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四五章 刘备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关羽的未来:我二弟必然有一个好结局!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四五章 刘备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关羽的未来:我二弟必然有一个好结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想想就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他很想问上一问,自己是因为什么去世的。



又享寿多少年。



不过,看到韩成此时并没有在这上面多说的意思,当下就也将之给忍了下来……



“建兴八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



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



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



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的大军。



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



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建兴九年,诸葛丞相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



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



自己亲率主力与诸葛丞相正面决战。



诸葛丞相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



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



魏延果然勇猛,!



这是刘备时间中升起的赞叹。



得到孔明,也当真是自己最大的幸事!



在自己也去世之后,孔明没有忘记兴复汉室的这个宏愿。



为了这个理想,一次次的出兵北伐。



想要还于旧都。



如今他所了解的孔明,在治理地方,治病处理政务,保证后勤,规划谋略等诸多方面,都特别的有能力。



但是,带军打仗这些,孔明没怎么做过。



可是从韩成的只言片语里,却能看的出来。



孔明带着人,一次次的北伐。



扛旗了兴复汉室的大旗。



虽然韩成没详细讲述。



但是,却也能看出来孔明,在带军打仗上面的能力有多强。



这一方面,证明了孔明之才。



另外一方面,也证实了孔明会变成这个样子,也是时局所迫。



自己去世所导致的。



让孔明一个文人挂帅!



一时之间,心中沉重……



“……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丞相,给他统领万兵。



从子午谷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丞相会师于潼关。



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



但诸葛丞相一直不许。



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丞相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



据《魏略》记载,诸葛丞相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



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



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丞相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



人人都避其锋。



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



诸葛丞相爱惜杨仪的才干,又借助魏延的骁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处。



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还为此作下了《甘戚论》。



但二人无所感触。



甚至魏延还曾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



杨仪则泣涕横集。



费祎常为二人调解,因此诸葛丞相在世时二人得以各尽其用……”



魏延居然这般大胆?



还敢说孔明胆小?



真是好胆!



刘备虽然现在还没有到关中。



对于那边的情况并不算太清楚。



却也听过蜀道之难。



尤其是子午谷,更加难行。



那简直就不是人走的路。



更别说是行军了。



既然知道孔明进行北伐,曹魏那里的人又岂能无防备?



只需要有一些人在子午谷口处防备,就能够将他们,给尽数阻拦。



让他们出不来。



又听到魏延和杨议二人不和,孔明在里面居中调和。



他心里面是真心疼孔明。



孔明一个人,要做多少事啊!



魏延这个性格上的缺陷,还真是不小。



又听到韩成说,孔明在时,他们两个人能各尽其用。



刘备心里,一下子升起来不太好的念头来。



这……该不会是孔明去世之后。



他们两个闹出大乱子来了吧?



“建兴十二年秋天,诸葛丞相病情加重。



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部署身殁之后的撤军行动。



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命,军队就自行撤退。



诸葛丞相,死后秘不发丧。



杨仪令费祎前往试探魏延意图。



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



因而,同费祎一起作出部队调遣留驻的部署安排。



要求费祎写出来并与自己共同署名,告诉手下各位将领。



费祎骗他说:我应该回去把您的意见跟杨长史说明。



长史是文官,不懂军事,一定不会反对您的意见。



费祎一出魏延营门就飞马而去,魏延随即就后悔了,追他又来不及……



魏延派人去观察杨仪等的动静,才知道他们全都准备按照诸葛丞相生前安排好的计划,各营依次引兵撤退。



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



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



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



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而怀疑魏延。



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



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



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



你们怎敢如此!?



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命令,都作鸟兽散了。



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到汉中。



杨仪派遣马岱追上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



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



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



魏延的三族惨遭诛灭……”



韩成的这番话,给刘备带来了诸多的震撼。



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孔明……孔明居然去世了?



这是他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虽然知道人固有一死,但此时闻听孔明身死,还是心如刀绞。



又听到魏延和杨议二人,果然在了孔明去世之后,闹出来了这等事情。



心中更是又恨又是痛惜。



自己这边,本身就实力不强。



孔明去世,那更是一个沉重打击。



这些人不想着安定局势也就算了。



还在孔明尸骨未寒之时,就闹出如此大的动静来。



引兵相互攻伐。



魏延虽然被处死了,但是这对于自己这边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杨议魏延他们两个,怎么就拎不清?



就不能好好相处了?



沉默了一阵之后,刘备望着韩成道:“韩先生,请与备说一说我二弟的事情吧。”



第五四五章 刘备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关羽的未来:我二弟必然有一个好结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