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章:抄袭!?首次向朝臣展示!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抄袭!?首次向朝臣展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毛骧讪笑着,忙把臀尖,往凳子中间稍稍挪了挪。



朱元璋则已经开始查看折子内容。



随着不断翻阅,脸色越来越凝重。



反复看了几遍后。



“不要脸!”



突然没好气嘀咕道:“这分明就是抄袭老三的互助社!”



朱元璋从朱棣的乡土村社内容中。



看到了互助社的影子。



他感觉,这是在互助社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合农村特殊环境的改造。



而老三之前去过土桥村。



老四这混账,肯定是从老三口中,听了些卫所互助社的内容。



毛骧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因为皇爷对晋王的军户互助社很感兴趣,派他全面摸底卫所,所以,他有幸也知道军户互助社的内容。



他不认同皇爷的判断。



相反,还怀疑,军户互助社也可能是燕王的注意!



不过,这份功劳,燕王肯定并不希望落在自己身上。



所以,话到嘴边,他又忍住了。



“你认为,他这个合作制乡土村社如何?”



闻声,毛骧忙收敛思绪,回答:“皇爷,臣认为很不错。”



“对百姓的好处,这份折子中都写了。”



“臣就说说对朝廷的好处。”



“一旦土桥村这种乡土村社模式,能够在天下形成规模,百姓有能力囤积粮食,就意味着,粮食不会全部集中到乡绅手中。”



“天下粮食分散,遇到天灾人祸,这些乡绅就没办法囤积居奇,用粮食要挟朝廷了。”



“此为其一。”



朱元璋微微颔首。



是这个道理。



粮食越分散,粮食向市面投放,就不会被少数人控制。



看朱元璋点头,毛骧备受鼓舞,继续说道:“其二,一直以来,朝廷权力边界,只能触及县府。”



“对于乡村的治权,历朝历代,都只能交给乡绅。”



“通过乡绅的影响力、宗族纽带,用族规乡约管理百姓。”



“天下九成多的人口是农民,这庞大的人口,却全都落在了乡绅、宗族手中,其实朝廷治权,真正直接管理的,只有剩下那点人口。”



历朝历代的皇帝,开国后,总要对天下乡绅读书人,说一句:本朝因循前朝,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皇帝真大方?



真不想收拾这些人?



不是不想,而是没办法。



捏着鼻子,认清现实罢了!



“合伙制乡土村社是在农村成立的。”



“在乡绅、宗族的权力范围内,出现一个‘国中国’,削弱的是乡绅、宗族的权力,中枢的权力虽然没有因此增加,但乡绅权力被削弱了,变相相当于中枢权威加重。”



“继续。”朱元璋笑着鼓励。



毛骧暗暗咽了咽口水,非但不敢骄傲放纵,脊背还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他说的这些,皇爷难道不知?



不可能!



燕王,我只能帮到这里了,再说,皇爷又该怀疑我倒向你了。



“皇爷,臣愚钝,只能想到这些了。”



朱元璋眯眼审视着毛骧。



好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对国家,还有一层好处,乡土村社的成立,为朝廷提供了一种抑制土地兼并的思路。”



“历史已经证明,单打独斗的小农永远无法和拥有大量土地的乡绅竞争。”



“历朝历代,小农到最后,一定会失去土地,沦为佃户。”



“合伙制乡土村社,让咱看到了,小农打破历史规律的可能。”



“虽然有抄袭晋王的嫌疑,但他能在晋王军户互助社的基础上,把其内容,进行扩展,扩展到这个程度,足以证明他多么优秀了!”



毛骧唇角抽抽。



他都无法确定,皇爷这段话是褒奖。



还是更深的猜忌!



朱元璋瞥了眼毛骧,吩咐道:“这件事办的很好,下去休息吧。”



毛骧拜辞后,心情有些忐忑离开。



他始终能感受到,一道目光落在后背上。



……



翌日早朝。



君臣礼毕后。



“臣……”



“今天不讨论其他事。”胡惟庸刚跨列而出,要启奏,就被朱元璋打断。



讨论什么事?



群臣好奇看向龙庭……



朱元璋从御案,拿起一张折子,视线环视群臣,摆了摆折子,笑道:“这是一道密奏,记录了土桥村的一些事情。”



“你们先传阅。”



“看完后,说说你们的看法。”



朱四郎!



群臣瞬间瞪大眼睛,这可是皇帝,首次向大家展示有关朱四郎的密奏!



朱元璋可不管群臣心中想什么,他要看,这些人看后,有什么反应,这才是重点!



随手把折子交给伺候在侧的小太监。



百官眼睛,紧盯着小太监手中折子,随着小太监移动而移动……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第九十八章:抄袭!?首次向朝臣展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