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六二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二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正如此得意地想着,却忽然间听到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正由远及近,朝着武英殿迅速而来。



听到这动静,朱元璋稍微有些愣神,心中有些不解。



这是出了什么紧急的事儿不成?



不然的话,不会有人如此着急的往自己这边来。



莫非是什么地方出了水患,黄河决口了?



这也不对啊!



现在马上都要入冬了,黄河那边也不可能发大水的!



还是说,什么地方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地龙翻身?



朱元璋心中念头飞快转动,短短时间里,脑海里就已经出现了好几个可能。



但不管哪一个可能,他都没有往韩成身上去想。



因为在他看来,韩成这个时候最安全。



甚至于可以说,比他这个当皇帝的都要安全。



他这个做皇帝的,亲自给他安排了保卫工作。



还有锦衣卫,太子亲军等人护卫,韩成还坐着自己标儿的太子鹤驾出行。



这种情况下,别人都有可能出事儿,唯独他绝对不可能会出事儿!



朱元璋对于自己军事上的才能,还是挺自信的。



大明建国之后,他不再亲自带兵征战了。



但徐达等人多次进军北伐,进军路线,以及各种战略战术,都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在开战之前,就已经提前规划好的。



甚至于在何处安营扎寨,每日行进多少里,以及敌人那里的反应,全部都给预料到。



这么多年下来,也只有洪武五年之时败了一次。



但那一次的失败,却不能归结到朱元璋的头上。



主要是带兵作战的人,到了后面,没有完全按照他所做出来的部署行事。



若是按照他的规划行事,那次的失败也一样能避免。



提起明初能打的人,很多人的心中,往往便会蹦出两个名字,一个是徐达,另一个就是常遇春。



可事实上,明初军事才能最强的人不是他们两个,而是朱元璋这个做皇帝的。



只不过因为他身上的事情太多。



并且成了皇帝后,也身居幕后,进行各种规划,没有亲自统兵打仗。



因此上他在打仗上面的能力,经常容易被人忽略。



而这也是朱元璋如此自信,韩成绝对安全的原因之所在。



那么多人的战斗,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他在数千里之外,就能把前面开战后将会遇到的情况给预判到。



同时还能预判出敌人,将会做出什么反应,并给出相应的针对办法。



一场大战下来,还没有开始,他就能提前看到结果。



现在不过是安排一下韩成的安全问题,他亲自安排,那绝对是杀鸡用了宰牛刀。



小事一桩,手到擒来。



在这种情况下,那要是再出现什么意外,他也干脆别活了。



找个地方一头撞死也就行了。



朱元璋心中,短短时间里闪过诸多念头。



而那那急促的脚步声,已经来到了门前,并进入了武英殿内。



来得正是大太监王景。



“上位,出事儿了!”



王景的脸色显得发白,气喘吁吁,神情慌张。



说话的声音,都和平常不太一样。



刚一走进武英殿,不等朱元璋发问,他便已经先一步的说了起来。



因为他太清楚上位的性格了。



上位是个急性子,尤其是遇到一些紧急的事情需要禀告时,能不磨叽就不要磨叽!



“刚刚有燕王府的亲卫,持着燕王令牌,一路飞驰直入皇城。



说……说是有贵人遇刺,八百里加急,赶紧传御医……”



太监王景说完这话,额头上便沁出冷汗来。



他不敢想象上位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



“啥?!!!”



“你它娘说的啥?!!”



原本目光正落在王景身上,等着王景汇报事情的朱元璋。



听到这些话后,整个人宛若被火烫到了屁股一样。



直接就从座位上弹跳而起!



朱元璋只觉得脑瓜子嗡嗡响,脑袋一阵阵的发晕。



心也剧烈的跳动了一下,仿佛被人给狠狠的攥了一把一样。



一股寒意,瞬间从尾巴骨升起,来到了脑门顶上!



方才从容自信,还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从容,消失的一干二净。



这消息,实在太过于出人预料!



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朱元璋是什么人?



日理万机,经历了多少风浪,脑子转动的非常快。



王景刚才的话里,虽然并没有说遇刺的人是谁。



但他第一时间,便已经确认了遇刺之人的身份,就是韩成!!



能让燕王亲卫,到这个时候紧急前来皇城,前来寻找御医的人,只能和老四有关联。



而这个时候,皇城之外,应天城中,和老四有关的人中,能被称之为贵人的。



只有老四自己,以及老四媳妇儿,还有韩成。



若出事的是老四,或者是老四媳妇儿,那么前来之人喊的话,只能是燕王被人行刺,或者是燕王妃被人行刺。



而不会说是有贵人被刺!



况且,如果是老四被行刺的话,也不会说是奉燕王之令。



所以,被行刺的人只能是韩成!



一个他在之前,根本就没有去想的结果,同样也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就这样突然之间被摆到了他的面前!



“御医!立刻传御医!



让所有的太医,都立刻从皇城给咱滚出去!



以最快的速度前去救韩成!



着人把他们的所有家伙事都给带上!



告诉他们,必须保住韩成的命!



若是韩成没了,他们一个二个都别想活!!!”



朱元璋忍住发晕的脑袋,第一时间就语速飞快的,下达了这杀气腾腾而又蛮不讲理的命令。



按在桌案处的左手,死死的抠着桌子,手背上青筋暴起!!



他这个时候,都来不及问韩成的情况到底如何!



但根本不用问他也能知道,韩成的情况肯定万分紧急!



不然的话,老四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让人直接就持着他的令牌往皇城能跑了。



刚刚跑进武英殿内的王景,来不及多停留,匆忙应了一声便立刻转身,以比刚才更快的速度奔了出去!



他本就知道,上位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反应肯定会无比激烈。



可现在,在亲眼见到了朱元璋的反应后,还是暗自吃了一惊。



那位叫做韩成的贵人,在上位心目中的地位,比他想象的还要高!!



“来人!立刻传旨给大都督府,动用全部兵马,封锁全城,缉拿凶手!!!”



王景刚刚离开,朱元璋的声音就又一次响了起来。



声音冰寒,似乎有着无尽的杀意和怒火,在其中蕴含。



短短的时间里,这武英殿里就变的杀意弥漫,宛若有修罗降临一一般!



极其骇人!



而朱元璋此时,宛若一头发怒的雄狮,短短时间里,眸子便已经变得猩红!



声音落下,便已经拿起笔,飞快的写了调兵文书,盖上玉玺,丢给了那匆忙跑进来,单膝跪地等着接旨的宦官。



这宦官双手接旨,立刻转身狂奔而去。



不敢有丝毫的停顿。



一直跑出了武英殿老远,拿着旨意,前去大都督府的这宦官,还是觉得心惊肉跳!



魂还没有追上来。



他已经跟在上位身边好几年了,还从来没有见到上位如此可怕过!



哪怕是去年时胡惟庸谋反,上位得知消息后,反应都没有这样强烈。



没有这样怕人!



方才上位给他的感觉,就仿佛是随时都要择人而噬一样!



仅仅是一道目光,就让他觉得要自己要死去了!



他不要命一般的奔到马厩旁,解开缰绳,翻身上马,刚一骑上去,就不要命的拿鞭子在战马身上狂抽!



让战马跑得更快一些。



朱元璋有着严格的命令,除了他和马皇后,还有太子朱标之外,其余人在皇城一律步行。



不得乘车,乘轿子,更不要说是骑马狂奔了。



但是,这并不包括紧急情况。



是遇到了紧急情况,那自然是可以骑马,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给咱备马!咱要立刻出宫!”



那前去大都督府传旨的宦官飞奔而去后,朱元璋又接着下达了第三道命令。



立刻便有人飞快的去牵马。



“取咱战甲来,与咱披甲!!”



朱元璋声音冰寒的又一次下达了命令。



在得知了朱元璋要亲自披甲后,所有得知消息的人,全都惊呆了!



要知道,自从做了皇帝,不再带兵征战后,朱元璋基本上就没有再披过甲了。



一年之中,一般只有在检阅兵马时才会披上战甲。



可现在,上位竟然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披甲的命令!



这是什么概念?!



原本已经得到了消息,得知发生了什么的人,知道这次上位绝对要暴怒!



可此时,得知上位竟然要亲自披甲后,很多人的心里都在打颤。



知道这一次的事情,绝对不好收场!



势必要杀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上位当初,在胡惟庸谋反时,都不曾披战甲啊!



满心震动之中,没有人敢有任何的怠慢。



他们飞快的取来朱元璋的铠甲,以最快的速度帮朱元璋披上。



朱元璋自己戴上头盔,伸手取来天子剑挂在腰间。



便一言不发,大踏步朝着武英殿外走去。



随着他的走动,甲胄碰撞之音响起,带着杀伐之气!



那个已经多年没有亲临战场,带兵厮杀,战场之上极其拼命的朱重八,又一次的回来了!



他人还没有走出武英殿,便已经将挂在腰间的天子剑拔出,握在手中!



尚未见到敌人,天子剑便已出鞘!



有跟着出来的人,见到此慕,忍不住眼皮子为之狂跳!



天子剑已经出鞘,不见血绝对不会收回!



这一次,事情真的大了!



到底是哪个缺心眼子,竟敢做出此等事情来?



当真是不要命了!



朱元璋全副武装,手持天子剑,来到了殿外。



此时,那前去牵马的人,已经牵着马跑了过来。



朱元璋翻身上马,一言不发,打马朝着城门狂奔而去。



这个时候,已经有一队百人的精锐骑兵汇合过来。



跟在朱元璋身后,随着朱元璋一起在皇宫中狂奔。



滚滚而去!



这支百人骑兵,领头之人名叫刘英。



是朱元璋绝对信任的人。



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朱元璋青年时,家中遭了大灾,有两家人对他有恩。



其中一人叫汪干娘。



当初朱元璋活不下去,前去当和尚,付不起钱,寺院里不要。



是汪干娘替他给那寺院里送去了一些粮食,那寺院才将朱元璋给收下。



虽然朱元璋没在那里待太长时间,那寺院便也管不起饭了。



让众多僧人自谋生路。



但朱元璋却将这份恩情给记在了心里。



另外一人,就是刘英的爹刘大。



朱元璋家中遭逢变故,爹娘相继饿死。



那时他们家穷的,连一块儿给爹娘下葬的土地都没有。



刘英的爹刘大,见他们兄弟实在可怜,给了他们一小块坟地,朱元璋的爹娘才得以安葬。



朱元璋后面混出名堂之后,就报了恩。



不论是汪干娘的儿子,还是这样刘大的儿子刘英,他都将他们接到了身边。



亲自照顾,并让他们跟在自己身边做护卫亲军。



任指挥使,地位超然。



只不过那王干娘的儿子,有一些犯糊涂了。



很多年前,胡惟庸还没有造反时,便犯了一些错误,胳膊肘有些往外拐了。



身为朱元璋的亲军指挥使,却不和朱元璋一心。



这种事情若是放在别人身上,必然要死。



可是对他,朱元璋还是网开一面,并没有杀他,只是将其打发他回凤阳老家,看皇陵去了。



至于这刘英,这么多年来一直留在朱元璋身边。



对朱元璋是真的忠心耿耿,经历住了种种考验。



朱元璋骑的战马之上,纵马狂奔。



滔天的怒火在他的胸膛之中来回滚动。



猩红的双目里,是如同实质的杀意!



这些狗东西,真当他朱重八提不动刀了?!



今天这事儿,是他亲自安排的!



标儿更是将他的鹤驾都给弄了出来,让韩成坐着!



什么意思根本不用说!



可结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竟还有人狗胆包天,敢在应天城中动手!



行刺坐在太子鹤驾上的韩成!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骑在他们爷俩头上拉屎了!



丝毫没有将他放在眼中啊!!



看来,他杀的人还是太少!



还是没有把这些人给杀怕!



既然如此,那就再好好的杀上一场吧!!!



钉了铁掌的马蹄,踏在皇宫的石板上。



发出令人心惊的声响。



上百匹战马齐奔,宛若闷雷一样在滚动!



第二六二章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