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九九章 治死两皇帝,还能全身而退!论大明传奇神医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九章 治死两皇帝,还能全身而退!论大明传奇神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元璋拔出腰间天子剑,猛的一剑斩杀在了桌子上。



也不管是不是他心爱的桌案了。



这一刻,他的双目红很可怕!



这时候,若是能来到正德朝,他一定会教教正德皇帝朱厚照,该怎么当皇帝。



让他跟他太祖爷好好学学,如何和文官打交道。



并教教那些文官们,什么叫做天威不可侵犯!



送给他们,来自于太祖皇帝的温暖!



这些狗东西,当真飞扬跋扈,竟然如此残害他的子孙。



还是当了皇帝之后,大有作为的子孙!



朱元璋越想,心中的怒火和杀意越是压抑不住。



这些人,当真好狗胆!



竟敢如此公然害死皇帝!



还如此可笑的,从第二次落水到朱厚照身亡中间,隔了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过程里,不让落水之后,染了风寒的皇帝在南京治病,而是不顾舟车劳顿,来到了北平。



治了几个月,落水得来的风寒不仅没被治好,还他娘的被治死了!



得了风寒,竟然还能吐血而亡!



可去他娘的吧!



这些人是真敢啊!



真是一点脸都不要!



韩成看看那被斩掉一角的桌案,又默默的拉开了一些,和朱元璋的距离。



话说,他也觉得挺可笑。



这些人是真的一点儿逼脸都不要。



若朱厚照是一体弱多病之人也就算了。



一个能带兵打仗,自幼习武,正当壮年的皇帝。



落了水,得了风寒,还这么久没被治好,因此送了命。



皇帝想要找个外面的郎中来治病,还硬生生被杨廷和拦着,不让去找。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吗?



也是,这若是再找一个外面的郎中,把病给治好了。



那岂不是还要再来第三次落水?



这太麻烦了!



这事儿,看着就让人火大。



也无怪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会被气成这样。



以往看历史时,只能为这些人无耻的嘴脸,而感到气愤。



但现在,想到自己可以在今后,带着老朱过去送温暖,韩成心情倒是好了不少。



“这么说,太医院的问题很大啊!”



再次开口缓缓的向韩成询问。



在问这话时,他想起了发生在他洪武朝的一件事。



这件事便是刘伯温之死。



刘伯温按照原本来算,还是能再活上一些时间的。



但是却被毒死了。



是谁毒死的?答案是胡惟庸。



胡惟庸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让刘伯温死的呢?



是太医。



太医院里有一人,和胡惟庸老早便交好。



随着胡惟庸一路升迁,这人也一样是一路升迁。



最终来到了太医院。



并在弄死刘伯温这件事儿里,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在刘伯温之死的事情上,他也是因为心里的一个大疙瘩。



才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然他是有能力,把这个事情给叫停的。



自己的洪武朝,尚且有这样的事情存在。



那到了后面的朝代,尤其是出现了杨廷和那种,权倾朝野,能同时掌握外廷和内廷的人。



连皇帝身边,都布满了奸细。



那么太医院里的人听谁的,也根本不用再多想。



“问题何止是不小!”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韩成的声音响起。



对朱元璋的话进行了肯定。



“问题已经特别特别严重了!



其实真的算是来,从朱见深的时候,太医院就已经很烂了。



而且父皇,若是从根子上论起来,这事你还有一定的责任。”



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愣了愣。



“这怎么又扯到咱头上来了?



和咱有啥关系?”



韩成道:“怎么没有关系?



据记载,说父皇你把太医院这里,也立下了规矩。



基本上就是太医死了,太医的儿子接替老子的班,继续为太医。



虽然这后面,也会有从其他渠道进来的太医,对太医院进行补充。



可是这套继承制度,也在向下运行……”



说起这事儿,韩成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吐槽老朱。



“父皇,你太喜欢弄世袭了。



这玩意儿怎么说呢,虽然有一句话叫做门里出身,强人三分。



可是虎父犬子的也多不胜数。



并不是说老子在医术上厉害,儿子就在医术上也同样厉害。



倘若真的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



千古不变。



那又岂能会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太医世袭这个事儿,除了这个,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容易让那些有资格进行世袭的人,心生懒惰。



不在医术上面下大功夫进行钻研。



反正就算是不在医学上,下太大的功夫,也一样是太医。



直接就站到了诸多学医之人,穷极一生,都达不到的最高点。



那为什么还要再努力,再自讨苦吃呢?



除了极少数人外,大部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



这点儿,父皇可一定要改。



不能再这样下去。



按照我的看法便是,很多事情上,都不要搞世袭。



优胜劣汰,有能力者优先,才是最好的。



尤其是为官,以及治病救人的太医这上面,更是如此。



一直世袭,那是真的容易害死人。



会导致太医院的医学水平,严重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在一个位置上待的太久了,很容易就会多出各种各样的牵连。



就像是一棵树,在这里扎根久了,根系就越来越发达。



牵连就会越来越多,也就更容易被人控制。



还是不搞世袭,只凭本事较高低的好。



医术高明者,方可入太医院。



如此才能在太医院里,汇集上一批医术最为高明的医者,用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



而不是弄上一群酒囊饭袋,或者是受别人控制的人。



不仅仅治不好病,有些时候,还会把皇帝把α恕�



听着韩成在这当面吐槽,朱元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对对,韩成伱说的对!



在这上面,咱又想当然了。



咱一直觉得,当爹的优秀,医术高明,那么当崽子的肯定也会努力的学医术。



打小就接触这事,肯定比别人知道的多。



老子对儿子,也不会藏私。



搞世袭的话,只会让后面的人医术越来越高明。



可咱却忘记了考虑,这人是最容易懒惰的。



一旦活得安稳,就容易不思进取了。



就比如咱,咱现在想想,若是当初咱能吃饱穿暖,不,不说吃饱穿暖了,只是要能活下去,咱都不会造反!



世上也只会有朱重八,而不会有现在的朱元璋。



太医院这事上,你说的很对,咱这就记下来,马上就改!”



朱元璋一边说,还一边走到桌案前,拿出纸笔,当场将这个事给记下。



防止今后忘了。



从此便可看出,他对韩成说的这事,是真上了心,也是真的想改。



就朱元璋的这性子,若是寻常的人,给他说这些事,说他在这事上做的有多不好。



他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听不进去。



就算是真听进去了,那心里也不太痛快。



真的下定决心更改之前,也会进行充分的调查,仔细的权衡,最终才会做这个事。



想要让他如此干净利落的,将之给改掉,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同样的话让韩成来说的话,就大大不同。



他不仅仅不生气,反而还会为自己的大明,经过韩成的提醒,又减少了一项影响不好的政策,而感到开心。



这就是区别。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儿。



尤其是现在,韩成又真正的成为了他的女婿。



朱元璋对韩成,变得越发了信任了。



不说达到朱标的那个高度,但至少如今在大明,除了朱标,朱元璋的其余儿子在朱元璋心里,那论起来,都没有韩成高。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通过韩成的讲述,他得知了这太医院在今后,都干出了啥事儿。



所以在此时,接受起韩成所说建议,没有丝毫的不适。



“说起太医院,就不得不说一下,刘文泰这个非常出名的太医。”



刘文泰很出名?



“这……莫非此人是咱后世的太医院里,出现的一位神医吗?”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对这刘文泰,顿时兴趣大增起来。



能被韩成着重介绍,那说明很大可能,这人是真的有真材实料。



韩成听了朱元璋的话,又看到朱元璋脸上的神情,顿时就知道朱元璋想歪了。



边开口道:“父皇,这刘文泰在历史上极为出名,倒不是因为他的医术。



他的医术到底高不高明,这事儿还两说。



令他出名的是别的事儿。”



别的事?



他一个太医不是因为医术出名了,那还能是因为什么事?



朱元璋有些奇怪。



但马上便反应过来。



“你是说,咱的好儿孙朱厚照,便是这刘文泰下的毒手?!”



如此说着,声音就变得冷冽了起来。



韩成摇头道:“父皇,这正德皇帝,并非是遭遇了刘文泰的毒手。



因为他在老早之前,便已经被正德皇帝给流放了。



他最为出名的,是接连治死了两位皇帝。



这两位皇帝,分别是成化帝朱见深,以及明孝宗朱祐樘。



这父子二人,皆死于刘文泰之手。”



啥?!



朱元璋闻言,顿时大吃一惊。



太医院竟烂到了这种程度?



接连两任皇帝都死在了太医手里?!



那若是再算上这个被太医治了几个月,不仅没有治好风寒,反而还吐血去世的好儿孙朱厚照。



这岂不是等于,说自己大明,接连三位皇帝都死在了御医手里?!



“不对啊!”



朱元璋吃惊之后,忽然疑惑出声,望着韩成道:



“之前你和咱说朱见深的时候,不是说万贞儿因病去世后,朱见深伤心过度,很快便随之而去了吗?



怎么现在,却又变成了什么刘文泰,把他给治死了?”



韩成道:“父皇,这两者并不冲突。



万贞儿去世后,朱见深确实是伤心过度。



不过朱见深的身体,还是比较强壮的。



那时候刚四十岁出头。



虽然整个人没了精气神,后面也又有了病。



可依照他的身体健康程度,若是把风寒给治好,还不知道能活多久。



但偏偏,就是死在了这风寒上。”



风寒?又是风寒!!



这怎么如此似曾相识呢!



朱元璋的眼睛眯了眯。



“刘文泰此人原本不是个学医的,是学文的。



只不过当官得罪了人,后面就找关系,不知怎么运作的,进了太医院。



而这人,其实也没有什么高明的医术。



但在钻营上面却很有一套。



一路做到了四品的太医院使。



此人还奉命编撰了一部医书。



所编纂的医书,到我们后世还有流传,而且还是挺出名的。



大名鼎鼎的本草纲目,据说就是在受到这部医书的启发,才最终被李时珍编写出来。



只不过那医书上面,所写的只是刘文泰撰,并不是刘文泰著。



按照关于此事的记载,是刘文泰牵了个头,找了一批人来编撰这部医书。



真正干活的人不是他。



朱见深染了风寒,需要治病。



那刘文泰身为太医院使,职位高,那由他出手似乎也挺合情合理。



再然后,几副药下去,就把朱朱见深给送走了。



据记载,说是刘文泰开错了药方……”



“去它娘的!!”



朱元璋闻言,忍不住骂出声来。



“这些狗东西,它娘的真能瞎扯!



堂堂一国皇帝,得的还是风寒,还能被人开错了药?



还因此直接送走了?



开的是什么药?专门开的毒药吧!”



还有,这刘文泰他自己医术高明不高明,他自己心里没有斤两吗?



他这种人,最精通的就是滥竽充数了。



尤其是又涉及到了皇帝的病。



又怎么可能轻易以身犯险,去给皇帝看病开药?



必然是让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来看病。



再想想朱见深在位的所作所为,以及刘文泰此人原本是个文官。



还是个善于钻钻营的文官。



朱元璋不可能不多想。



原来,不仅仅只是自己的好儿孙朱厚照,遭了这些人的毒手。



就连朱见深也死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治死了皇帝,这刘文泰绝对是死罪。



第二九九章 治死两皇帝,还能全身而退!论大明传奇神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