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求追读)陈平献计   农家状元郎[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求追读)陈平献计[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沉声说道:“你就不怕,那些商人以此事为引子,一步步让县尊陷入他们的罗网中?”



“官商勾结,可不仅仅是谋利那么简单,史书上的教训可是血淋淋的!”



经叶老这么一点破,王县令明显脸色一僵,羞愧之色继而浮上眉头。



的确,这个口子不能开。



否则自己多年来坚守的底线,早晚有一天会被彻底突破,这几十年的谨小慎微,也有可能毁于一旦。



陈平对叶老的思虑周全很是钦佩,可还是摇摇头,带着笑意说道:“老师啊,您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我们只是在永顺县做这件事,又不是广招天下富商大贾。”



“以永顺县各大商贾的资财和背景,他们敢做什么事,又能做什么事?”



闻言,叶老和王县令脸上的忧色,瞬间褪去了大半。



的确是着相了!



只顾得圣贤的微言大义,还有史书上的鲜血淋漓,却忘了永顺县本身只是个小池塘,激不起多大的浪花。



那些所谓的商人,顶多就是在县城和各镇上,多开了几家店铺,门面比别家更加繁华锦盛罢了,权力顶多就是能在每次官酒开坛时,多领两坛新丰酒而已,根本不成气候。



王县令对陈平所言之策好奇起来,期冀地问道:“就算我愿意,又应该拿什么去和商人交换钱粮,怎么让他们获得名望?”



“总不能空口白牙的赞许几句,再提笔写几句褒奖之言吧?”



“那些商人可不是傻子,一个个比猴都精。”



王县令毕竟是举人出身,能够想到题字褒奖,已经算是很有想法了。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会有哪个商贾,能够得到当地主官的亲笔题字褒奖。



在读书人的传统观念里,自然是不愿意接触满身铜臭的商贾。



就算有不得不已的时候,也要尽可能的与之保持距离,更别提题字赋诗了。



陈平笑道:“快速扬名的途径,除了著书立说,便要数树碑立传了。”



“县尊不妨为捐资达到一定数额的商人,在路边立上一块宽逾数尺的石碑。”



“然后按照捐资数额的多寡,从右到左,刻上他们的姓名和捐款数额。”



陈平话音一落,王县令便眉角一扬,明显悟透了这个玩法的妙处。



商人资助,官人立碑表彰,无论是从行为还是风气上来讲,都无可挑剔。



只见王县令嘴角勾起,带着笑意说道:“如此一来,县内各家商贾为了能够碑上题名,更为了排名靠前,必然会争先恐后,主动捐献!”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都忍不住利用权势,为自己树碑立传,求的便是一个万世流芳。”



“那些商贾,又怎么可能抵得住这般诱惑?”



说到这里,王县令认定此计可行。



陈平的几句话,就解了王县令的燃眉之急。



他直接对着叶老和陈平恭敬一揖,道了句“大恩不言谢!”,便立刻起身返回了县衙。



当王县令离开库房后,叶老沉默了良久,忧心忡忡地低语道:“此计到底有没有后患,还得要看运气啊!”



这番话背后的道理,他却是不好讲给陈平听了。



第34章 (求追读)陈平献计[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