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章 自升空一体化攻击卫星(求首订))   这个文明很强,就是科技树有点歪[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自升空一体化攻击卫星(求首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个合格的卫星,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通讯和通信,这个我拿手。”



“接着是遥感探测系统,这个之前研究雷达时也掌握了,我也拿手。”



“然后是卫星的变轨功能,主要通过离子推进器实现,这个一样拿手。”



“另外作为一个合格的卫星,少不了装备点防身的武器,结合太空的环境,使用微小型的激光武器最合适,这个我也拿手。”



“这样全部功能综合起来,质量可以控制在9到10千克,属于纳卫星级别。”



“最后就是想办法把卫星送上去,火箭这方式有点落伍,还要找发射场地。”



“登月无人机的运载量不行,一次又运不了几只卫星.”



陈易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合格卫星需要技术。



最后计算一下运算卫星进入轨道的需求,心里大概有了一个预案。



“或许,我可以采用离子推进的方式,结合太阳能充电外壳,做成一体化的卫星,让它自己飘上去.”



“没问题,低速航天。”



“低速航天先可以进去轨道,再进行加速,这样没有大气阻力的影响,离子推进器可以轻松加速到绕轨速度!”



星链系统,作为太空的卫星网络。



最核心的肯定就是卫星,其次就是送卫星上天的运载火箭。



不过,这一次,陈易不打算造运载火箭,同时也不使用登月无人机。



他打算把离子推进器和卫星结合,制造一种特殊的卫星,采用低速航天的方式进入轨道。



平时的常识,卫星要想进入太空。



一定要达到7.9km/s的第一宇宙速度。



想要离开星球就必须达到11.2km/s的第二宇宙速度。



但其实,如果有谁学会了纵云梯,左右脚互踩就能飞起来的话。



靠走路的速度,这也能走出太空,离开星球。



一架升空速度0.01m/s的飞行器。



如果持续升空飞行的时间足够长,一样也能飞离星球,飞进太空。



而这种离开星球,进入太空的方式,就叫低速航天。



即不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就能航天进入太空轨道。



只不过,这种航天进入轨道的方式,消耗的能源和燃料会更多,一般没人会采用。



但对于使用离子推进器+太阳能充电外壳,直接做成一体化卫星的陈易来说。



能源,这就是最不担心的问题。



低速航天进入轨道方式,反而更加适合。



“不过,低速航天想要进入轨道,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



陈易理了一遍低速航天的计划。



很快,找到一个差点儿就漏掉的点。



那就是推进剂。



一切的燃烧发电都离不开烧开水。



一切的航空航天都离不开丢石头。



航天进入太空的动力来源,本质是根据牛二定律。



通过往外喷射推进剂,获得一个反推力,从而把航天器送进太空。



这个喷射的推进剂,就是丢的石头。



而能源,则是把石头丢出去的能量。



只不过平时的火箭航天,采用燃烧推进的方式,推进剂和能源混在一起了。



火箭携带的燃料能量足够,推进剂肯定也是足够。



但离子推进器不一样。



离子推进器的推进剂和能源,是分开的。



能源是电池的电能,是太阳能电池板充的电。



而推进剂,则是电场加速喷出去的气体。



现在有太阳能充电外壳,能源无忧。



但这个推进剂,就需要考虑够不够。



没有足够的推进剂,充电得到再多的能量也只能瞎瞪眼,毫无用武之地。



“卫星在大气层,可以通过吸附外界气体分子,补充推进剂。”



120千米的卡门线之前,不需要担心推进剂的问题。



甚至卡门线还远不到大气层边界,卫星在这个高度也能获得一些微量的推进剂。



这样,只要在越过卡门线之前,携带足够进入轨道的推进剂就没问题了.”



陈易摊开纸和笔,开始认真的计算起来。



一般的卫星轨道高度,划分了三个层次。



一个是高度150到200千米,第二个是350到1500千米,第三个是3万多千米的同步轨道。



越低的轨道,受到大气的影响越大。



坠毁的时间就越快,寿命越短。



SpaceX的星链卫星高度,普遍在550千米。



这意味着,星链卫星的寿命正常不会超过1年,如果算上一些抬高轨道提升速度的手段,大体能坚持2到3年。



“推进剂没问题,但要上超级电容。”



“用电容把功率提升89.2倍,提高推进剂喷射速度”



陈易计算了一会儿。



得出了最后的结果。



工质发动机。



在推进剂质量不变的前提下。



毫无疑问,推进剂的喷射速度越快,获得的推力越大。



之前的离子推进无人机。



因为能源不够,需要限制功率。



同等的功率,提升喷射质量获得的推力,大于提升喷射速度获得的推力。



但现在,卫星不需要限制功率,同时还要尽可能节省推进剂。



这自然就要换成提升功率,提高喷射速度的方案。



“开始搞机!”



“哦不,开始搞星!”



确定方案计算没有问题。



陈易感觉精神起来了,没有休息。



戴上虚拟头盔。



在保证最大空间和结构稳定的前提。



陈易加入气动布局的考虑。



开始设计离子推进器和卫星于一体,简称一体化卫星的结构图。



一个小时之后。



第82章 自升空一体化攻击卫星(求首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