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九九章 得知真相,赵匡胤眼泪流下来!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九九章 得知真相,赵匡胤眼泪流下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匡胤听到韩成说出来的话之后,一瞬间,懵住了。



不是他没见过世面,实在是这事,过于匪夷所思。



韩成所说出来的话,简直是让人猝不及防!



他是真懵了!



在此之前,他不论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居然是大宋向辽国赔钱?



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脑子里面是怎么想的?



这是说反了吧?



看到赵匡胤的这个反应,韩成,朱元璋,朱标他们那是一点都不意外。



懵了吧?懵了就对了!



这事别说是赵匡胤,这个大宋的开国皇帝了。



就连他们这些不相干的人,初次得知澶渊之盟时,也同样是懵,觉得有些上头。



打输了给人家赔钱,那也能说得过去。



关键是打赢了还要赔钱。



这事儿,想想就让人觉得异常的难受!



“太祖皇帝你没听错,就是大宋向辽国赔钱,不是辽国向大宋赔钱。”



韩成望着赵匡胤,满是郑重的说道。



把赵匡胤心里面的那点侥幸,给一下子打消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持续懵逼当中的赵匡胤,望着韩成开口询问。



打输了要赔钱,打赢了还要赔钱。



这它娘的不是白打了吗?!



赵匡胤只觉得一脑门子的黑线。



在他心情极为复杂的等待之中,韩成开口给他讲述了澶渊之盟,解开他心中的疑团。



“……当时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



宋朝降将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



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



初为真宗所拒。



因为有割地的要求。



后面辽军统帅身死,士气大受打击。



而这个时候,宋真宗则来到了澶州城。



并且还在寇准的力荐之下,登上了澶州的城墙,与众多将士相见。



于是,众将士大受鼓舞。



有了这一圈之后,宋真宗放心的回到城南住下。



把诸多的事情都交给了寇准来处置……



这个时候,辽国方面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因为尽管他们这次出兵进展顺利,但是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



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萧太后本身也是一个很务实的性子。



在出兵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可战、可和的两手准备。



见辽军初战失利,加上孤军深入,恐难取胜。



于是就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



派人赴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这可谓是正中他的下怀。



所以,当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欢穷兵黩武。



愿与辽国达成和解。



又派出殿直曹利,用作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事宜。



寇准在听到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赵恒苦谏。



称辽国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



大将杨延昭也派人上书,称敌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



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



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惜的是,赵恒畏敌如虎,只想媾和。



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辽国,纷纷表示支持合议。



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



寇准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与辽国讲和。



双方都有心和解,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无非就是讨价还价上的问题了。



赵恒贪图苟安,财大气粗,也不在乎钱。



起先辽国派人说要宋朝归还,被周世宗夺走的瓦桥关南之地,赵恒生怕失去合议机会,也怕割地求和会遭后人唾骂。



于是立即派曹利用去议和,并对他说:‘只要不割地,能讲和,辽国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



寇准听到之后,又暗中把曹利用叫了过去。



对他道:皇上虽有百万之约,但要是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的脑袋……”



赵匡胤闻听此言,已经是气的身子都有些发抖



赵恒这不争气的玩意儿,也太软弱了!



当真是畏惧辽人如虎!



什么样的话都敢说得出来!



什么事都敢干!



原以为他那个畜生爹,就够丢人的了。



这怎么看起来,他比他那畜生爹还要丢人?



为何就不能听寇准还有杨延昭他们这些人的话?



为什么就不敢趁此机会,继续用兵?



这个时候,明明是形势一片大好。



只要不议和,最起码能够获得一个不错的战果。



结果,这样的大好局面,就这样的硬生生断送在他的手里!



这要是换成他,面对此等情况,有很大的可能,可以带着人一举把幽云十六州给收复了!



可偏偏这个狗屁玩意儿,想要跪着求合!!



“曹利用领命去了辽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此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藏匿。



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在岁币的问题上,辽国求和心切,倒也没有太狮子大开口。



几经讨价还价,双方达成了宋朝每年给辽国三十万银绢的数字。



曹利用自觉很光荣地完成了任务,兴冲冲地回去交旨。



请见之时,赵恒正在吃饭。



侍者就问曹利用,许给辽国多少银两。



曹利用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三个手指放在额头上。



意思是三十万两。



侍者误以为是三百万两,真宗得知后大惊:“太多了,太多了。”



便召见他亲自盘问,曹利用战战兢兢地答道:三十万两。



赵恒听完嘀咕一声,满是惊喜:才三十万,这么少?



你很会办事,很会办事!!



随后重重地奖赏了曹利用……”



“嘭!”



一声炸响,陡然响起。



却是赵匡胤忍不住拿起斧头,又一次对着那已经被劈砍的痕累累的桌案,又一次发起了冲锋。



一斧子一斧子的往下剁!



那叫一个咬牙切,面目狰狞!



一边剁,一边骂。



像是他剁的根本就不是桌案,而是宋真宗赵恒!



丢人!



实在是太丢人了!



丢到了姥姥家!



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太它娘的屈辱了!



简直是跪在地上求着人议和!



再想想那澶渊之盟上的内容都是什么,赵匡胤觉胸膛都要爆炸了!



那个畜生生的儿子,也是一样的畜生!



哪有这么办事的?!



当真是辱没祖宗!



又想到自己不是他的祖宗,心里有多少好受一些。



但是再念头一转,想到自己辛苦所得到了江山,居然被这样的货色给糟塌成了这个样子。



又变得更气了。



只恨不得将他们这些人,都给劈的粉碎!



就没见过这样畜生的人!



“辽国那边,很快就撕毁了盟约,今后肯定不会遵守吧?



只怕这个口子一开,今后便会是无休止的征战。



大宋会被不断的放血……”



劈了一会儿桌子的赵匡胤,喘了几口粗气之后。



望着韩成又一次出声询问。



在他看来这是一定的!



这样的盟约,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



今后大宋别想安生!



辽国那边,绝对会欲壑难填!



会一次又一次的以各种理由来动手!



毕竟这宋朝看起来太软弱了!



韩成摇了摇头道:“没有,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之间,实现了百年之和平。



结为了兄弟之国。



辽宋之间互通使者,高达三百八十多次。



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



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辽朝每次派遣使者出使宋朝,宋朝也会给辽使赠送大量礼物……”



赵匡胤又一次懵住了,这结果还真是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罢了。



结果他们倒还真的遵守……



赵匡胤被彻底的整不会了。



以至于,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不正常。



要不然,怎么和宋辽之间的操作,格格不入……



“那……是不是缔结了盟约之后,大宋这边励精图治,用钱买来和平。



然后厉兵秣马,准备着进行反攻?”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之后,又想起了一个可能。



便再次进行询问。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别管今后打赢打不赢,他都觉得比较能够理解。



这就跟唐太宗李世民,当初干的事差不多。



和突厥签订白马之盟,看似屈辱,却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然后疯狂的卧薪尝胆,再过几年之后,就成功翻盘,一雪前耻。



真要这样的话,那也能够理解。



但是……想想韩成他们之前所说的,大宋一直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



并且再看看赵恒那懦弱无耻的样子,他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



但终究还是想要再问上一问。



万一是真的了呢?



他都不奢求大宋把幽云十六州给拿回来了。



只想着他们能不丢人,也就是了。



但韩成接下来,却把他的这仅有的希望都给弄没有了。



第四九九章 得知真相,赵匡胤眼泪流下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