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五六章 朱元璋彻底懵了:这就是咱大明战神的无敌风采???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六章 朱元璋彻底懵了:这就是咱大明战神的无敌风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李景隆在后世竟然有大明战神这样的一个称呼,顿时就变得震动了。



要知道,能够得到类似称号的,那都是一等一了不得的人物。



比如杀神白起,比如兵仙韩信,比如军神李靖……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都在历史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做出了非凡成就,打出了惊天战绩。



这李景隆既然能被后世之人,被称之为大明战神,那肯定不得了!



想不到啊,自己大明竟然也出现了这等震古烁今人物!



朱元璋和朱标原本是不相信李景隆可以担任主帅,但从韩成这里,听到了大明战神这样一个称号之后,想法出现了迅速的改变。



“咱就说,李景隆那孩子自幼就不一般,长得仪表堂堂,学识渊博,谈吐非凡,做事情有理有据,说话超好听,又是咱大外甥曹国公的儿子。



大外甥李文忠就是一员虎将,更是一个合格的统帅,给咱分担了多少的重任!



李景隆这小子,自幼跟着咱大外甥学,耳濡目染之下,那肯定能学一身的好本事!



看看现在如何?



咱没有看错人吧?!



这小子果然是名垂青史了,成为了咱大明的战神!”



朱元璋经过了初步的惊愕之后,马上就变得臭屁起来,话锋直接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在不说李景隆难以担当大任之类的话,疯狂的往自己脸上贴金。



一副他早就已经看透了一切的睿智样子。



听到自己父皇这样说,朱标哪怕是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父皇的不要脸,此时还是觉得有些脸红。



他有心想要提醒一下父皇,稍微要点脸,当着韩成的面不要把话说的太满,不然等一下翻车了太过于难看。



他总觉得这李景隆,有些不太靠谱,从现在的表现上来看的话,应该没有那样大的能耐。



不过,他父皇都已经把话给说出来了,他此时再做提醒也已经晚了。



就将话给憋在了心里。



再想想韩成说的,大明战神这个称呼,朱标又觉得自己的担忧有些多余。



俗话说,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李景隆能在后世,获得大明战神这等神勇无比的称号,肯定是有了惊才绝艳的表现。



不然的话,这等称号落不到他的头上。



常言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李景隆现在看起来不太行,可能只是因为这个时候,大明可以用的大将足够多。



还轮不到他李景隆施展才华,担当大任,所以这才会埋没了人才。



此时距离韩成所说的那些事情,还有十几年,人都是会变的。



十几年的时间里,足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令很多人都发生极大的转变。



李景隆出现蜕变,倒也能够理解。



韩成听到朱元璋那一本正经说出来的,往他自己脸上贴金的话,一时间有些目瞪口呆。



直呼好家伙!



虽然早就知道老朱脸皮厚,却从来没有想到,他的脸皮可以这样厚!



前一刻还说李景隆能力不行,结果听自己说了李景隆大明战神这样一个称号之后,直接就变成了他慧眼如炬,早就看出来了李景隆的不凡。



只是,李景隆的这个大明战神,和老朱所想的大明战神完全不一样啊!



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自己只不过是想要让事情变得比较有趣味性,才将后世人给李景隆封的称号,给拿出来说的。



结果哪能想到,老朱竟然直接就顺着杆子往上爬……



真不知道接下来,自己将全部的事情说出,朱元璋得知了之后,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一时间,韩成都不知道该怎么接着往下说才好。



“你与咱说说,景隆这孩子都打出了什么光辉战绩。”



朱元璋望着韩成如此说道,声音之中都带着一些迫不及待。



他是真的想要听听,李景隆这个他自幼就看好的孩子的光辉事迹。



“韩成你咋不说了?在这里愣什么神?”



朱元璋望着韩成出声催促。



听到朱元璋这话,韩成更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老朱……



“那个,李景隆做的事情太大了,我整理一下思路。”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觉得韩成的这个反应,合情合理。



李景隆都成为了大明战神,那关于他的事情,肯定很多,确实需要好好的整理一下思路。



韩成在这里思索了一会儿,也没有想到在接下来,如何不让事情变得比较尴尬的办法。



当下就将心一横,不再犹豫。



开始接着讲述。



反正等会尴尬的又不是自己。



老朱是要过饭的,脸皮足够厚。



可能自己觉得比较尴尬的事情,放在老朱身上,他一点都不在意,甚至于还觉得不够刺激。



嗯,一定就是这个样子!



别管别人信不信,反正韩成是信了。



“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筑台拜将,执手对李景隆说,挽救大明,平燕逆的事情,就全都拜托李景隆了。



李景隆表示自己一定不会辜负建文帝的信任。



李景隆带兵而行,至德州收拢耿炳文的散兵败将,并调集各路兵马共计五十万,前往河间驻扎,威逼燕军!”



调集五十万兵马?



朱元璋听到韩成说出的这个数字之后,不由的为之一愣。



要知道,统兵作战并不是说兵马越多越好。



没有相应的才能,仅仅只是安营扎寨,五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就能将人弄的头晕眼花,手忙脚乱。



就连刘邦这样的人物,也只能将兵十万。



只有韩信这种兵仙,才能做到多多益善。



李景隆竟然直接就带领了五十万的兵马?



不过,在想起了韩成说他是大明战神之后,朱元璋心中这点疑惑,马上就烟消云散了。



既然他能被称为大明战神,那能带领这样多的兵马进行作战,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李景隆这边,汇合大军向前威逼之时,朝廷那边也令屯在辽东的江阴侯吴高等人,带兵围攻永平。



两面齐头并进,声势浩大。



要将燕王给碾压。



面对这种情况,燕王召集自己麾下的众人开会,然后当众说出了李景隆必败的五个理由。”



李景隆必败的五个理由?



老四这还挺能扯的,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对战,实力不如袁绍。



郭嘉曾给曹操进言了非常有名的十胜十败的论述,坚定曹操和袁绍相抗的信心。



结果老四这里,竟然也弄出来了个李景隆五败论。



他这同样是实力不够,要用这样的办法来硬凑,鼓舞士气。



只怕这法子效果不大,不然李景隆不会被称为大明战神。



至于为什么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结果最终还是南军败了,老四取得了天下,朱元璋这里也已经有了十分合理的解释。



他觉得,这肯定是老四打不过李景隆,被李景隆各种压着打,最终不得不使用盘外招来解决李景隆。



比如,如同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对战那样,想办法让人将李牧换下,换上一个只纸上谈兵的赵括,自毁长城。



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顶不住压力了,就让人前去收买宦官尽谗言,从而将诸葛亮给召回。



再比如大宋,连续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停下攻势……



朱元璋觉得,后期的李景隆肯定是有了类似的遭遇。



不然的话,根本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李景隆被称为大明战神,偏偏最终却是老四取得了天下。



再想想朱允炆那龟孙完全没有脑子的操作,朱元璋觉得,后面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简直不要太合情合理!



这种事情,朱允炆这脑袋被门夹了的龟孙,绝对做的出来!



根本不用韩成多说,朱元璋就已经脑补出来了一幕幕,李景隆是如何奋勇杀敌,一路压制老四,但最终却不得不在将要成功的关头,被圣旨无奈的召回,导致功败垂成的场景。



觉得李景隆是真的悲壮,真可惜。



“做了这样的论断之后,燕王这边立刻做出了相应的应对。



他亲自率兵前去救援永平,令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让姚广孝等人对其进行辅助。



并说李景隆带兵前来之后,只可将坚守,不可出战!



除此之外,燕王又将卢沟桥的守军给撤走。



李景隆得知消息大喜,觉得朱棣这是自乱阵脚,被两路大军给弄的顾头不顾腚。



当下就立刻挥师攻打北平城。



燕军守城,几次将起攻势挡下。



在这其中,南军都督瞿能曾经率上千精骑杀入了张掖门,但后援一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



李景隆有些贪功,不想让瞿能斩获头功,所以就让他等待大部队到来之后,一起进攻,不可孤军深入。



结果导致错失良机,燕军因此得到了喘息之机。



当时乃是冬日,气温骤降,天寒地冻,燕军这边就连夜往城墙上泼水,使的城墙外外墙,结了一层坚冰!



南军次日再去攻打,因为太滑,已经无法攀城进攻……



而这个时候,燕王也已经是赶到了永平,战败了前来攻打的江阴侯吴高。



吴高战败之后,不敢和燕王死磕,退兵山海关。



完成了这些,燕王并不急着回师北平,而是决定拿下宁王朱权所在的大宁。



燕军直逼大宁城下,燕王朱棣单骑入大宁城见宁王。



哭诉自己被逼迫的无路可走,朱权则将燕王收留在大宁。



燕王趁机令燕军各种对大宁守军行贿,收拢人心。



如此过了几日之后,燕王告辞,宁王出城相送,伏兵尽起,宁王的兵马也纷纷叛变,投靠燕王。



燕王就将宁王,宁王妃以及世子等人带回北平。



尽数收编宁王兵马,除去一方威胁……



随后,燕军进行整编,分为五军,入松亭关,后渡过白河,此时天寒地冻,河水结冰可以行人。



在白河这里,先战败李景隆先头部队上万人,而后继续进军,和李景隆大军相遇……”



听到韩成讲述到这里,朱元璋终于变得有些热血沸腾起来。



之前听韩成说了那样多,李景隆这个大明战神看起来处处吃瘪。



现在,也到了李景隆发威的时候了。



不然的话,真对不起他这战神之名!



带着期待,他在这里听韩成继续讲述。



韩成喝了两口茶,接着开口道:“双方大军相遇之后,就展开了大决战。



燕王身先士卒,亲自带兵冲锋,燕军士气高涨,来回冲击,一番激烈搏杀下来,接连打破南军七营。



当天夜里,李景隆见到情况对己方不利,就下令让郑村坝这里的所有兵马,全部轻装撤退。



这样的命令一下达,那所能带走的东西就十分有限了。



可以说几十万人的辎重,绝大部分都留给了燕军。



李景隆的这次撤退,避免了兵马大败。



但也因为走得过于匆忙,都没有来得及通知围困北平的南军兵马。



所以这些南军兵马,被回师北平的燕王,轻易的给击溃,尽获其粮草辎重……”



朱元璋被韩成的讲述给懵逼了。



就这?



李景隆的表现就这?!!



说好的大明战神呢?



说好李景隆这次要绝地反击了呢?



说话的要按着老四捶呢?



这咋变成了这样了?



原本热血沸腾的朱元璋,这个时候整个人都懵逼,分外的茫然。



这玩意,咋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呢?



“等一会儿!”



觉得自己头晕的朱元璋,出声喊了韩成的讲述。



“咋了陛下?”



“这……就是你说的大明战神?大明战神就这样的风采?



他这到底是前去打仗的,还是给老四送粮草辎重的?



他这是打仗?说是老四的运粮官还差不多!”



朱元璋望着韩成连声吐槽。



李景隆的表现,是真的和战神扯不上边。



“陛下,不要着急,伱只管安心的听下去,很快就能知道,李景隆为何能被称之为大明战神了。”



韩成正色说道。



听到韩成这样说,朱元璋也就不再多问。



心中暗道,这莫非是李景隆准备来个先抑后扬,先败后胜,在接下来,来一个厚积薄发,绝地反击?



朱元璋暗自点点头,觉得应该就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不然的话,解释不清楚,景隆这孩子为何会被后世人称之为大明战神。



“此战,南军损失兵马十余万,燕王向建文帝索要齐泰,黄子澄,建文帝不给。



第一五六章 朱元璋彻底懵了:这就是咱大明战神的无敌风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