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路径(加更完啦)   星火2003[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路径(加更完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还是得找人先了解了解,从最核心的技术开始解析吧.......



陈念长舒了一口气,他看了一眼白纸上密密麻麻的名词和数字,全部加总起来一算,造出一台发动机,居然总共需要3.4个源点。



这个结果让他脑门子直跳。



得学多少东西,才能换回来那么多源点啊?



空气动力学入门课程的潜力已经基本被榨干了,更进一步,就只能是那些更复杂的研究课题了。



看来还是得从材料学入手。



这是一个自己相对陌生的领域,理论上说,源点积累的速度也会更快。



想到这里,陈念又看向了他之前根据陈果的安排整理好贴在墙上的课表。



正好第二天就有一门材料学的课,到时候就看看效果吧。



二十二号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发动机项目也是箭在弦上,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陈念晃了晃脑袋,驱除掉纷乱的思绪,随后,他打开系统,选中了F-22的动力模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始解析”的选项。



一瞬间,大量信息冲向他的脑中。



剧烈的疼痛如期而至,伴随而来的,是对这台发动机的全新认知。



三级风扇、六级高压压气机。



中介轴承、高压转子轴承。



双层浮壁燃烧室、瓦块薄板散热、甚至包括矢量喷口......



一个又一个的细节呈现在他的脑海中,这一刻,那些困扰了航空人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难题全部得到了解答。



他还记得自己的前一世,在F119发动机的粗略结构图获准公开之后,因为一个“为什么F119发动机存在高低压导向器”的问题,一大批专家曾经吵得不可开交。



一部分人认为在使用CT对转涡轮技术的前提下,整流用途的高低压导向器根本没有必要,也许只是设计冗余。



一部分则认为,导向器既然存在,就一定有作用,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这个争执到最后也没有结果,有人提议说直接找美国方面的学者咨询,毕竟这算不上什么核心技术问题,又已经公开,如果是出于学术交流目的的话,也许有机会。



可是,基于学术的咨询被人家一句话----不,是一个单词就顶了回来。



“why?”



凭什么?



对啊。



就算不是核心技术,可你不还是不知道吗?



既然你不知道,那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



没有人能指责美方做的不对,大家只觉得憋屈。



后来,这个问题无疾而终,出于稳妥考虑,在WS-10、WS-10A的设计中,都使用了CT下的导向器。



可它到底有什么用?!



当时真没人知道。



而现在,这个问题在陈念这里有了答案。



它的作用跟整流没有任何关系。



它居然只是一个结构支点!



之所以保留了它,只是为了增加风扇框架的刚度。



而WS-10、WS-15所采用的可不是F119的扇叶一体成型技术,工艺不同,保留导向器,完全就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其实这根本就是美国人给我们挖的一个坑!



陈念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样的坑不知道还有多少。



但至少,有自己在,这样的坑,华夏人不会再跳了。



第三十七章 路径(加更完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