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六四章 试行一条鞭法!朱元璋:天下间,小民最苦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六四章 试行一条鞭法!朱元璋:天下间,小民最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听到了韩成说出了一条鞭法,这个事情之后,朱元璋多少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下便望着韩成道:“这一条鞭法是什么?”



韩成闻言道:“岳父大人,这一条鞭法,是我华夏发展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程。



在其之前,是隋唐时的两税制。



唐朝两税制之后,这么多年里虽然各个朝廷进行收税,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



但本质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变动的只是一些小的方面而已。



直到这一条鞭法开始出现,并推行之后,才算是有了一个本质上的突破。



一条鞭法之后,另外一个比较有突破性进展的,就是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



韩成在这里给朱元璋讲述他所知道的,一条鞭法的相关消息。



“一条鞭法,简而言之就是把大明现在所推行的种种赋税,都给折合到一起,一并进行收缴。



这样做很是方便,具体一点的话就是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



同时将部份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



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百姓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



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



改为“官收官解”制。”



听到韩成说出这样的话后,朱元璋露出了恍然之色。



原来这个,所谓的一条鞭法,竟是这么的一条鞭。



这下子明白了。



“这个办法倒是好。”



朱元璋仔细的思索了一会儿后,望着韩成说出了自己对一条鞭法的评价。



“这东西,相对简单。



咱发现,这对于下面的诸多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简单,有效。



能少一些不必要的,就少一些。



那些地方上的众多官吏等人,最会拿着朝廷的命令来坑害百姓。



拿着鸡毛当令箭。



税收的名目越多,朝廷让他们干的事情越多,他们就越能做出诸多违法之事,来坑害百姓。



很多人说起自己来,都觉得自己有多苦,过得有多不容易。



仿佛这满世界的苦,都被他给吃了一样。



可在咱看来,真的算起来的话,还是下面的小民最苦。



他们所追求的也不多,大多都是要个温饱,能够安稳过日子。



就这,对于许许多的人而言,都是一种奢望。



下面拿那些胥吏,哪怕是再小,都可以凭借着手中权力。



对于那些升斗小民,进行残害。



借助着朝廷的名义,百般的刁难人,从中获得诸多好处。



这些百姓们,没什么本事,大多都是逆来顺受,看起来像是野草一样,可以让人随意的欺压。



实在闹腾的太狠,很多人都活不了了,才会有人领着造反……”



朱元璋说起这话,很有感慨。



毕竟他家当年就是社会的底层。



而他更是从最底层一步步爬起来的,当过和尚要过饭。



对于这些,他很清楚。



最底层的升斗小民,对于胥吏,甚至于连胥吏都算不上的人,都要特别的小心翼翼的应对。



很多对于大人物而言,根本什么都算不上的东西,落在他们这些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足可以压的家破人亡的那种。



这事儿,他特别的痛恨。



并且,也不止一次的想要将其解决了。



“咱想了一些办法,比如用里甲制度,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咱让里长甲长,轮着来担任。



保证今后每一家都有人能够当甲长,里长。



让这些权力,不在一个固定的人身上。



这的话,那些当了里长的人,就不好再去欺压别的人了。



因为今年你可以凭借着手中的权利,对待别人。



明年的话,别人就也同样可以借助着这权利,来对付你。



更重要的是,咱通过这样的一套办法,把众多乡绅族老的权利,给拿下了个七七八八。



元朝那些狗东西,是真不会治理天下!



把这好好的天下,给糟蹋的乱糟糟的一片。



弄什么包税制,简直是鼠目寸光!



这样的粗糙管理办法之下,不知道在地方上,培养出来了多少野心勃勃,根深蒂固的族老乡绅等人。



这些人威望大,手段强,影响力也大,一个个都是土皇帝,特别的难以管教。



连上面官府的人下来办事,都绕不开他们。



所以,咱推行里甲制,也是为了把相应的权利,从这些人的手里面给拿走。



让底下的百姓们听朝廷的话,而不是听他们的话。



同时,也是为了让上面的官吏们,少下到乡间去。



官府的管的少,下乡的次数少,扰民就越少。



所以咱把很多的事情,都交给下面的里甲去做……”



朱元璋在这里说着,他所推行的里甲制。



就目前来看,他推行的里甲制,还是挺有效的。



真的是极大的改善了,元末以来的那些糟糕至极的场面。



很好的管理了,皇权最不容易管到的,但同时又特别重要,不能忽视的地方。



把那些土皇帝一样的乡绅,族老都给好好的打击了一番。



但是,从韩成那里所得到的众多消息,综合起来来看的话。



里甲制度,虽然现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好的扭转了元末以来的,种种乱糟糟的情况。



可是到了后面,也一样是有着诸多的弊端。



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朱元璋对此,自然有些颓然。



但心态也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之前,遇到这样的事,他会觉得特别的愤怒,失望。



并不断的怀疑自己。



自己弄出来的好办法,怎么到后来,就变成了这样?



现在,在韩成这边经历了相似的事情多了,也听到了一些相应的道理。



他就显得淡然的多了。



知道这许许多的政策,都是有时效性的。



不同的时期,所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政策若还是一成不变,没有办法适应当时的情况。



那么原本好用的办法,到了后面,也不好用了。



甚至于还会产生诸多的危害。



用韩成的话来讲,这就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属于历史的规律。



“这一条鞭法,要比之前简便很多。



看起来,确确实实是真不错。



但是,真的施行起来时,也一样会出现种种的弊端。



那些胥吏,肯定还会想法设法的让百姓们作难。



通过种种手段,让百姓们交上钱,比按照规定,应该交的多上很多……”



听到了朱元璋所说出来的这些话后,韩成忍不住对着自己家老丈人竖起来大拇指。



“父皇英明,这些都被您给看出来了?



正如您所说的那样,一条鞭法确实有着诸多的好处。



但是有句话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事情出发点是好的。



但到了真的开始施行之时,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许许多多的吸血虫,都想要从中获利。



都想捞取一些好处。



再好的政策,也都需要人去施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多好的政策也能被弄得面目全非。



就比如这一条鞭法。



当时朝廷开始推行新的税收办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原本的税法,已经不适合当时的大明了。



朝廷的税收不断减少。



造成这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大明不交税的人越来越多,土地兼并严重。



所以才会寻求变动,



最终决定试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其实在嘉靖晚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一些地方试着推行了。



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税收的话,朝廷获得税收,确实要比之前更多。



因为一部分的达官贵人,也多少要出一些血。



但正如岳父大人您说的那样。



很多人指着收税,执行朝廷命令赚钱。



到后面,真的开始做事情之时,会出现诸多的幺蛾子。



比如,让百姓用银两来缴纳赋税这事儿,就有很大的操作性。



以往的时候,百姓们可以直接交实物就行。



虽然在交实物的时候,那些人也有着种种的手段来收取好处,为难人。



一条鞭法让很多人的固有手段都白费了。



但是,那些胥吏为了好处,可以迸发出无穷的智慧。



依然可以弄出新的花样。



比如,他们会在百姓们用粮食等东西,换银子这事情上大做文章。



比如,一方面逼迫百姓们赶紧交钱,



另外一方面,又把粮食等诸多的价格压得极低……



这样一来一去之间,百姓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失……”



“它娘的!”



朱元璋虽然早就已经料到了,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但是在听到了韩成说出来的这些话后,还是忍不住狠狠的骂了一声,



砰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这些蛀虫!



咱它娘的,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



就比如当年王安石,所进行的那些变法。



所想都是好的。



一开始是为了惠民。



比如青苗法这些。



可是后面,却硬生生的被那些人给玩坏了,变成了残民之法!



韩成,你说这就没有一个好办法,来将这事给彻底的杜绝吗?”



听到自己家老丈人说出来这话后,韩成心头有些沉重。



沉默片刻后,叹息一声道:



“父皇,这事儿怎么说呢……这关乎人性。



而且所涉及到的人有特别的多。



有着无数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来从中牟利。



朝廷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尽可能的加强监管。



第四六四章 试行一条鞭法!朱元璋:天下间,小民最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