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六二章 意识觉醒,朱标韩成:国亡了!同胞们,站起来啊!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六二章 意识觉醒,朱标韩成:国亡了!同胞们,站起来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京城,皇城之前。



韩成吼出那催人奋进,振奋人心的《知识青年从军歌》。



跨越几百年的时空,这首从军歌被他给吼了出来后,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产生的震撼一点儿都不少。



知识青年从军歌,本身就是产生于战争年代。



那个时候,华夏所面临的局面,要比如今的大明,面临的局面更加糟糕,也更加的屈辱!



当时所面临的局面,也更加的让人绝望!



感到绝望的同时,却有众多人不屈不挠,努力救亡图存,奋起反击!



很多东西都是互通的!



就比如韩成后世之时,隔了将近百年,看到团长里,阿译和众人一起唱起这首歌时,也会身上起鸡皮疙瘩。



为之震动,心中升起诸多感受。



如今,提前数百年,这首军歌被他在明末吼出来后。



结合着此时,大明这边正在遭遇的事情。



也同样是给这个时代的人,带来了极为强烈的震撼!



把许多人心里面的蝇营狗苟,很多人心里面的诸多顾虑,都给打消了!



在民族大义,家国情怀之下,在汉人河山,将要沦陷的危机情况下。



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够抛去心中的小心思。



挺起脊梁,战上一场!



皇城之前,越来越多的人出声呼喊,表示愿意投笔从戎。



越来越多的人,从地上站了起来。



虽是读书人,此时却有着义薄云天的气势!



在这一刻,许多人都觉醒了!



皇城之上,朱元璋看着这些人,面露欣赏,不住点头。



同时对于韩成这个女婿,也是越发的满意。



这小子,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里,送给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他说要说两句,自己就让他说两句。



结果他就直接整了一个这么有份量的东西出来!



此情此景之下,他所说出来的这些,足可抵上十万兵马!



至于崇祯,这个时候更是身子在微微颤抖,双拳紧握。



双目紧紧的盯着眼前的这一幕。



这一刻,也不知道他心里面都究竟想到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皇城之下,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手中持枪,桀骜不驯,冰冷无情的永昌侯蓝玉。



气势也同样变得大为不同。



之前的那些看不上,全然不见。



多出了赞赏,还有一些震动。



在此之前,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些只会读书的人,在一些特殊时候,居然也这般的有种,有血性。



能够爆发出这样的气势来!



短短时间,那些原本被按在地上的人,全部都站了起来。



个个心情激荡,胸膛之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来回滚动,在熊熊燃烧!



这些读书人里,肯定会有一些浑水摸鱼之辈。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人,在此时此刻的想法,那都是为国杀敌,拯救华夏!



不让五胡乱华等事情重演!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皇城之上,在朱元璋的示意下,韩成又一次拎着大喇叭,当众吼出这知识青年从军歌。



一连三遍。



一开始时,由于众人都不算太熟悉,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响。



到了第二遍时,城池皇城之上,记性很好的朱标,已经在跟着他出声念。



皇城下面,也有着为数不少的读书人,在跟着开口。



等到了第三遍时,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随着韩成一起开口,吼出了这首从军歌!



越吼,越是有气势!



越吼,越觉得慷慨激昂!



越吼,越想让人提三尺剑,斩贼酋头!



众多声音混在一起,声势直冲霄汉!



宛若滚滚雷鸣,震荡四野!



一时间,所产生的强大气势,与所蕴含的情感,令的蓝玉这等铁血无情的人,都大受震撼。



并忍不住在马上跟着众人一起吼。



这一刻,许许多多人心中的一些本就存在的东西,觉醒了!



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还如何对这些人进行安排。



原本朱元璋,是真准备把这些被人鼓动闹事的读书人,都给一股脑的弄到前线去。



让他们去那里杀敌。



其实更纯粹一点来讲,就是让他们去送死。



可是随着李自成弃守北平城,鞑子入关占据北平的消息传来后。



他又说出来了,亡国,与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



一番事情下来之后,情况已然变得大为不同。



对于这些人,到底该如何安排,已经需要重新考虑了。



不能够在如同之前那般,简单的将他们弄到前线。



真的论起杀敌作战,他们中的很多人,那是真不擅长。



“父皇,我觉得可以把他们这些人,派去军中安排上一些辅助官之类的职位。



比如,让他们帮助核算,保证后勤……



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是懂算学的。



由他们来做这些事情,要好得多。”



重新返回到武英殿内,朱标望着朱元璋,给出了他的看法。



朱标的这个想法,既保证了自己父皇在此之前对这些人说的,让他们去战场上杀敌的话。



同时也满足了这些人气壮山河,投笔从戎的志愿。



与此同时,还能够尽可能的把这些人,安排到合适他们的职位上去。



尽量起到更大的作用。



同时,还能让他们中的不少人,少死上一些。



毕竟在朱标看来,能够来到外面那群读书人当中的人,都不是普通的读书人。



有不少,甚至于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名在身。



读书做文章这些都很可以。



这样的人,价值要比寻常的人价值大。



若是让他们轻易的死掉,确实可惜。



听了朱标的话后,朱元璋想了想,点了点头。



他在这上面,和朱标的想法也是一致的。



那些人在此之前,他可以眼睛眨都不眨的,都给推到前线去,给予他们惩罚。



威慑天下!



让那些心术不正,妄图聚众向朝廷施压的人老实。



可现在,情况发生了转变。



那自然而然,对待这些人的办法也就不一样了。



崇祯,以及其余的几人,对于太子朱标的这个办法,也都很认同。



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把很多方面都给兼顾了。



但这个时候,一直坐在那里没有吭声的韩成却开了口。



“大哥。”



韩成望着朱标开口说道:“大哥的这个办法确实不错,多方面都兼顾到了。



不过在这上面,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听到韩成开口,朱元璋,朱标,崇祯等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韩成身上。



一个个也都变得很是郑重。



朱元璋和朱标等从洪武朝过来的人自不必多说,都明白韩成有多大的能耐。



有多少超出寻常人的认识。



很多事,他都有着行之有效,令人拍案叫绝的看法,



至于崇祯,和朱慈烺这个时候,也都同样是被这位地位超然的韩成所折服。



若说一开始时,他们对这位韩驸马的敬重,是因为他来历神秘。



并且还拥有着类似仙人一般的手段。



能够把太祖高皇帝等大明的先祖,带到这里这边来。



那么到了此时,经过了这一路上的相处,见识了韩成的手段后,他们对于韩成,变得更敬重了。



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



很多事情,往往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来。



并且给出特别好的解决办法。



这个时候,他开了口,那说不定就会有非常绝妙的主意提出。



“这里面有一部分人,可以去从军。



比如一些身强体壮,且本身就有过类似方面练习,或者经历的人。



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要让他们去从军了。”



韩成一开口,就一下子令的朱元璋朱标等人为之一愣。



这说法,是真的出乎他们的预料。



这样做的话,那岂不是和之前所说的相违背?



也和那些读书人们的意愿相违背。



不过这个时候,并没有人开口询问。



只等着听韩成接下来的话。



他们知道,在这种大事上,韩成从来不会乱说。



既然他开了口,那么肯定有他这么做的原因。



“这些人,有着他们更大的用处。



他们需要战斗的,是另外一处战场。



这个战场,就是宣传舆论!”



“宣传舆论?”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朱标都是面露思索之色。



韩成声音继续响起:“仔细想想这一次的事儿,这些读书人为什么前后之间,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之大?



就是因为这些读书人,在此之前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用错误的消息去引导,去鼓动。



到了这边后,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并且也知道了鞑子南下,山河将要沦陷。



然后又听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所以才会觉醒。



才会做出这种选择来。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宣传和舆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若是使用的好,能够改变很多人的想法。



能够让更多,如同这些读书人一样的人觉醒。



能够让大家在这等危难的时刻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对付那些鞑子。



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我华夏不再遭受灭顶之灾!



宣传舆论是一把利器,若是能用得好,今后必然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



只要我大明还在,只要华夏还在,只要人死不绝,就永远有敢战,死战之人!



就不会被打垮!



就算是遭遇一次,两次,乃至于十次,上百次的失败,也绝对不会溃散!



只会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站起来!



变得越发的团结,力量变得更大!”



听了韩成所说的这些话后,朱元璋和朱标等人,皆是面露思索之色。



想一想韩成所描述的情形,朱元璋非常认同。



若是众多力量能够拧成一股绳,别说是把打进来的建奴给打走了,那就是直接把建奴的老巢都给掀了。



第三六二章 意识觉醒,朱标韩成:国亡了!同胞们,站起来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