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八章:胡惟庸需要朱允炆!杨东旭的抉择!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胡惟庸需要朱允炆!杨东旭的抉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十数日后。



朱棣还在巴拉望岛,联合梁道明、吕珍组成一支将近两百艘战船舰队,迫近吕宋朝都城马尼拉。



协助民都洛岛汉人遗民与马尼拉拉干王,展开积极谈判时。



纪纲从福建送出的消息,抵达金陵。



“听说了吗?燕王在海外打了一场大胜仗,燕王的海军,全歼了一伙拥有战船数十艘的海盗!”



“听说,燕王除了东番之外,又有了一块新领土,叫什么巴拉望岛。”



“俺感觉,燕王离开大明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可不!俺也有相同的感觉,也不知,海外到底啥情况,燕王海外治下百姓,过的有没有咱们好?”



“听说,观摩团要乘坐燕王那种装配火炮的战船回京,也不知什么时候抵达,俺迫不及待想看看这种战船。”



……



消息传开,又一次引起金陵百姓极大议论。



傍晚。



皇宫。



坤宁宫。



马秀英坐在梳妆台前卸妆,从镜中,看着朱元璋捧着信报,反复阅览,嘴角不由往耳根咧,笑道:“行了,看着一天把你高兴的……”



今天一整天,自从消息传回后,重八就乐的合不拢嘴。



有点太过了。



朱元璋抬头,视线从信报转移到马秀英身上,“咱有理由高兴啊,你看看才几年功夫,咱们家老四就在外面闯出这么大一番事业……”



自从那个噩梦后。



他几经反思后。



老四和标儿,兄弟携手,治理大明的念头,已经越来越淡了。



……



他果然也没看错老四。



家里这么多孩子。



老四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凭自身能力,像他一样,闯出一番事业的。



说白了。



这个混球老四,才是他们家的一条真龙。



像他一样。



不需要继承,能靠自己打拼,立足于天地间的真龙。



儿子这么优秀,他没理由不高兴。



若是有什么担心。



也不是担心老四对中原有什么念想。



他现在反倒担心,随着老四发展越来越好,中原这边嫉妒、羡慕,对老四做出不理智行为。



这很有可能。



“海战打赢了这些游荡在四海之上的积年匪寇,证明老四这支新式海军的确有出众之处,蓝玉他们乘坐海军战船回来……”



虽然,这次的规模有点小。



毕竟,就送观摩团回来,用不了几艘。



肯定无法和未来,老四陆军第一镇回来时壮观。



陆军第一镇接近一万三千人。



再加上马匹辎重等等。



单单老四的海军舰队恐怕不够吧?



当初倭寇攻打闽县,就派遣了两百艘战船突入闽江。



陆军第一镇如果全部通过海路回朝,其船队规模恐怕将十分惊人。



那时,才能看到老四海军的全貌。



“不过,这次也可以看看老四他们的海军战船,和朝廷水师战船到底有什么不同。”



……



“陆军第一镇新军一个营,据悉不足七百人,对上化外之民陈家新军一个一千人营,竟然都能打赢,据纪纲信报所言,蓝玉、沐英对陈家这支新军的评价不低,足可见,老四的陆军第一镇新军何等精锐。”



信报内容有限。



他现在迫不及待,想观摩团快点回来。



窥豹一斑,看看老四的海军战船。



详细询问,蓝玉等人对陆军第一镇的评价。



……



吕府。



会客厅。



吕本匆匆赶来,刚接近门口,看到胡惟庸独坐会客厅饮茶,便忙抱拳致歉:“胡相来访,怠慢了,怠慢了。”



他到现在,也不清楚,胡惟庸为何突然向他靠拢。



不过没关系。



可以慢慢搞清楚。



但胡惟庸这个人有大能耐。



绝不是他可以比拟。



他只会迎合人心。



当初能坐到一部尚书职位,完全靠闺女是太子妃侧妃,朱皇帝需要朝中有更多人,毫无保留支持太子爷。



同时,他的表现,迎合了朱皇帝期许。



论处事手段,不得不承认,他不及胡惟庸。



别看胡惟庸现在不是宰相,闲赋在家。



可只要此人肯点拨吕家、点拨允炆,他们绝对能从中获益匪浅。



李善长其实更厉害。



可李善长就是个老滑头。



愿意出谋划策。



可总给人一种若即若离感。



更多是想从他这里,得到别人不知的内幕消息。



比如朱雄英跟随朱棣学习。



比如,太子爷北征灭元。



……



“吕大人,我现在可不是什么宰相,只是一个闲赋在家的普通人罢了。”胡惟庸起身笑着拱手。



阴阳脸一笑,比不笑都吓人。



吕本心中就有些发毛。



双方寒暄落座后。



吕本也没问胡惟庸来意,一副请教姿态,拧眉问:“胡相已经知道朱四郎海战大捷的消息了吧?”



胡惟庸点点头。



他就是因这件事,借机来找吕本,拉近彼此间关系。



这些年闲赋在家。



一边仇恨朱皇帝、朱四郎这对父子同时。



他也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



并且,分析了自身未来。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此番请辞后,他恐怕再也无法重回朝堂担任左相了。



甚至,朱皇帝都不会再启用他了!



大丈夫岂能一日无权!



他必须得自救!



朱皇帝一朝,他无法得到重用。



太子朱标呢?



可等太子朱标登基,还得等多少年?



彼时,他曾今的下属,还会为他说话,上折请求朝廷启用他吗?



朝中无人帮忙说话。



想再次被启用,登居高位,机会十分渺茫。



如今他胡府家门前,已经门可罗雀了!



……



吕家。



皇孙朱允炆,就是他选定的对象。



太子登基。



朱允炆就是皇子。



只要太子爷喜爱朱允炆。



他就能通过朱允炆的举荐,重新上位。



……



短暂急思转念后。



胡惟庸收敛思绪,等着吕本下文。



“胡相,什么时候,太子爷才会和朱四郎反目成仇?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捧杀掉朱四郎?”



吕本眼神灼灼看着胡惟庸。



他等不及了。



“别没等到咱们捧杀朱四郎时,朱四郎已经发展成一个朝廷都忌惮,尾大不掉的庞然大物!”



他不是危言耸听。



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朱四郎的陆军第一镇到底何等精锐?”



“朱四郎所谓的大海军,又何等精锐?”



信报传出来的内容,有关这方面十分笼统。



或许只有等蓝玉、沐英回朝,才能更清晰一些。



可惜,他当时在北平。



如果在金陵,说什么都要想办法,进入观摩团!



一起去福建。



胡惟庸沉默。



哎!



突然叹了口气,“吕大人,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不过我相信,太子一定会有所布局……”



只是或许,没有让他们看到罢了。



这不是他说的。



是恩师李善长,信誓旦旦所判断的。



吕本微微捏紧拳头。



难道,他就没有报仇雪恨的机会了吗?



……



金陵城。



无论对朱棣怀何种态度的人。



一时间,都眼巴巴盼着蓝玉为首的观摩团回朝。



……



于此同时。



巴拉望岛。



孙元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总算挺过来了。



夺取堡垒后。



俞靖临时给朱棣布置的书房内。



朱棣看着面前,脸色苍白的孙元楚,满意点点头,“经此一战后,你彻底在咱们陆军第一镇站稳脚跟,赢得兄弟们信任了……”



孙元楚微微抿唇,唇角却情不自禁上扬。



他也知道。



苏醒这段时间。



张副管带天天来看望他。



约好了,等他好了后,两人要痛痛快快喝一顿。



他是从层层考核、选拔、淘汰中,一路过关‘斩将’,坐上管带这个位置。



军中兄弟们的确没说什么。



统制、两位协统、四位标统就不说了,不但有实战经验,更是在考核中,次次名列前茅。



可所有管带中,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实战经验,还是个读书人出身的。



训练中,兄弟们会一丝不苟执行他的命令。



可对于作战中。



他能否胜任管带重任。



别说军中兄弟们持怀疑态度。



他自己都很忐忑。



“此番带你出来,有两个原因,一,你们第一营是咱们陆军第一镇新军中,各方面最均衡的,综合情况是咱们第一镇,中上水准的一个营,检验你们的实战战斗力,基本就能检验陆军第一镇,整体战斗力……”



……



“二,就是你这个管带需要一次实战,你没让我失望……”



啪!



朱棣话音刚落,孙元楚立正大声道:“末将谢王爷栽培!”



孙元楚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他的人生命运,在殿下守闽县时,脱离原本轨迹。



原本。



他应该是个混日子的废物。



爹娘百年之后,仰仗大哥鼻息过日子。



讨好大房,才能过的稍微舒服点。



可侥幸活下来后,又在闽县县衙,跪着求王爷开恩给个机会。



然后在鸡笼屿,在王爷的带领下,实现了脱胎换骨。



或许,最开始王爷把他们丢上城头时,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



但他很清楚。



从他去闽县求王爷给个机会,第一批前往鸡笼屿时。



王爷就开始关注他。



给他脱胎换骨创造机会。



无疑,他是幸运的。



抓住了王爷给的机会。



这次,王爷带他来巴拉望岛,又是给他另一个机会。



让他真正完全被第一镇兄弟们认可!



可以说,若是没有王爷。



他还是那个混吃等死的废物。



那个,要仰仗大哥鼻息过日子的废物!



现在,他还需要仰仗大哥吗?



恐怕大哥得羡慕、眼红、嫉妒他!



也不知,太子爷将来会不会羡慕、嫉妒殿下。



可能会吧。



殿下能让他这种废物脱胎换骨。



四海虽大。



但他感觉,只能容得下殿下一人!



若太子爷将来因羡慕、嫉妒想对殿下做什么。



他不答应!



第一镇兄弟们也绝不答应!



若真有那么一天。



只要殿下同意。



兄弟们就敢跟随殿下,打回中原。



中原、四海全都属于殿下,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我准备把你留在巴拉望岛,你这一营全都留在这里,再给你留十艘装配火炮的战船,岛上有部分隶属陈祖义的百姓,此战咱们也俘虏了三百多陈军,另外,根据审问俘虏,岛上还有几个数百人不等的小部落……”



……



“利用这部分人,你和张忠亮再给我编练一个营出来,然后送回鸡笼屿整训……”



孙元楚听闻,让他编练的这一个营,是搭建未来混成协。



顿时急了。



混成协的编制,王爷早和他们说过了。



总兵力五千多人。



差不多九个营。



八个步军营。



一个骑兵营。



并且王爷还说,将来要从第一镇中,调任部分将领,去第一混成协担任各级将领。



王爷让他训练第一混成协一个营。



是不是想把他调去第一混成协?



去了后。



他的军衔大概率还会升一升。



可他不想啊!



“殿下,卑职让老张负责训练这个营,将来让老张带着这个营去第一混成协。”



老张,对不起了。



等我身体好了,酒还是要喝。



可这个时候,兄弟只能‘卖’了你。



即便去第一混成协,军衔可能会升一升,这有利于他从管带升任标统。



但他不想去。



更不愿离开第一镇!



首先,第一镇是改变他命运,让他脱胎换骨的地方。



其次,第一镇未来打仗的机会多。



第三百六十八章:胡惟庸需要朱允炆!杨东旭的抉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