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四零章 刘备:这曹贼家也不行啊!这才多少年,就被司马家给篡了?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四零章 刘备:这曹贼家也不行啊!这才多少年,就被司马家给篡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简直无耻至极!



虽然大汉大权旁落乃是事实。



而经过了朱元璋之前的诉说,他其实也已经是做了一定大汉灭亡的心理准备。



可在这个时候,听到韩成说起禅让的诸多事情,心里还是难受。



恨欲狂!



那是他们的大汉!



就这么被这些小人给取代了!



他是真的痛心。



不过,在如此等待了一阵之后,听到韩成所说,登基之后曹丕居然直接来了一句尧舜之事,吾知矣的话后。



还是不由的愣了一下。



这……曹操的这个儿子,脑子不怎么样,怕不是傻了吧?



他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瞎说什么大实话?



就算是明白禅让是个怎么回事儿,那也不能在那个时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来上这么一句。



这不是要把皇帝的神圣性给拉下来,弄到地上踩吗?



他就不怕今后会有人,也同样如同他这般,把他曹家给篡了?



如此想着,又想起朱元璋所说的三家归晋。



近又是司马氏所立。



而司马氏,则属于曹操那边的势力。



心里面有一下子释然了。



这好像……还真就是报应不爽。



或许曹丕在说这些话时,那篡了曹魏的司马家,极有可能就在场。



说不定,就会绝对会把他的话给记住……



“韩先生,那曹氏的结局如何?他们是怎么被被司马家给篡了?”



沉默了好一阵儿,平复了心情之后的刘备,望着韩成出声询问。



他决定听上一听老曹家的悲惨故事。



从而让郁闷的心情得到一定的缓解。



韩成想了一下开口道:“司马家能够取代曹魏,最终称帝,其中在里面出了最大力气的人是司马防的次子,司马懿。



这人是个有本事的,同时也是个极为不要脸的人。



曹植和曹丕二人争夺魏王世子的过程里,这家伙在里面出了不小的力气。



因此,在曹操去世,曹丕领魏王之后。



对于司马懿也越发的重视。



司马懿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



曹丕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七年五月,曹丕病重。



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



曹丕对太子曹叡说:在这里的三位重臣,一定不要怀疑他们。



曹叡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



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



他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



司马懿击退了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



十二月,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



魏明帝去世,时为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日。



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



齐王即位,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欲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



朝臣们认为以前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于是任命司马懿为太傅。



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



四人为骑都尉。



司马懿韬光养晦,大力拒绝而不让子弟为官……



……正始五年正月,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



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



魏帝曹芳从之。



结果为蜀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败。



魏军被阻于兴势,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



牛马骡驴大量死亡。



蜀涪县及费祎援军亦相继到达。



曹爽见不能胜,被迫听从司马懿的劝告,于五月率大军退还。



遭蜀军截击,魏军苦战,始得退回,失散、伤亡甚众……”



听到韩成的这些讲述,刘备心里,一时间升起来诸多的想法。



到了后来,自己这里居然是王平为大将?



这……自己二弟,三弟,子龙他们哪里去了?



不过心里面虽然好奇,他也并没有出声询问。



而是选择先把这个想法给压在心里。



先看看司马懿家是如何篡位的,曹魏家是什么下场再说其余不迟。



“……正始七年正月,吴兵入侵柤中。



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北渡沔水。



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还会引来吴兵。



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



曹爽不同意,说:现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让百姓留沔北,这不是长远之计。



司马懿则说:放在安稳之处所则安稳,放在危险之处所则危险。



人与物都是如此。



所以兵书上说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



形势是驾驭众人的关键,不能不审慎对待。



假设吴贼以二万人防守沔水,三万人与我沔南诸军对抗,一万人猛攻柤中。



我们怎么去援救呢?



曹爽不从,驱令还南。



吴兵果然击破柤中,所失百姓,数以万计。



曹爽的行为不但违背了顾命大臣应有的本分,也使魏国国力衰退。



不少有志之士颇感不安,希望太傅主持公道。



并州刺史孙礼就去和司马懿抱怨。



司马懿安慰他说:且止,忍不可忍……”



这司马懿,还真的有一手!



曹爽和他比起来,真就差的远了。



曹魏那边的人才,是真的多。



怪不得能成为司马家篡位的关键人物。



这要是这样的人能为自己所用,那该有多好!



不过又想起,自己已经获得孔明,心里顿时又好受了很多。



孔明之才,绝对在司马懿之上!



“……正始八年,四月,夫人张氏薨。



曹爽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



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



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这曹魏家也不行啊!



刘备心里想着。



这才传了几代,过去没多少年,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就是不知道,司马家篡汉时,曹魏家会不会比大汉惨……



第五四零章 刘备:这曹贼家也不行啊!这才多少年,就被司马家给篡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