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八九章 三句话,就令人肝脑涂地!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八九章 三句话,就令人肝脑涂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南京城看起来,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不过和之前那种纸醉金迷比起来,这个时候的南京城随着朱元璋的到来,已经没了这种情况。



整体而言,要显得威严了不少。



南京城这边的守卫,也远比之前的更加精良。



原本守卫南京城这边的众多兵马,很多都是样子货。



平日里吓唬吓唬人还可以。



真的动起手来,遇到狠角色,根本不成。



如今南京城这边的守军,已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



不仅军纪严明,战斗力也变得强了很多。



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后,一个人,是真的能够影响无数的人。



朱元璋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多尔衮寄与厚望的刺客,进入到了南京城里。



他们是分批而来,并且又在前来的途中,调转了方向。



不再是从北方而来,而是变成了从西方,或者是东面,甚至于还有两位,兜了一个大圈子,绕到了南面。



再从南面往南京城这边来。



可见多尔衮对于这些人寄予厚望,觉得他们能成事,是有原因的。



这些人,多尔衮还真没有吹牛。



确实是挺专业的。



这些人进入到南京城后,很快就隐匿在人群当中,不见了踪影。



像是一滴水,融入到了大湖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没有泛起什么涟漪……



朱元璋,韩成这边也都是在忙碌着各自的事情……



“父皇,我觉得咱们这边,应该可以把海禁给废了,把市舶司给开了。”



武英殿内,韩成望着朱元璋出声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江南这边已经安定下来了一大半。



剩下的人,也跳不了太长时间,将会被朱元璋这里,以雷霆手段将其给平掉。



让江南这里脱胎换骨。



把众多的士绅阶层给弄掉,权力重新收归朝廷所有。



虽然现在江南这里,还没有彻底的平定。



但是韩成相信,凭借着现在打下来的大好局面,以及朱元璋的能力。



在今后,江南这里会平定下来,没有任何的疑问。



而且,他的宣传司现在各项工作,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这些骨干,也都已经培养起来。



这些人是真的很能干。



况且现在江南,这里最危险的时刻已经度过。



所以韩成这边,倒也一下子清闲了不少。



一番思索之后,他便在今日,来到了武英殿里见朱元璋,与朱元璋说起了设立市舶司之事。



边上的朱慈烺闻言,眼中闪过了一丝兴奋之色。



同时还有着很多的担忧,与一些不解。



虽然来到了南京这边,登基成了皇帝。



朱慈烺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对这个天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也知道海上挺有钱。



比如那被太祖爷所收服的郑家,就是依靠着海外发的家,很有钱。



但是,他却还是觉得,海外就算是再有钱,也终究有限。



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上不了台面。



真正有钱的,还得是华夏!



这片大地有着丰富的物产,还生活着诸多的人。



朝廷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是从田地上面收取税收。



这才是重中之重。



没看如今随着太祖爷,施展雷霆手段,清丈田亩,并将很多的土地收为国家所有。



并分下去让百姓们耕种,并建立新的税收制度、一系列的行动下来后。



朝廷的手里,已经有了很多的钱财,国库充盈了吗?



怎么现在……韩驸马居然忽然找到太祖爷,说出了这样的话?



要在这等时刻节外生枝?



要废除海禁,设立市舶司?



记得好像不论是海禁,还是废除市舶司,都是太祖爷当年所施行的吧?



现在做这些,岂不是让太祖爷食言而肥,打了他自己的脸?!



当然,朱慈烺心中虽然有疑惑,但是却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把这些话问出来。



他知道,和韩驸马以及太祖爷等人比起来,自己实在是太过于稚嫩。



面对这些事儿,还是多听多学,少问为好。



现在正是自己抓紧时间长见识的好时候。



这件事儿,既然能让神奇无比,宛若仙人一般的韩驸马,专门拿出来和太祖爷说,那这事儿肯定不太简单。



朱元璋在听了韩成的话后,也点了点头道:“这事儿,咱这几天也在琢磨。



觉得确实可以趁此机会,把这海禁废了,重新设立市舶司。



把这些事儿,都给梳理一番。”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只要一做,肯定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会让不少人急眼跳脚。



但那又能如何?



正好现在蓝玉他们,正带兵清扫江南,打扫屋子。



不妨一并将这事做了。



让那些人最好都跳出来,一并给清扫了!



免得今后还要再做一次,十分麻烦。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后,直接就一口将之给答应了下来。



没有半分的犹豫。



听了朱元璋的话后,韩成也是点了点头。



觉得对于朱元璋听到自己的提议后,会一口将之答应下来,并不意外。



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在老朱这个老丈人心里面的分量,是越来越重。



自己说出来的很多建议,朱元璋都会郑重的考虑。



并施行。



而且韩成也觉得,这个时候是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的大好时机。



毕竟现在,朱元璋这边正在清扫江南。



而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的阻力,也在江南这边。



这种事情一做,必然就会领的很多人为之肉疼。



甚至于会闹出各种各样的手段来。



别管什么时候处置,都会引起不小的反应。



闹出不小的乱子。



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江南这边依靠对外走私而生活,并吃得脑满肠肥的人不在少数。



既然别管什么时候做这件事,这些人都会跳脚,都会乱。



那么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事一并给做了。



反正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



这个时候朱元璋本就志在清扫江南,今后若还要二次动手,那实在是过于麻烦。



在这件事情上,韩成和朱元璋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然,朱元璋如此痛快的要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那就是如今在洪武时空,他也准备推行这个事儿。



现在在这边先推行一遍,也能够增加不少的相关经验。



等到今后,返回洪武时期,可以更好的来做这件事儿。



还有一部分的想法则是,想要先在明末这里试试水。



看看通过市舶司到底能赚多少钱。



是不是真的如同韩成所说的那般大赚特赚。



虽然朱元璋当初,在听了韩成的一番诉说,尤其是又看了元朝前中期时,市舶司每年盈利的账目。



对于韩成所说的,对外贸易能够获得巨大财富的事儿,是深信不疑。



但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朱元璋还是觉得,需要好好的谋划一下。



先在这边做上一做,眼见为实。



这件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极为重要,在今后意义更加深远的事儿,就这般被韩成和朱元璋二人,三言两语的敲定,并准备实施。



二人把这事给确定下来后,方才转头看向了朱慈烺。



虽然朱慈烺并没有问,但朱元璋还是从朱慈烺眼里面,看出来了他的疑惑。



当下便望着朱慈烺道:“慈烺,这件事儿,咱倒是与你说上一说。



可永远不要小瞧海外,更不要小瞧海上。



这些地方,是真挣钱!



海外有着无穷的财富。



没看江南这边,有很多人都是依靠着海上走私,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就比如这郑芝龙,郑成功他们家。



绝对是一个超级大富商,手里面的财富多的惊人。



他们只是一个缩影。



除了他们之外,这江南这边,还有很多人。



也都或多或少的靠着走私吃饭。



这块巨大的利益,被这些人从咱们手里面,拿走太久了!



两百多年来,都它娘的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钱财!



这巨额的钱财,都被这些家伙们,给拿去瓜分了!



现在咱来了,这些东西都该收回来了。



不能再让这些虫豸们窃取!



不瞒你说,在咱的洪武朝,咱也准备要推行这个事儿。



并且已经有了章程。



等到这边结束回去后,咱就会立刻着手推行此事。



在咱的洪武朝,也废除海禁,重开市舶司……”



“太祖爷,这海上贸易,真的这么重要?”



朱慈郎显得有些惊疑的望着朱元璋询问。



这事,竟然能得到太祖爷如此高度的评价。



朱元璋道:“海外,你永远不要轻视。



好多地方都富的流油……”



他说着,就将从韩成那里所得到的一些,关于海外的事情说给了朱慈烺听。



并且,还将他在洪武时期,经过韩成的提醒,去查了元朝留下来的市舶司账目,所看到的最高年入三千万贯的收入也说给了朱慈烺知道。



朱慈烺在听到了自己家太祖爷所说的这话后,顿时目瞪口呆。



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居然……居然这么有钱?!



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一年下来居然能挣这么多?!



朱慈烺记事以来,局势就艰难。



知道他爹是天天都在为钱财发愁。



国库里面干净的很。



第三八九章 三句话,就令人肝脑涂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