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四章:比肩孔夫子,争什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比肩孔夫子,争什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然,比起当初的氏族,他们还是差了些火候。



最起码,在得不到盛国公恩宠的情况下,又没有钱庄多少分成的他们,心底自然容易泛酸。



毕竟,家里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商人都比自己有钱!



不过,酸归酸,到底没人有胆子闹到戏煜跟前。



这个时候的戏煜就好比当初的孔夫子,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呢?



因为《吕氏春秋》内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就是说,以孔子的力量能徒手打开城门!



注意,这里的门指的可不是家里的门闩,而是城门!



要知道,当时的城门基本都是实木打造就算保守估计重量也应该在800斤以上,能举动的人寥寥无几,可孔子算一个!



如果这都不足以体现出孔夫子的力气之大,那还有一个人可做参照。



在《淮南子主术训》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武夫,他叫孟贲,身体素质极其强悍,曾以一己之力,硬生生将两头正在缠斗的牛给分了开来。



就连《周朝列传》中对孟贲的描述也非常生猛,说他“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



可就是这样一位勇猛无双的人,对上孔夫子,却尚有不足。



如若不然,也不会有“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这样的传闻了。



由此可见,孔夫子到底有多生猛。



只不过······



到了眼下,更多的文士认为,戏煜这人和典籍中描述的孔夫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论文,戏煜当初做的那些事早已闻名天下,叫一众文人无不敬佩,赞服,论武,且不说他自己的武功有多高强,光身后那数十万大军就没一个是吃素的!



再加上大家都是文化人,很少有人愿意和戏煜动手,关键是他身后那数十万大军都是糙汉子,压根儿就不讲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最关键的是,就怕你才开了个头,还没说是什么事,对方的拳头就已经挥到脸上了。



除了这些外,最让他们觉得戏煜和孔夫子像的地方还是君子六艺中的“射”和“御”。



孔夫子深谙这二道,巧的是,戏煜在这两方面的造诣也不低。



甚至他的射都不是简单的射箭,而是射弩!



大军中有一种近一米五长的重型连弩,哪怕是典韦都得用两只手才能举起,偏戏煜单手便可灵活操作。



特别是遇到敌人的时候,他手持重型连弩一阵突突,片刻过后,该倒下的基本上都倒了。



至于“御”,说白了便是驾车,也能说是“驾马!”



当然,对戏煜来说,“飙马”这个词可能更适合些。



记得当初黄旭犯了错,害怕被罚,就偷偷骑上飒北风,打算出去躲一阵,结果刚到城门口,就被闻风赶来的戏煜逮到了,接着就是一顿暴揍。



甚至他骑着绝影到的比偷跑的黄旭更早抵达城门!



这件事因为发生在城内,故而很多人都知道,也算是黄旭为数不多的黑历史之一。



但众人更惊叹的乃是戏煜的快!



是以,整个下邳,酸戏煜能加九锡的不在少数,但正儿八经敢在公共场合谈论此事的,寥寥无几。



为啥呢?



因为不敢!



其实也不是没人想过在大庭广众之下散播一些关于戏煜加了九锡,便有了篡汉之心,此乃大忌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只是还不等他们想好该怎么鼓动人心,脑海中便露出了一个面容刚毅,身着儒衫的中年人。



接着,自己就在城内玩儿命的四处逃窜,而那位中年人则手持重弩对自己一阵狂轰滥炸。



在他的身后甚至还跟着数千黑白骑······



光是想到这些,他们便忍不住浑身一颤。



算了吧,再想下去,只怕自己就成了一只躺在血泊中的刺猬!



在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下场后,自然也就没人放着目前的好日子不过,四处挑事儿了。



总归你是打又打不过,说也说不过,还能咋办?



再说,就算人家没资格加九锡,那能加九锡的也不会是你,既然如此,还争啥啊?



九锡就九锡吧,反正他也是天子的国舅,比起其他那些个有不臣之心,想要谋权篡位的人比起来,他还算是个好的。



不但会挣钱,就连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远的不提,就说最近,徐州城外各个山坡上架设的巨弩、投石车、可燃烧的油罐子······



光是这些便叫天下无一人敢对徐州生出旁的心思。



外人进不去也就罢了,关键是徐州城内部的团结也非同一般。



谁不知道生活在徐州城内的百姓们各个安居乐业,活的舒服自在,就连那些氏族大家,一个个也安安生生的,不会闹出任何乱子。



一州内的百姓们尚且如此,由此可见,戏煜之能。



想来真正的明主,便该是他这样的。



故而······算了吧。



加不加九锡好像和自己还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真正有关系的乃是徐州城内的百姓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



日后要是知道了,自己也得学着做,日子肯定比现在过的滋润!



没有他们挑事,今天冬天过的格外平静。



戏煜的日子很是悠闲,许褚也不例外。



不过,他发现一点很有意思。



那就是除去自己认识的人外,城内竟然没有一个年轻将领,就连过年,自己都没见到他们的人影。



到了年宴上,他还未见到年轻一代,便不由得好奇问了出来。



恰逢郭嘉从治下安排好,将将回来,便同他解释道:“如今白骑已经扩充至六千,黄旭率领着他们去了长安附近,等待年关之后天子的行程!”



“只要天子年关之后启程进入到指定的范围,白骑就会冲出,将天子带回!”



“至于黑骑去哪儿了,想来唯有主公知道。”



说起黑骑,至今都没个年轻的统领,一直以来都是赵云在带。



别看赵云如今的年纪也不小,但他还是壮年,也正是因为壮年的他作战经验丰富,各种战斗技巧熟练,在他手上的黑骑反倒愈发叫人不敢小觑。



所以,说白了,年轻一代的将领都去参加天子抢夺战了。



若是顺利,想来今年冬天大家就能和天子见面了。



这是戏煜暗中下达的命令,故而无人知晓黑白骑早已不在城内。



当众人察觉的时候,白骑可能早已横渡黄河,通过跨过合肥抵达兖州,接着又从兖州边境悄无声息的藏在了深山老林中。



这就是运河开通后的好处。



戏煜当初答应曹丕的要求,除了想要那三处领地外,最看重的便是运河。



因为已经和司马懿说好了,所以这运河的行商权如今都落到了戏煜的手上。



故而,让白骑混入商队下兖州于他而言再简单不过。



同样的,这也是能最快抵达长安附近的最佳路线。



(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四章:比肩孔夫子,争什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