孙寂凑近去听。



那嘴唇灰白干裂的少年艰难地发出梦呓般的声音:“宁,宁……”



长孙寂这次听见了。



片刻,他在对方耳边道:“你放心,常娘子已经平安无事。是她托我过来的,她还说,你一定要撑住,绝不能有事。”



听得此言,常岁安皱起的眉心缓缓松开,半晌,才发出一个微弱字音:“好……”



片刻,又道:“多谢你……”



他此刻意识模糊,并分不清来人是谁,但还是感激道谢。



长孙寂怔了一下后,偏过头去,忽然红了眼睛。



直到手下的伤口不再流血后,他才将手移开,又取出医治内伤的药丸,塞到了常岁安口中。



“对不起。”



小少年惭愧自责:“我只能做这些了,希望你一定撑下去。”



长孙寂离开后,放饭的狱卒趁着牢头他们去送长孙郎君,赶忙去了牢房中查看常岁安的情况。



见常岁安伤口已经止血,他悄悄松口气。



“常郎君,快吃些吧……”



他取出一碗菜粥,拿勺子喂给常岁安。



粥里也有治伤的药,这是姚翼的吩咐。



“小人幼时和阿爹曾在战乱中受过常大将军和先太子殿下的救命恩情……”见常岁安吃不进去,狱卒声音哽咽:“小人相信常大将军家的郎君做不出杀人之事,小人知道您是冤枉的。”



“您得活下去,才能有洗脱冤名的机会……”



常岁安紧闭的眼角有一滴泪滑出。



狱卒再试着喂一勺,常岁安吞了下去。



狱卒很快将一碗粥喂完。



昏昏沉沉的少年再次张开嘴巴。



“……”狱卒看着空空如也的粥碗,有些手足无措。



明日,他一定换个大碗来!



……



同一刻,国子监祭酒乔央正为明日的祭孔大典做准备。



历年十月初一祭孔庙,皆是国子监上下的一大要事。



大典会在孔庙举行,以国子监师生为首,祭酒为主祭官,朝中官员参祭陪祀,许多大儒文人也皆会前往。



“阿爹……”乔玉柏从外面回来。



“都安排好了?”乔祭酒压低声音问。



乔玉柏正色点头:“阿爹放心。”



随后道:“无绝大师让人把东西送来了,此刻就在院中。”



乔祭酒立即去看。



一口从骡车上卸下来的大箱子摆在院中,乔祭酒上前亲自打开,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和尚站了起来,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



乔祭酒被吓了一跳:“……怎么是个人?”



205 指一条生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