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0章 圣君万古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0章 圣君万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献礼?”



数百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了。数百人拦住车架,万一其中藏着刺客,搅乱局势之后贸然出手,也有一定的危险。



于是朱肃遂进谏道:“父皇,不如先找几个内侍接了,让百姓们先各回各家罢。”



“回了行在之后,再取出一观就是了。”



“不必。”老朱却是摆了摆手。



说着,转向了二虎问道:“前方,是何样的百姓?”



“回陛下。为首的,都是一些耋耄老者,他们捧着一些土产,或丝帛,或瓷盏,或美酒,想要敬献给陛下您。”



朱肃见老朱有些动容,再次劝道:“父皇若想见他们,不若回去后,招进行在去见……”



“哪那么多事?”老朱瞪了朱肃一眼,断然拒绝。



“咱昔为大明皇帝,天下共主。这西安百姓,自也是咱的臣民。”



“哪有做皇帝的,不敢见自己臣民的道理?”



宋濂也抚须道:“太上皇所言甚是。民心,不可轻忽啊。”



那边厢,老朱已经命令皇舆继续向前,他要亲自接见这些百姓。朱肃无法,也只得随他了。



他们几兄弟本是在宽大的皇舆中陪着老朱、宋濂等人说话,既然要见百姓,朱肃及朱樉、朱棡、朱棣几个兄弟,便也下了皇舆,乘在马上,拱卫在皇舆左右。



皇舆车轮滚滚向前,四个身穿王袍的王爷以及一众金吾卫拱卫,这阵仗,倒是雄壮的紧。



往前约莫行了三十丈,一行人终于在路边,看到了黑压压的无数百姓。



百姓们见到这边的皇舆,发出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而后更加敬服的用五体投地的姿势跪在地上。



为首的,是十来位白发苍苍的老丈,或许是顾及到了人多会被认为是冲击皇驾,除了这十来位老丈之外,其他人都跪在距离道路尚有些距离的荒土地里。



他们衣着简朴,但却能够看出来,穿的都是新衣。



道路两旁,两队金吾卫正排成两列戒备,隐隐与百姓们对峙,许是害怕他们突然暴起发难,惊了圣架。老朱见了,便对二虎道:“百姓们都这般模样了,何必再戒备?”



“撤了撤了,莫吓着了人。”



二虎点点头,一手高举,金吾卫们队形收缩,不再横亘在百姓和皇舆中间。



同时,皇孙朱雄英在老朱的吩咐下,掀开皇舆的车帘,露出了老朱的龙颜。



见老朱现身,百姓们更加激动,为首的一名老者高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其他数百百姓们也是齐声高呼,万岁之声响彻道左。



老朱面色动容,双手负于背后,向着二虎使了个眼色。



二虎会意,声音清朗道:“传陛下旨意:朕躬安,诸臣民平身。”



“谢陛下!”



百姓们有些乱糟糟的应道,声音都在飘忽打颤。



老朱见之,转头对朱肃道:“老五啊,你去,请几位乡老,近前说话。”



说罢,又肃声补充一句:“客气点,别惊吓住了他们。”



朱肃好笑的点点头后,翻身下马。



朱肃此时,一身朱红王袍袍,头戴王冠,虽不如九锡中的衮冕天子之服气派,但依旧十分威武。



他本身便面如冠玉,卖相极佳,脸上再带上亲和的笑容,当真如一翩翩浊公子般,人畜无害。



“诸位老丈请了!”



朱肃文绉绉的拱手请礼道。



一群老者,哪里见过他这样的金贵人,一时间慌的不知该手往哪儿摆。



幸好人群里有识货的年轻人,似读过些书,知道朱肃那身衣裳代表着什么。



忙给为首的一个老者耳语了两句后,老者面色顿变,立马又要下跪。



朱肃抢先一步上前拦道:“老丈,不必客套。”



“诸位老丈皆耋耄老者,我大明乃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为应有之义。”



“肃虽皇子之尊,若受了您这样的老者跪拜,许也要折寿哩。”



见他这般平易近人,一众老者感动的老泪纵横,双膝一软,竟又想跪拜。



朱肃顿觉好笑,连忙拦着,道:“我父皇知你们的心意,特让本王带你们去陛见。”



“父皇他最是爱惜子民百姓,诸位老丈不必担忧拘谨,纵然说错什么,父皇也绝不会见责的。”



十数名老丈闻言,登时激动开来,一个个从各家后辈手中抢过准备好的献礼,相互搀扶着,被朱肃引着朱肃穿过了护卫,来到了御辇前。



虽已有恩旨,可他们看到了御辇之上的老朱,还是忍不住再次跪拜。



二虎将御辇前的车门全部打开,珠帘撩起,如此,御辇就成了一座临时的龙椅。



老朱端坐其上,面色肃穆的看着众人,亲自开口道:“诸位乡贤平身。”



朱肃与一众内侍,将十来个老丈搀扶起身。



当首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举起手中的一盏宫灯,颤声道:“草民……草民感念皇恩,擅自……擅自拦驾,虽……虽罪该万死,但若能……能将献礼,敬献给陛下,也……也死得其所!!”



看着激动不已的老者一直流着热泪,诚恳满满地说道。



老朱面色动容,道:“乡贤何罪之有……咱,咳咳,朕,如何能受此礼啊?”



老丈激动道:“陛下受不得,何人还能受得?”



老丈又道:“草民今年九十有三了,自前元时,就开始记事。”



“这么多年来,这天下,起起伏伏。一开始是元人当皇帝,那是把我们作了猪狗哇!”



“草民一生子女八人,饿夭三人,其余五个,两个因苛捐杂税被逼亡,还有两个,被元庭贵人掳去一个,当街射死一个……”



“草民只得带着唯一的一根独苗,四处流落,到了这西安。”



“原本草民也早该死了,只是心中不甘啊!”



“元人整日里称颂那蒙古皇帝的恩德,可草民为何感觉不到恩德在何处?”



“日子,只能一天天的苦熬。草民原以为,只能这般熬到死。”



“却不想,临了临了,竟真盼到了转机,迎来了好日子!”



“陛下驱逐了元人,鼎定河山。到了我大明,苛捐杂税少了太多,徭役更是大大减少。”



“草民一家靠耕地烧瓷为生,原本忙活一年,也只能够勉强糊口,甚至还要闹饥荒,落亏空。”



第1090章 圣君万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