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章 虽然他们拥兵自重还打内战,但他们还是大清的忠臣!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虽然他们拥兵自重还打内战,但他们还是大清的忠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傅仲谋,”王忠孝喝了一声,“你大老远从广州城里来佛山做什么?是要管我留不留头发吗?”



傅弘烈哼了一声,只好不提头发的事儿了虽然大清朝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规矩,但是现在留发的汉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吴三桂也留了,李自成也留了,他们的脑袋都还在——砍不动啊!



“王道台,”傅弘烈一拱手说,“下官是奉了平南王世子之命来和令尊议和的。”



“我爹刚刚放跑了祖泽清的五千败军,正往广州而来,还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到。”王忠孝笑道,“要不你在佛山多等几日?”



傅弘烈一愣,“什么?放跑了祖泽清?”



王忠孝点点头:“尚可喜那老贼发兵偷袭我嘛我就向我爹告急了,所以我爹就只能放祖泽清北上湖南了!呵呵,湖南那边压力很大啊!又是吴国贵,又是李自成,现在还多一祖泽清.多半要完了!”



“你们.”傅弘烈道,“王世凯,你可别忘了,搞死吴世霖你也有份!”



王忠孝笑道:“那又如何?这天下属谁还没一定呢!”



“没一定?你,你现在到底是哪头的?”傅弘烈问。



王忠孝反问:“尚可喜和尚之信是哪头的?他前两天是不是向吴三桂上了劝进的表了?”



“你,你知道了?”傅弘烈又是一愣。



“我当然知道了!”王忠孝道,“吴三畏身边有我安排的眼线.如果这眼线没蒙我的话,你们还给了吴三畏一百万两银子和二十万石白米对吧?”



“这只是世子爷的缓兵之计。”傅弘烈替尚之信解释道,“世子爷已经上了折子向皇上请罪,并且请皇上下诏调解尚王两家的战事”



王忠孝一笑:“此事何须康熙调停?尚之信想停战对了,现在广州城里头是尚之信说了算?”



他当然知道历史上尚之信就曾经夺了尚可喜的大权,所以这会儿听傅弘烈只提尚之信之命,不说尚可喜的令旨,就猜到老尚家又父慈子孝了!



傅弘烈看着王忠孝:“王道台,只要你答应停战,世子爷也可以给你一百万两银子和二十万石白米!”



尚家那是真有钱啊!



“想停战?”王忠孝笑着伸出两根手指,“一是让出广州府,退到韶州去!二是把尚可喜交给我这老东西害死粤人数百万,最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什么?你让世子爷把爹交给你杀掉?还要交出广州府?”傅弘烈马上摇头道,“这不可能!”



王忠孝哈哈一笑:“等我爹领着大军抵达,两下合兵,那可就三万四万大军了!到时候广州守得住吗?守不住,死得可就不是尚可喜了,而是尚家满门!”



“你”傅弘烈怒道,“你真要造反啊!”



王忠孝摇摇头,笑道:“傅仲谋,我是不是反了,是康熙要考虑的!尚之信现在要考虑的是要陪着他爹一起死在广州,还是到北方去多活几年!”



王忠孝的话说得那么嚣张,其实是在吓唬人,能把尚可喜、尚之信吓跑了,自己兵不血刃取广州就行了。



同时他这话也说给在场广东人听的!



得让广东人知道,他王大头要为大家杀尚报仇——如今的广东人,是分为土、客、潮三大族群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大好的,不过在反对尚可喜的问题上,他们是一致的。



有尚可喜这个广东公敌在,王忠孝才能比较容易整合广东的人力物力。



只要能整顿好了广东,那王忠孝就有足够的力量发起北伐战争了虽然历史上那次由广东出发的北伐,还要等上二百几十年才会发生。



但是考虑到清初全国各处的凋敝,广东的力量占全国的比例,其实比二百几十年后还大!



只不过吴三桂、康熙、李自成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在他们看来,即便有谁可以占有广东全境,甚至占有两广,也不过是个割据一方的乱世军阀而已。他们的主要对手,还是彼此啊!



就在广东的形势开始向全面割据化、藩镇化演变的时候,湖广、陕甘的形势,也在急剧变化之中。



首先,当然是吴三桂筹备了近一年的“一出祁山之战”,在崇祯四十五年,也就是康熙十一年的秋收之后,终于拉开序幕了。



不过和历史上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候的打法不一样,吴三桂并没有采取大举出击的战术,而是来了个“小举出击”,只是让吴应麒、吴世琮两父子率领四个卫的吴兵,总共两万人,出略阳、凤县,攻打甘肃的成县、徽县和两当县。



这三个县大致上都位于祁山的东南部,地形比较尴尬,所以岳乐没敢布署大军,只是摆了一些甘肃绿营用来监视汉中方向上的吴军。



在吴应麒、吴世琮出兵后,这三个县的绿营兵都来个“见贼才逃”.还是挺勇的!



勇是勇,但是成县、徽县和两当县还是让吴应麒和吴世琮轻轻松松拿下!



而这三县归了吴三桂后,位于祁山之南的阶州自然不可能保全了,不多时也被吴三桂所得了!



夺取阶州之后,吴三桂进军祁山的大路也就通达了.不过这个时候天气已经转冷,吴三桂就没继续北伐,而是开始猫冬了!



这一猫冬,就是驻军秦州的岳乐和远在西安的康熙,都有点被动了。



因为吴三桂明显采取了个步步为营的战略——出兵不多,消耗也就不大。消耗不大,那就有利于就地解决补给——阶州和秦州的两当县、徽县还是有一些开垦好的田土和没有被清军强制迁走的百姓的。



所以吴家军完全可以在来年春天在阶州和秦州的两当县、徽县播种小麦,等秋收之后,应该就能支撑吴三桂的主力出祁山了。



这种打法虽然比较慢,但是却非常稳健,而且利于持久,比历史上诸葛亮的办法好像还好一点。



对于清军而言,他们能守住祁山就不错了,不可能翻越祁山去攻打成县、徽县和两当县.去了也打不过啊!可要是不反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吴三桂在祁山以南屯田积谷!



等明年秋天,粮草足备的吴家军就有可能一次出动十万去攻打祁山了.到时候巩昌府和秦州都有可能保不住!



而吴三桂拿下巩昌府和秦州之后,还可以继续照葫芦画瓢,再屯一次田。



等到了康熙十三年的秋后,恐怕兰州和平凉都要不保了.



其次,湖广方向的敌人也很稳健!



李自成这个流寇时至今日,还猫在沅江、长江和洞庭湖之间,慢吞吞地设军府、均田地一副要在澧州养老的样子。到现在,地盘也就是整个澧州,小半个荆州、小半个宜昌、半个常德、半个永顺。



而从贵州杀出来的吴国贵好像也不着急,慢悠悠拿下了沅州、辰州、靖州,现在刚刚攻入宝庆府境内。也是一副我不着急,我有时间的模样。



吴三桂、李自成一大把年纪还那么稳,却让康熙有点无从下手了



他现在的兵力并不比吴三桂、李自成强,如果这俩老家伙轻敌冒进,还比较好对付,但他们现在都步步为营,康熙可就没招了。



而就在康熙有点没招的时候,广东方面就传来了让他难以置信的消息——王辅臣的奏折和广东提督李烂,几乎前后脚抵达了西安行在!



而王辅臣和李烂要告诉康熙的,则是大清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藩镇割据的时代!



一个地方督抚拥兵自重还打内战,但还是可以被看成大清忠臣的好时代!



(本章完)



第190章 虽然他们拥兵自重还打内战,但他们还是大清的忠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