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九六章 乱战   家父隋炀帝[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九六章 乱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浮桥都是临时搭建而成的,质量堪忧,杨素经验丰富,心知这些浮桥,过一万人就差不多踏烂了。



架设浮桥,非常消耗时间,尤其是在黄河上架浮桥,更是危险重重。



因为黄河水流湍急,人要是掉下去,没人会救,全靠你自己,飘哪算哪,要是不会游泳,那就等死吧。



好在除了临时浮桥外,这里的渡口一直有一座大型浮桥,不敢说是永久性的,起码能撑很久。



而且渡口也有数百条小型渡船,早已停靠在岸,就等着向对岸的蒲津关输送兵员。



大军陆续赶到,聚在岸边乌压压一片,绵延十余里。



眼下还不能渡河,需要搞清楚对岸形势。



传递军情的驿卒一个接一个从对岸过来,带回最新消息。



下晌时分,杨铭收到军报,河东县昨晚遭遇三次攻城,裴文安的先头部队已经攻进县城,李靖于清晨带人退往蒲津关,向杨铭紧急求援。



“时间完全来得及,药师还是得力的,给我们留下了充裕的时间,”杨素展开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蒲津关道:“河东县一丢,这个地方就是孤城一座,抗不了多久,我们现在就得渡河。”



杨铭皱眉道:“大军渡河,颇为消耗时间,过了河就会直面叛军,一旦交锋,于我军不利。”



对岸距离蒲津关,不过三十里,河东县已经丢了,那么敌方探子必然已经查探到杨铭这边的形势。



裴文安不是傻子,肯定会拨出一部分兵马,绕过蒲津关,阻拦大军渡河,好方便他吃掉李靖。



杨素点头道:“所以殿下需立即下令,命李靖弃关而出,他现在手里应该还有一万多人,务必全力拦阻叛军逼近渡口,给我们争取渡河时间。”



这特么不是让李靖送死吗?杨铭心里不愿意。



但是转念一想,战争就是这样,不可因一人安危而影响全局,尤其将帅意见不合,更是大忌。



李靖是杨素的门生,杨素做出这样的部署,也是以大局为重。



所以杨铭只是电光火石之间,便果断点头道:



“立即下令,全军渡河。”



杨素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赶忙吩咐本部各将,立即安排渡河事宜。



一时间,所有浮桥上,军士连贯而出,慢悠悠的过河。



是的,走浮桥,不能快,速度一快,脚步就重,会给浮桥造成极大压力。



所有船只,也开始向对岸输送兵员,小船可载二十人,大船五十人,渡河也非常慢。



黄河是华夏流速最快的一条河,渡船是横着过,稍有不慎就会翻船,非常考验船夫的操舟技术。



骑兵辎重,会被放在最后,因为临时的浮桥撑不了多久,能过多少算多少。



只要能保住蒲津关,冯翊郡这边,就会继续搭建浮桥,保证后方补给。



整整两个时辰,对岸才过两万多人,好在杨素部署得当,先锋部队都是史万岁本部人马,一旦过河,就会朝着蒲津关方向行军,以解李靖压力。



杨铭站在岸边一处高地,身披重甲,望着黄河方向。



有一座浮桥不堪压力,已经拦腰断裂,走在浮桥上的数百军士全部落水。



战场就是这么残酷,很多时候减员,并不是在交战期间。



断了一座浮桥,不会影响渡河速度,因为有督战队,士卒只需明白一点就好,那就是听话。



不听话的,当场就砍了。



对岸方向,也有数不清的家卷仓皇而来,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河东县官员的家卷,里面说不定有红拂女,不能不保,所以还得临时调派船只将他们接回对岸。



直到夜晚降临,大军仍在渡河,浮桥断了七座,这已经很好的结果了。



数不清的民夫,也在官府的督促下,紧急修葺浮桥,死者不计其数。



这个时候,杨铭就需要过河了,他是大元帅,不能最后才走,因为他得早点过去,指挥大军。



史万岁渡河之后,迎头便撞上了裴文安麾下的一支先锋军,人数几何,短时间内估不出来。



他这边虽然来不及布阵,但史万岁还是果断将大军分散,以三团为一军,也就是九百到一千人,直接就跟叛军干上了。



场面形势,非常混乱。



而史万岁则是领着自己的部曲近卫,共三千人,趁乱沿着道路直扑蒲津关。



他清楚,后方援军正在源源不断的渡河,自己不能被身后这支叛军拖住,必须及早支援李靖,否则蒲津关一丢,他们想退都退不回去。



别看他只带着三千人,这三千人,可都是他的亲信,而且扯着太平公的旗号,许多小股叛军一见到史万岁的大旗,都不敢上前了。



武庙七十二将,大隋只有四人入选,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



一九六章 乱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