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四章: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露峥嵘!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四章: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露峥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设计乡土村社开始。



他就想了很多。



乡土村社经济,绝不能沦为官员经济。



也不能沦为士绅经济。



总之就一句话,乡土村社绝不能沦为少数人控制的经济体。



所以才有了士绅不得入股,股份不得转让,只能继承等一系列规矩。



只能继承,就意味着,彻底把土地以股权形式,赋予了一个个家族,除了在家庭内部流通,并不能通过金钱进行交易。



如果他当初,直接提出禁止民间土地交易。



别说士绅会反对。



百姓都会不理解,进而反对。



无法。



大多数百姓,都有一颗,凭着勤俭持家,也当地主老爷的梦想。



几千年的皇权史,一直受困于土地兼并。



皇朝不断更迭。



皇帝们就没想过禁止土地交易?



想过。



可每个皇帝都忌惮,精英阶层和百姓阶层的群起反对。



那别说几百年后的土地兼并问题了。



当下就可能被人推翻。



士绅能看明白,乡土村社最终会极大遏制,冻结土地兼并。



至于百姓。



现在,大多数百姓没有看明,土地最终以股权形式,完成了彻底冻结。



士绅为什么没有提醒百姓?



或者,准确说,为何士绅无法鼓噪百姓反对呢?



无他。



导利罢了!



乡土村社能让百姓原本困顿的日子,迅速发生改变。



当越来越多百姓,看到完成乡土村社的村庄,日子变好后,什么勤俭持家,兼并土地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瞬间就会抛弃。



相比勤俭持家,兼并土地,做地主老爷这种梦想。



百姓更喜欢见效快的事情。



毕竟饭都吃不饱。



现在有一个让大家短短一两年,吃饱饭的法子。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快点吃饱饭。



“王爷,士绅们就是抓住了乡土村社的漏洞,股权是不可以转让,可一旦乡土村社赔的血本无归,需要用股权偿还债务时,就可以借这个漏洞,巧妙踩线转移股权……”



叶茂苦笑摇头。



这世界,少数聪明人,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漏洞。



把好的东西,瓦解的支离破碎。



从而实现自身财富和地位的增加。



“将来,村中那些有能耐的带头人呢?一样可以效仿类似的法子。”



朱棣笑了,“所以,咱们这个对照弄得好啊!我们得感谢张真人!”



叶茂微微挑眉,看向朱棣。



他听得出,很显然,王爷有应对办法了。



朱棣冷笑继续:“清洗福建这些自作聪明的士绅并不难,士绅入股,本来就不合法,无论他们转移股权做的多巧妙,最初的程序已经违法,到时候,等我北征离开,事情爆发,回来后,就以此为借口,办几件抄家灭族的铁案……”



这些士绅家族。



肯定有无辜者。



但他不会为了少数人,而影响整个大政方针。



必须是抄家灭族的铁案。



牵连再多的无辜者,都要这么做。



要做的天下皆知。



这样才能达到,警醒百姓的目的。



叶茂看朱棣风轻云淡说出这句话。



浑身发凉。



这才是能成大事的。



搞权术者,政治道德底线一定要足够低。



杀一万而造福千万。



也不是什么错事。



“至于村里有能力的带头人,故意搞赔生意,让乡土村社血本无归,以股权抵债这种可能,可以通过律法来约定……”



搞个有限责任就行了。



乡土村社赔了,债权人只能分割乡土村社除耕地、耕牛、农具之外的其他资产。



最原始,以土地为股本的本钱,不再清算之内。



这样一来,无论是谁,都无法吞并乡土村社的股权。



以土地为代表的原始股本得到保留,弱势者,还能重头再来。



杜绝有能力的农村带头人,在乡土村社中搞龌龊。



想赚取更多财富,拥有更高地位,从制度,逼其只能离开农村,去县府、州府从事商贸等一系列其他事务。



或者,把乡土村社做大做强。



就像土桥村。



八叔等人联合其他村庄,搞米铺、搞酿酒。



蛋糕做大了,从中分润的自然也就更多了。



“总之,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级,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只要不发展成士绅经济、官员经济,即便其中存在一些贪腐也没什么……”



叶茂认真听着,琢磨思考同时,默默点头。



单纯的商业行为。



贪腐并不可怕。



现在的商行、店铺,掌柜的不贪?



贪!



就是殿下控制的大燕商行内,肯定也有上下其手者。



但掌柜的贪,也必须创造利润。



否则,东家就能换了他。



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等级,变成王爷口中的商业行为的小型经济体。



其中管事的也得创造利益。



不然,那些无法剥夺股权的一个个家庭不答应。



这些家庭可都有选举权。



并且,随着乡土村社发展,百姓有了钱,肯定会让孩子接受教育,这是肯定的!



中原自古以来,甭管能不能考中功名。



读书人的地位都高人一等。



百姓有了钱,满足温饱之余,一定会第一时间,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十几年后的农村,想糊弄也难!



恐怕王爷早想到这些了。



所以,乡土村社最艰难的时期,就是这开局十几年。



只要朝廷能按照王爷的设想,坚定不移,在开局十几年做好引导。



等乡土村社发展成熟,朝廷就能什么都不做,持续收获红利了。



也不知,陛下、太子爷明不明白,王爷的良苦用心。



叶茂回神,“王爷,土地在家族内部传承,会随着家庭人口增多,造成人均土地减少,股权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很好解决,股权相比土地的优势是,只要乡土村社发展好,即便少量的股权,都可以获取巨大回报,百姓如果不想因股权传承,人均占股减少,造成受益减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把其所在乡土村社做大做强,未来,肯定有这样的乡土村社出现,他们会率先整合周围乡土村社资源,数个村子联合起来,用更多的资源,撬动更大的财富……”



所以,未来乡土村社这个经济体,一定会在朝堂上,拥有越来越大话语权。



“除了这种法子外,那就是分家,比如长子继承股份,但家族要拿出钱来扶持其他孩子走出去,辽东地广人稀,朝廷可以安置,未来,完全取消海禁,我们在外面开疆拓土,想要同化四夷,也需要中原百姓……”



朝廷财政负担百姓迁徙,根本不现实。



别说现在玩不起。



就是搁在后世。



大规模的百姓迁徙,也很难。



可百姓如果有钱,如果不想分割股份,拿出存钱,支持家中子弟走出去,就完全可行。



因为中原自古以来,从皇权到士绅,都有把最好的家业,留给长子来继承的传统。



精英层的风气,早已深深影响到了百姓。



所有的社会风气,绝大多数,都是精英层的风气,古往今来,百姓都在效仿精英层。



未来十年。



现在五六岁的孩子,都面临成家立业的问题。



可以预见,十年后,福建以及率先发展乡土村社的地方,大概率会出现家庭支持的出走潮。



而这也是他在等的时机。



彼时,他得抓住这波出走潮,大规模吸引中原百姓,迁徙四海。



十年后,中原一定会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出海冒险潮。



前十年,他要打下基础。



迎接这波,中原百姓,走出中原,向深蓝探索的浪潮。



没有基础,没有提前打下足够的疆土。



外面太凶险,会把百姓刚刚鼓起的勇气吓跑的。



这波对他而言。



对中原百姓而言的泼天富贵,来临了,也就无法完全接住。



等父皇、母后不在了,未来如何,他也无法预期。



所以,十年后,大概率会出现的这波浪潮,他一定要抓住。



……



叶茂听着朱棣设想、规划,仿佛能听到,心潮澎湃涌动的海浪声。



激动,脸微红,骤然起身,“王爷,臣做过一些错事糊涂事,请王爷给臣一个,为王爷效死力,让臣名留青史的机会!”



噗通!



话音落下,叶茂噗通跪倒,五体投地。



或许,他是第一个,如此完整听到殿下设想的臣子。



这是他的幸运。



未来封侯拜将什么他都不考虑。



他更在乎,这件事情做成,对未来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影响。



数十万、上百万百姓随着他们,宛若海浪般,涌向深蓝开拓……



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



注定要被浓墨重彩记一笔!



此事成,可比肩,窦宪、班固的燕然石刻,冠军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甚至超越!



这绝对是中原几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朱棣笑着说道:“我身边可用之人少,你若愿意,我当然欢迎,起来吧。”



“臣谢王爷!”



叶茂大声谢恩后,激动起身。



……



三日后。



徐妙云动身启程。



同行回去的,还有同样怀孕的李渔。



临别前。



马车前。



小棉袄抱着朱棣不撒手,“阿爹,娘亲不想离开你……”



徐妙云瞬间脸红。



其他人纷纷笑着转身。



殿下家小祈婳实在是古灵精怪。



徐妙云红着脸,没好气道:“你自己不想,不要拿我打幌子!”



她到底造了什么孽,这黑心小棉袄处处漏风。



向四郎告状:她记小账。



现在又打着她的幌子,缠着四郎!



朱棣含笑看了眼徐妙云,当初妙云做了什么,现在小棉袄全都还回来了。



含笑轻声哄道:“阿爹很快就会回去,伱不是一直嚷嚷着,看咱们以前的家,以及东旭师兄生活的村子嘛,要是现在不走,等阿爹回金陵,你就只能陪着娘亲留在福建了,你愿意?”



小丫头抬头。



黑豆豆大眼睛看着朱棣,摇头。



凑到朱棣耳边,悄悄低语:“阿爹,那你无论多忙,都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还有,要用药草泡脚,我让阿哥监督你,你要是做不到,以后,我就不亲你了!”



朱棣含笑看向雍鸣。



臭小子还挺矜持。



抿着小嘴,转头看向一边。



回头,含笑承诺道:“好,等我和你阿哥回去接你们时,你让阿哥给你汇报,要是阿爹没做到,你就不要亲阿爹!”



小丫头点点头。



这才向徐妙云伸出手求抱。



徐妙云瞪了眼接住。



朱棣顺势把御赐金牌交到徐妙云手中,低声叮嘱:“路上遇到事情,兄弟们解决不了,就使用御赐金牌,你们娘两闯多大的祸,我都担得起。”



这次之所以低调。



就是担心路上出事。



这些年,他损害了太多人利益。



不知有多少人,把他恨之入骨。



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徐妙云点点头,笑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祈婳的。”



她很清楚。



自从锦衣卫笼络吕珍事情发生后。



四郎就猜测,朝中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



这一系列微妙变化。



四郎的态度就是:‘不多想,不胡乱猜测!’



但不代表,四郎没有准备和警觉。



朱棣点点头。



转身来到此行护送的老兄弟身边。



不等朱棣开口。



这名老兄弟就压声郑重道:“殿下,兄弟们都知道该怎么做,此行,若是有人难为王妃,就算是神佛,兄弟们也照杀不误!”



朱棣笑着点头。



都是跟他从草原回来,过命的老兄弟。



他可以毫无保留的把后背交给他们。



第三百七十四章: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露峥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