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偏爱   扬名[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偏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少饥民见状站起身来,但望见那明晃晃的刀刃,又下意识地坐了回去。



待到城门下,伏直喊了一声,城门大开。



等到他们进去,城门马上又关了起来。



杨明让张辽和阿一先回家,接着便随伏直上了牛车,去往伏氏府中。



一路过去,他左右环顾,街上已鲜有人影。



唯一见到有人聚集处,是有人在售卖野菜和树皮。



待到了伏府,伏雅见到杨明立即迎了出来。



“少君可算回来,此时城外人心惶惶,季尚很是担心。”伏雅开口道。



“才一月时间,情况怎会如此严重?”杨明好奇道。



说话间二人进了正堂,相继坐了下来。



“哎,一言难尽。”伏雅长叹一声,示意仆人给杨明端上一些酒菜。



杨明望向伏雅,已是洗耳恭听。



“看似天灾,实则人祸,那赵延一月前买空了麦子,又去乡里搜刮一空,如今麦子价格疯涨,已五万钱一石,寻常人家哪里买得起。”伏雅气愤道。



杨明闻言脸色也一下绷紧。



赵延这是在灾年行辜榷之事,比王甫更蠢,也更肆无忌惮。



只是,赵延如此行事,伏雅他们竟没什么反应?



这不就是他们留下童恢,一直要等待的时机?



“童督邮未有行动吗?”杨明问道。



“那赵延募得了百余死士守护粮仓,无可奈何。”伏雅回道。



杨明闻言霎时反应过来。



东汉立国后,刘秀罢天下之兵,只有雒阳、边郡及三辅等少数地区才有军队。



其他内郡不仅无兵,甚至都不设校尉。



这便导致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地方朝廷官员无兵可用。



平时惩治百姓,有小吏即可,但若遇上地方豪强,尤其是那种给奴婢武装,修建邬堡的,毫无办法。



这点从曹操治顿丘之经历也能看出。



若不是募了百余乡勇,又用了兵法计谋,曹操哪能治理得了那地方。



“少君可有良策?”伏雅接着问道。



这应该还就是他邀杨明下山之原因。



杨明摇了摇头。



伏雅邀他,大概率是想找他合作,可他依然不想与赵延起正面冲突。



而且即便他真意,此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身处地方,即无家族势力可用,也无别部兵马,单靠那十几个护卫能做什么?



伏雅见状也是无奈,不过还是起身道:“少君不必为粮担忧,我伏氏此时虽已无力再救灾,但尚有过冬余粮,若少君有需要,我自当送往府中。”



“多谢。”杨明也起身告辞。



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检查余粮,然后再去买一些野菜和树皮回来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城内局势波云诡谲,城外流民也那么多,他们想走也走不了。



紧接着他就安排护卫守在前后门,人在饥饿之下便如同野兽。



等安排完一切,他就继续在房中研习郑学。



虽时局动乱,但学业还是不能落下。



“郑公那边会有事吗?”张辽此时也在屋中看《接要》,看了一会儿就忍不住问道。



杨明摇头。



郑玄名扬天下,在青州宛如圣人一般,这也是为何山下早闹了饥荒,他们在山上却一月都未见到饥民。



而且伏氏既能接他们下山,自然也会护郑玄安危。



“你看到哪了?”杨明摇头后望着张辽,面露责备,看书最忌分心。



“孙子兵法虚实篇,摘‘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竹简上未有注解。”张辽回道。



曹操这篇《接要》并非全文注解,有些只是他个人觉得重要便摘录了。



“你如何解?”杨明问道。



张辽想了想回道:“先知己知彼,知虚知实,然而调动彼之实,进而击之虚。”



杨明听完满意地点头。



他决定要走争霸之路,自然兵书也没少研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战场要掌握主动。



那如何掌握主动的方法就很多,诸如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等等,都是这句话的体现。



调动对手,让对手跟着你走,你才能掌握主动权,而不能被动地把希望寄托于对手。



张辽不曾读兵书,却能结合虚实,有这种理解,已属不易。



“继续看书,莫再分心。”杨明叮嘱了一句,接着也拿起经书再看起来。



不一会儿,他自己却忍不住放下经书。



郑玄是不会有事,可王胡呢?



虽然之前他让张辽送了些盐粮过去,但那并不多。



再说王胡家没多少自保能力,要是被人发现有余粮,也难免被哄抢。



第三十章 偏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