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三章 君主立宪都要整出来了?!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六三章 君主立宪都要整出来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督饷馆对私人海外贸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



此外,对倭国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



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倭国。



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听到了韩成所说出来的这些,朱元璋的眼睛都有些直了。



只不过是开放了一处港口,竟然都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效?!



这这海外之地的财富,是真的多!



自己大明这些年来,错失了多少财富啊!



一想起这些,朱元璋就心疼的利害。



韩成见到自己家老丈人的这个样子,想了一下道:“父皇,这个六年时间的三亿多万两白银,并不是说全部都是官府所征收的税。



而是算的流入我大明银子的总量。



也就是说把那些商贾等人所赚的钱,也给一并算在了里面。”



听到韩成这么说,朱元璋这才算是稍稍的冷静了一下。



但是整个人的神情,还是显得有些亢奋。



虽然不全是官府收税,但只要这银子来到了大明,那这事儿就是好的。



所以这开海特别的有必要。



他也,同时他又想起了韩成与自己所说的,宝钞的弊端,自己诸多的解决办法。



今后大明开了海,赚取了大量的银钱之后。



或许大明这里,可以用银子来取代宝钞。



“韩成隆庆开海的时候,禁止和倭国那边做贸易。



那……咱们这边是不是在今后也需要如此做?”



激动过后的朱元璋,又想到了韩成所说话里的另外一些内容。



想了一下,便望着韩成如此询问。



韩成摇头道:“当时海寇严重,里面有些大量倭人。



倭国那里,不禁止他们的人成为海寇,甚至于还鼓励一下他们那边的人,成为倭寇掠夺大明。



从而给他们那边带一些财富。



那个时候,大明深受倭患之苦,所以才在开海的时候,专门把倭寇给排除在外。”



听到韩成这么说,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咱知道了。



等到市舶司建立起来,大明大水师进一步发展之后。



咱这边再派遣大军前去那里,把这倭国给平了。



咱这边,偏要给他们做生意!



把他们那边值钱的都给赚过来!



到那个时候,咱倒是要看看,他那边还敢不敢有倭寇骚扰我大明!”



朱元璋这个时候,说这话时,霸气侧漏。



也特别的有底气。



他的这些底气,都是自己好女婿韩成给的。



“好!岳父大人!小婿赞同!就该如此做!



今后打下了倭国,就把那里给交割成一块一块的,让他们那里永远处在战乱之中。



把那边变成我大明的聚宝盆。



让那里的人,给咱们白打工!



对于那地方的人,就该怎么狠怎么来!”



对于朱元璋的话,韩成是一百个赞同。



说罢了隆庆开海的事情之后,韩成又开始给朱元璋,说起了隆庆朝的另外一件大事儿。



“在对外的军事上,朱载坖即位不久,就在隆庆元年的九月,遭遇蒙古的俺答部的入侵。



石州失守,孝义、介休、平遥、太谷、交城、文水、隰州等地被掠夺。



明军几无还手之力。



高拱第二次入阁后,积极整顿边防。



并于隆庆四年正月,奏调名将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多次击退蒙古的骚扰。



同年九月,发生俺答之孙,把汉那吉投明事件。



王崇古主张接纳把汉那吉,并以此为砝码,来迫使俺答归顺。



得到高拱、张居正的支持。



经过双方谈判,俺答允诺不再犯边?



并交出为其充当谋主的白莲教徒赵全、李自馨等人。



而明朝也归还把汉那吉,并同意通贡开市。



隆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朱载坖下诏封俺答为“顺义王”。



其后双方订立俺答汗受封规矩条约,实现了明朝同那边的修好。



使明朝节省大量边防开支,使宣大边塞迎来数十年的和平局面。



另一方面,辽东、蓟镇塞外的土蛮部,亦屡屡骚扰明朝。



在听说俺答封贡,也以军事施压的方式,来要求与明朝建立封贡关系。



但大明始终拒绝。



并采取强硬态度,击退其骚扰,这种对方略被称为“东制西怀”……”



“它娘的!”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一番讲述之后,忍不住出声骂了起来。



“这北方,还当真是我大明的一生之敌!



咱在位之时,都已经做了那么多的事儿。



听你说连北元王庭,在后来也被蓝玉率兵给灭掉了。



而老四一生,都在不停的北伐,狠狠的打击北方的那些人。



可是,草原上的那些人,就像是野草一样,杀之不尽。!



最多安稳上个几十年,马上便就有众多的部族崛起,威胁北方……”



可有说起这事儿,朱元璋就显得有些郁闷。



韩成闻言道:“所以说,咱们在今后还是要大力的发展火器,发展工业。



让大明变得越来越强大。



当大明强大到一定程度,火器足够厉害,就能才能够把这种事彻底解决。



达到让他们永远没有办法超越的地步。



武德特别充沛。



才能够让这些人变得老实。



让他们从能征善战,变得能歌善舞。



哪怕是在今后,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雪。



在冻死无数牛羊马匹和人,也只能自己默默的忍受着。



绝对不敢南下……反而还要担心我大明会不会对他们动手。



不然的话,就算是大明在那边打打多的仗,也最多只能有个几十年的安稳。



过上一段时间后,还会有着诸多的战斗发生,不能够永远的解决。



听到韩成这么说,朱元璋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这事情上,你今后可要多努力。



这些咱都不懂,全指着你了。



希望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些。”



朱元璋带着一些憧憬的,还有无尽的希望,望着韩成出声说道。



韩成用力的点头道:“父皇,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做这些事,要尽快的把这事情给做好。”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对于韩成的这个态度,非常的满意。



然后又望着韩成道:“这隆庆朝时,还有别的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吗。”



韩成想了一下道:“除了这两件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隆庆帝刚登基时就发生的事儿。



那就是把牵扯到了大礼议中的诸多人,全部都给赦免了。



这算是文官集团,随着嘉靖去世后,进行的一次迅速的反扑。



毫无疑问,遇到了隆庆帝这样的皇帝。



大明皇权想要不被削弱都不可能。



必然是皇权衰落,文官集团的权利得到有一步的膨胀……”



朱元璋闻言忍不住叹口气。



他就知道,在这方面一定是如此。



不过,还是有些欣慰。



虽然隆庆这狗东西当皇帝,根本就不合格。



好在他遇到的那些臣子,还算是有能力的……



但至少不那么废物。



还是能做事儿的。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隆庆开关进行贸易,是解决和北方之间冲突的一个关键。



高拱再次入阁后的一系列措施,确确实实起到了效果,令的大明的边防力量增加。



但是,最为根本的一个,还是对于北方所进行的互市。



有了这个互市之后,方才能够从根本上,稳固住这些……



不过当初,通过这个对大明而言,算是很不错的决议之时。



可并没那么简单。



当时作为皇帝的隆庆不管事儿,也不愿意担责任。



众多的大臣,很多也不愿意开口,怕今后事情出了什么意外,而被问罪……”



“那在当时,众朝臣们又是怎么把这个事儿给怎么解决的?”



朱元璋听到韩成这么说后,都不由显得有些好奇的出声询问了起来。



韩成道:“举手表决!



朝中众臣,通过举手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终,少数服从多数,通过了这个决议……”



什么东西?!



朱元璋听到了韩成所说的话后,都不由的为之呆了一呆。



多少是显得有些懵。



他是真没有想到,这样的一项重要的决策,居然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做出来的!



这还真它娘的新鲜!



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可置信。



别说是朱元璋感到懵了。



就算是韩成,再来提及这事情时,也同样觉得有些懵。



实在是这事儿,有些过于超前。



当时,他在看到这些的时候,都忍不住在想。



这隆庆帝,也就是去世的比较早。



这要是隆庆多在皇位上待上一些年月,说不定大明,提前就开启了君主立宪制……



实在是他们的这一番操作,太过于让人意外了。



在君主至上,皇权集中的年代里,出现这样的事儿,无异于是羊群里跑个驴……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的让自己静静。



好一会儿才压下心中的诸多复杂感受。



不过也决定了,今后若是能够随着韩成,一起前去隆庆时空,见到这狗东西了,必然要好好的给他一些教训!



让他深刻的体验一把,来自于祖宗的爱!



自己要是不把他的种种毛病,都给治好了,自己就不是他祖宗!



韩成在边上,看着自己家老丈人的反应。



虽然自己家老丈人,什么都没有说,他也基本上明白了,老丈人这个时候的想法。



当下就在心中,为隆庆这家伙,提前默哀了。



他以为他成了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无法无天,随心所欲的进行着,自己的快乐游戏?



错了!自己这里,很快就会让他明白,什么叫做你祖宗不允许……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别的吗?”



朱元璋站在这里,握了好一会儿拳之后,终于把心里面的怒火,给暂时压了下去。



望着韩成,又一次的出声询问。



韩成想了一下道:“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这件事儿,就是试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这是什么东西?”



朱元璋闻言,显得有些奇怪的询问,



“这怎么听起来,名字这么奇怪呢?”



(本章完)



第四六三章 君主立宪都要整出来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