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八七章 清理门户   家父隋炀帝[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八七章 清理门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月过去,就是算账了,去年的赋税以及今年的预算,下面都报上来了。



杨铭忙的不可开交,而大隋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春游相亲会,也开始了。



这一次的地点,就是洛阳西苑皇家园林,北至邙山,南抵伊阙,总面积四百平方公里的山川锦绣之地。



杨铭给开了先例,准许那些世家大族的少男少女们,去西苑游春去。



西苑本来的名字叫会通苑,杨广给取的,杨铭给改了,改成上林苑,顿时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其实这个做法,就是做给百官们看的,暗示他们不要指望皇帝会回来了,今后就是我说了算,你们安安心心的照我意思办就可以了。



那么还有一个要改名的,就牵扯的比较大了,反对者超级多,那就是大兴改回长安。



杨铭自己不方便开这个口,是让魏征在朝会上提出来的,宗室全员反对,没有通过。



大兴,是杨坚在北周时期的爵位,大兴郡公,所以宗室这边不同意改成长安,其他人还好说,立场摇摆。



这个不着急,可以慢慢来。



崔民焘被从京师召回来了,所有人都猜到,这个人要受重用了,人家亲爹还病着,太子就让人家来了,说明有大事托付。



“天下田亩,富有连畛在陌,贫无立锥之地,强弱相凌,恃势侵夺,征地文案有三十年不了者,兼并与攘夺不除,天下不安,魏晋以来,虽有制度,不久弊生,违法者众,亦未能如何励行于全国,奉行于久远也,田亩之事,实为天下最难。”



崔民焘不愧是继承了崔仲方衣钵的人,他的言论震耳发聩,直指土地兼并。



杨铭双目放光,我要的就是你这种出身世家,却知道世家之弊端所在的人,虽然他也知道,崔民焘这番话说的是正大光明,真要让他干,他也不会这么干。



还是那句话,说和做,是两码事。



朝堂上,大家也在深思,去年的赋税惨到令人发指,任谁都知道,朝廷今年必然要出新政,用政策来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兼并土地,屡见不鲜,我大隋虽有重律,然犯法者却无几何,可见乃顽疾也,”裴矩道。



他的意思是,干这个事的人很多,真正判的没几个,律法在这方面形同虚设,其实还是在暗讽杨玄感。



裴蕴赶忙道:“确是顽疾,此疾由来已久,已经数百年,想要一朝得除,殊为不易。”



“再难也要改,”杨铭沉声道:



“民无田,则无以为生计,失其田者易涉险,于国无利,十五道监察使不能再拖了,今年的举人没上来,就拿前年的,大前年的补,赋税烂成这个样子,国库没了收入,下面的那些官员还在跟朝廷诉苦,吏部发文,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抢,也把钱给我抢上来,哪个剥削平民,我就将他那颗头颅,挂在他的衙门口。”



国家没钱,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等于整个国家的运转都要出问题了,要么就得想办法尽快找钱。



但是下面的地方官呢,一个个都在诉苦,说什么大乱初定,赋税难以征缴。



这是实情,但是朝廷不能认这个实情,所以必须逼迫地方官,想办法搞钱,而地方官一旦去想办法,首先会打平民的主意,所以才有十五道监察使,以及杨铭的那句狠话。



实际上是在暗示地方官,对当地世家下手。



来钱就这两个路子嘛,一是平民,一是世家,一场天下大乱,人心思安,世家在这个时候,肯定也是选择破财免灾,而不是与朝廷叫板。



“十五个人选,需要尽早定下来,”杨恭仁点头道:“四月份,就得让他们下派地方,审查田亩情况,兼并之现象,当下却是需要重办一些人了。”



国家好,门阀就好,所以门阀的利益,与杨铭目前是一致的,他们兼并的那些土地,是吐不出来的,我不吐,总得有人吐,不然国家没钱,所以那些地方小世家,就会成为整改对象。



在这种压力下,小世家就会谋求出路,学堂和科举,就是他们最好的机会,等到这些人上来,就会与现在的门阀集团,形成对抗,杨铭便可以有机会借世家以抗世家。



当然,这个过程很漫长,最少得十几年,才会有初步改观,那些寒门子弟才有机会崭露头角。



杨铭今年三十一,十几二十年还是等的了的。



“田制,非一蹴而就之事,当下国事艰难至此,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尽早充盈国库?”杨铭环顾众臣道。



崔民焘又一次站出来道:“臣有一个办法,就是有点朝令夕改,容易引发一些人对朝廷的不满。”



杨玄感皱眉道:“那你还是别说了,朝令夕改失信于天下,不可为也。”



裴矩微笑看向崔民焘,道:“伯颖(崔民焘字)不妨先讲一讲。”



崔民焘点头道:“佛、道二教昌盛,道士、女冠、僧尼数百万众,占膏腴上田数千万顷,其数可观,僧道之众如此,其为信仰出家乎?十九非也,盖因僧道得免课役,于是假托名义,趋之若鹜,贵族之中,不乏落发出家之人,籍以庇护家产,影射包揽,以至从上到下,重价以购度牒,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接着,崔民焘接着道:“臣的意思,就是朝廷卖度牒,收钱一笔,再还俗僧尼,拆寺庙之资产,可速盈国库。”



杨铭忍不住看向老舅萧瑀,又看了一眼杨元庆。



杨元庆当初看上了老舅的大女儿萧如愿,也就是感业寺那位法乐法师,人家肯定是有度牒的,这都法师了。



等到杨元庆娶回家之后,萧瑀的二女儿紧接着也出家感业寺。



伱这不是信佛啊,你这是藏钱啊?借着感业寺,隐藏田亩?



崔民焘这话一出,反对的人多了去了,口号都是伟光正,一是朝廷不能失信,二是不能侮辱宗教。



“你们是不是也在佛寺道观,藏了田亩了?”杨铭脸色阴沉道。



“没有没有,”一众官员纷纷否认。



杨铭看的出,事实多半如此了。



他的消息来源主要是来自宗室,以及自己的女眷,宗室不需要挂靠佛寺道观,他的女眷都是公卿之女,家里兼并田亩都是明着干,也没必要这么做。



所以杨铭不知道底下人是怎么干的,经崔民焘这么一说,瞬间反应过来了。



怪不得天下大乱,打成这样,佛寺道观大多无损,首先,他们本身就是一支武装势力,再者有钱,能打发叛军,还有就是有民间基础,信徒太众,叛军也不敢砸佛祖道祖的道场啊。



关于这个问题,朝堂上议论纷纷。



六八七章 清理门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