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碳基芯片的潜力   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碳基芯片的潜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乎所有光刻机速度都是如此,每日产芯片48万颗,除去损耗后获得40万颗芯片。



当然,他们对光刻机不追求速度,只追求制造出的芯片质量。



此刻,实验室中有五位穿着防护服的研究员。



叶非对着话筒道:“启动光刻机,开始工作。”



研究员很快便启动光刻机。



眨眼间,一颗芯片被制造出来。



研究员将芯片拿去测试,之后带着芯片和参数表走过来,将它们交给耿烨。



耿烨看完参数表后,惊讶的道:“还真是性能是硅基芯片的十倍啊!”



跟随耿烨一起来的人道:“耿司长,从性能上来说,这芯片比5nm硅基芯片还要好,可以用于现在所有所需的领域上。”



“嗯!”耿烨点头,兴奋的道:“这下咱们国家终于不再因为芯片而被受困了。”



“对了!”耿烨看向叶非问道:“叶院士,你研发出的光刻机,零件都是从哪些国家进口的?”



不等叶非说话,曲广复笑道:“耿司长,说到这个,叶院士是真厉害,他研发的光刻机是完全国产自主化。”



“不仅技术完全国产自主化,就连所有零件,都是完全国产自主化。”



“这些零件,咱们夏国通过机器便能生产出来。”



“技术和零件都是完全国产自主化?”耿烨惊愕的看着叶非。



叶非道:“是的!”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的惊喜无法用言语表达。



本来他们对于叶非研发出能制造出12nm芯片的光刻机已经非常惊喜了。



之后,叶非研发出的光刻机制造出的芯片,性能竟然是同纳米级芯片的十倍。



这更让他们感到惊喜。



而现在更是听说,这光刻机的技术和零件是完全国产自主化。



所有零件夏国可以通过机器生产出来。



这也就是说,他们的光刻机不会被外国通过任何层面封锁。



曲广复笑道:“这还不算什么,你们知道制造碳基芯片的材料是什么吗?”



跟随耿烨来的人中,其中一位是夏国科学院材料学院士。



他们一直都在研发光刻机和芯片。



这位院士道:“是石墨烯。”



“对。”曲广复笑道:“是石墨烯,高纯度石墨烯和C72碳纳米管合成的原材料,制作成石墨烯片。”



“而光刻机便是在这石墨烯片上光刻,制造出12nm碳基芯片。”



有人惊呼道:“这也就是说,芯片的上游材料和中游的制造我们都有了,剩下的只有下游的应用了。”



“是的。”曲广复含笑点头:“而这上游和中游可都是叶院士,凭借一己之力研发出来的啊!”



众人惊叹的看着叶非。



他才28岁啊,28岁却凭借一己之力让夏国拥有芯片的上游和中游。



而下游一直以来夏国的技术都挺强的。



这也就是说,夏国拥有一条非常完整的芯片链。



并且,叶非研发出的芯片质量是全球最高的。



比世界上芯片质量最好的5nm芯片质量还要好的多。



耿烨狠狠的握紧拳头,兴奋的道:“好啊,非常好,我们国家终于拥有完整的芯片链了,而且还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芯片链。”



“以我们国家的芯片,西方国家十几年时间都无法赶上来。”



叶非道:“是的,除非他们能发现高纯度石墨烯和研发出碳纳米管的批量制造法。”



“除了这些后,还要研发出碳基芯片。”



“他们要想达到我们现在的技术,最起码十年时间。”



耿烨笑道:“这还真是风水轮流转,我们以前芯片技术不如他们,与他们差距是十年,而现在他们与我们的芯片技术是十年差距,哈哈……”



众人含笑点头。



叶非道:“这十年,我们的芯片不会原地踏步,也会快速成长的。”



“理论上来说,碳基芯片的性能是硅基芯片的一千倍。”



“而我们现在研发出的芯片,性能只是硅基芯片的十倍,我们还有990倍的成长空间。”



众人听到这话,心中一惊。



有人惊叹道:“还有这么大的成长空间?”



“是的!”叶非道:“并且,我说的是同纳米级别的碳基芯片和硅基芯片的比较。”



“在纳米级芯片上,还有7nm,5nm,4nm,3nm,2nm和1nm芯片。”



“但是,碳基芯片真正的领域不是在纳米级芯片上。”



“而是在皮米级芯片上。”



众人心中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这才知道,碳基芯片为什么叫做量子计算机的大脑。



碳基芯片的成长空间太可怕了。



叶非现在研发出的芯片,还没跨入碳基芯片的门槛。



跨入门槛后,那是皮米级芯片。



这样的芯片,只有量子计算机才能用上。



耿烨道:“咱们没必要想那么远,现在的芯片我们已经够用了。”



“至于更长远的,那都是以后的事,咱们先解决眼前的事。”



“嗯!”众人微微点头。



耿烨看向曲广复,道:“曲董,什么时候能实现量产?”



曲广复道:“我公司正在规划量产,争取在十年内让夏国不再缺芯。”



“好!”耿烨道:“有任何需求,尽管向国家提。”



“我会的!”曲广复笑道。



耿烨看向叶非道:“叶院士,你的功劳功不可没,你的研究让我国一直困扰的最大难题解决了,国家不会忘记你的。”



叶非笑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本章完)



第29章 碳基芯片的潜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