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五章:塑军魂,凝兵魄,强无敌!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塑军魂,凝兵魄,强无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御书房。



朱元璋站在窗口。



宫女太监们看看窗口,又看看御座方向。



雄英、高炽两人站在御座前,看着一道道折子。



小声议论后,兄弟二人执笔在折子上写下批注。



宫女、太监们看着暗暗啧舌。



皇爷让太孙御批奏章也就罢了。



竟然让燕世子也参与御批奏章。



也就是皇爷给大伙儿下了封口令。



若是传到朝堂,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过,御书房人来人往,这种事又能瞒得过几时?



皇爷对燕世子雍鸣,真的好的有些过分了,对待燕世子,完全如同对待太孙。



太孙是大明第三代继承人。



按照民间传统,就是长房嫡枝长孙,怎么对待都不为过。



燕世子呢?



皇爷为何如此?



恐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燕王。



燕世子能得到皇爷如此宠爱,除了燕世子本身优秀,更大原因,应该是燕王这位父亲,给燕世子挣下的吧?



也不知,燕世子如今小小年纪。



能不能明白,他父亲到底给他,挣下了多么大的殊荣。



嗒嗒嗒……



脚步声从御书房外传来。



站在两侧的宫女思绪被打断,循着声音,扭头看去……



刘伯温拄着拐杖来到殿门外。



下意识顺着殿门向里瞟了眼。



瞬间愣怔。



忙低头,“臣刘伯温求见陛下。”



正在帮朱元璋批示奏折的朱雄英、朱高炽闻声抬头。



朱高炽忙从蹬着的小凳子上下来,站到一旁。



朱雄英拉了一把。



高炽缩了缩手,笑着回复雄英。



刘伯温虽然低着头,却在偷偷观察。



视力有些不好。



可高炽第一时间站到御案旁边的动作,还是看到了,不由微不可察点点头。



两小家伙的整个反应过程,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



朱元璋转身,恰巧看到高炽乖巧站在一旁,雄英伸手拉,高炽笑着回应同时,缩手的动作。



朱元璋唇角笑意一闪而逝。



‘老四和妙云,把高炽教的很好!’



他也只能管三代人的事情了。



恐怕,是看不到,雄英和高炽生儿育女,教导不了老四这一脉,和标儿这一脉的第四代孩子了。



两脉后代的路如何走。



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智慧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收敛思绪,“进来。”



刘伯温提步入内,看了眼两个小家伙,转身来到朱元璋身侧,微微躬身,拿出一道折子:“陛下,这是这几日,六部官员递上来,关于北征胜利之后,如何对待草原建议的汇总……”



哼!



朱元璋微哼,打断刘伯温的话,“北征才刚刚开始,他们就想着,战后如何对待草原?是不是太狂妄了点?”



乐观、有自信是好事。



可官员们表现出的狂妄,让他十分不安。



老四担任督办检校时,就对朝堂、军中、民间表现出的盲目乐观、过头自信,导致的散漫懈怠很不满。



为此,借着倒卖军粮的契机。



不惜以铁血手腕,狠辣杀了好几家,数百颗血淋淋的脑袋。



才遏制住这种风气。



老四才离开多久?



才刚刚和草原在张北进行兵力接触,这群人就搞出一个,战后对待草原,好大喜功的条陈?



万一达不到他们现在夸夸其谈的预期。



到时朝廷如何收场?



什么时候,大明上上下下竟然如此浮躁了!



“陛下,大家预测张北之战的捷报,很快就会传回金陵了,所以情绪高涨……”



刘伯温的声音传入耳中。



朱元璋先是微微皱眉。



下一秒,眼睛寒冷一闪而逝,骤然转身看着刘伯温。



刘伯温轻轻点头,然后低头避开朱元璋冰冷视线,不语。



陛下很明显,意识到了。



朝中很多人,一方面不看好燕王与北元的张北约战。



甚至,在默默祈祷,恨不得燕王战死于张北。



可这些人又怕燕王率领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陆军第一镇,真的一战打下张北。



捷报传回金陵,燕王的声望必然高涨。



所以才紧急炮制出这样一份,夸夸其谈,战后如何对待草原的折子。



目的嘛。



很简单。



一旦陆军第一镇在张北大胜的捷报传回来,就把这份折子中内容抛出去。



吸引百姓注意力转移。



尽可能削弱燕王张北大胜的声望。



曾今,有一段时间,朝中上下,默契抬高燕王声望,试图捧杀燕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群人感到害怕。



如今,开始想尽办法,限制燕王在大明的声望。



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捧杀计之所以失败。



来源于两方面。



其一、太子的战略定力,换作历史上的储君,恐怕早失去战略定力了。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汉朝最贤良的太子刘据。



唐朝的隐太子李建成。



以及太宗立的太子李承乾。



……



当然,也有表现好的。



比如曹魏政权的曹丕。



本朝太子,战略定力方面,做的比曹丕还要优秀。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



燕王的声望,都来自于实打实的功绩。



没有半分水分。



没有水分的功绩,形成的声望,根基扎实,就很难倒塌。



捧可以。



杀却难。



即便是太子,没有战略定力,想要攻讦这样的燕王,其实也很难找到突破口。



……



朱元璋经刘伯温提醒,意识到群臣的小算盘后,脸色更加难堪。



朝堂如此?



前线大军中呢?



“雄英、雍鸣。”朱元璋含笑招了招手。



朱雄英带着朱高炽,小跑来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伸手揉了揉两小家伙脑袋,笑道:“你们出去玩吧。”



到底是孩子。



得到奉旨去玩的命令后,两孩子高兴请安,一溜烟小跑消失。



朱元璋含笑看着,直到两小家伙消失在视线中,脸上笑容渐渐变冷,摆了摆手。



宫女太监得到示意,忙退下。



朱元璋转身往御座走去,边走边说:“你刚才看到咱让雄英和雍鸣一起御批折子,一定很吃惊对吧?”



“咱就是想培养他们兄弟亲亲相爱,同时,雍鸣也需要掌握这些能力,老四将来在外的基业,肯定小不了,以外来力量,统御一群异域之民,雍鸣需要更优秀的能力!”



……



话中,朱元璋落座,拿起御案上,兄弟二人商量后,批示的折子,看着上面朱笔留下的字迹。



笑笑。



放下折子。



话锋一转,冷冷道:“咱想让老四一脉和标儿一脉能把这份手足之情传承下去,老四现在在前线,为了团结人心,做表率,带领第一镇,一群从未有过实战经验的将士,冒险攻打张北城……”



如果有可能的话。



他相信。



老四更愿意,让陆军第一镇慢慢熟悉实战,从小规模的战斗开始,不断历练进步。



而非现在这种,第一次大规模实战。



就是战争中最难的攻城战!



野战,对于陆军第一镇这支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军而言,都比攻城战更好!



可老四没得选!



张北约战的消息刚传回来时。



他还没有意识到。



直到刚才,他才意识到。



恐怕前线人心也不齐。



老四接下脱古思帖木儿的约战,就是给前方各军做表率。



有人想削弱老四的陆军第一镇。



老四就告诉他们,此战,他不怕吃亏!



啪!



朱元璋说着,猛地拍打御案,“前线和朝堂这些人,厚颜无耻!陆军第一镇不是大明的军队!是老四的私兵!几乎没花朝廷一个铜钱!”



……



刘伯温看着朱元璋盛怒。



默默叹了口气。



待朱元璋宣泄愤怒后,拱手委婉谏言,“陛下,前线有太子为主帅,燕王为副帅,臣相信,以两位殿下的智慧,一定能妥善解决问题……”



朱元璋看了眼刘伯温。



他知道,刘伯温是谏言。



大战已经开始。



现在不宜对前线做些什么。



“这道折子中,建言献策的官员……”朱元璋拿起刘伯温刚才带来的折子,点了点,冷冷道:“你回去后,把这些人的官服给咱扒了,赶出六部!朝廷不需要这种,只会夸夸其谈的蠢货!”



“另外,严告所有官员,大战期间,一切消息,以前方为准,任何人擅自发表有关战争的言论,严惩不贷!”



“臣遵旨!”



刘伯温领命后。



匆匆离开。



朱元璋目视刘伯温离去背影。



起身,再次踱步来到窗口,盯着北方,眼中蓄满忧虑之色,轻声嘀咕:“老四,或许……”



或许他就不应该让老四回来。



他想着让老四,帮扶他大哥,漂漂亮亮打好这一仗。



想着,让老四带带兄弟们。



可似乎,唯独忽略了替老四考虑!



不同于标儿。



他自己都很清楚。



对标儿的爱。



是因为,一个父亲对长子的爱。



这种父爱,没有任何缘由。



是人与生俱来的舔犊之情。



孩子这么多,他这么忙。



这份父爱,也只能给最寄予厚望的长子。



对老四他们,他更多只是尽一个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老四在他心中地位不断变重要。



首先是因为,他看明白,老四对储君之位真的没任何想法。



内疚,再加老四的能力。



让他越来越重视这个儿子。



哪怕外人私下都在议论。



老四在他心中的位置,和标儿已经等同。



这话也没说错。



不过,其实一直以来,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老四因能力等同。



标儿是因喜爱而等同。



他对标儿,是一种数十年,倾注一生心血的喜爱。



就好像,他为之奋斗的大明江山事业一样。



倾注了他一生心血。



“伱想飞就飞吧,只要你这次平平安安回来,爹再也不会阻拦你飞了!”



……



远在张北的朱棣。



并不知,朱元璋此时此刻的变化。



呜呜呜……



号角声,绵延不绝响彻天地间。



嗒嗒嗒……



整齐的步点声,相隔四五里,城头的元兵仿佛已经清晰可闻。



“快!”



“把火烧旺,准备金汁!”



“滚石、圆木都准备好!”



……



城头到处都是跑动的人影,以及呼喊声。



脱古思帖木儿带着众人旁观纳哈出指挥守城。



马哈木等年轻雄主,全都默默学习着。



整个草原。



最善中原守城、攻城战的一批老人,基本已经死绝了。



即便有幸存者,也分散在各军中。



他们麾下,更擅长野战。



至少,这类守城战。



整个草原,恐怕也就纳哈出从辽东撤出来的兵马,还可以系统性完成。



“炮兵!陆军第一镇的炮兵!”



有人突然高呼,打断马哈木等人观摩学习,视线转移,往城外看去。



明四皇子陆军第一镇炮营士卒,牵引着战马,拖拽着炮车,从阵列后方有序冲出来。



抵近三里左右。



战马排列成一排。



将士们卸马后,牵着战马快速离开。



四十八门管身纤细且长,相比黑粗壮的铁炮,宛若一个个苗条青春少女,爬在炮车上。



在炮兵营将士眼中。



这四十八门铜炮,就是美丽的少女。



每门炮六个人。



两人固定炮车。



两人准备弹丸。



两人准备火药。



迅速且有条不紊,节奏娴熟做着炮击前准备。



“一、二、三……嘶!四十八门!”



“和咱们的火炮不一样!”



……



昨天,炮兵营在步军和骑兵阵列后方,北元方面,并未见到陆军第一镇的火炮。



此刻,阳光映照下。



城头脱古思帖木儿等人,都看清了双方火炮的区别。



他们的火炮,十分笨重,根本无法架在车上使用。



张玉小声道:“看颜色,像是铜铸。”



众人闻声,余光看向张玉。



下一秒,再次聚精会神看向远处。



东旭和两个炮营管带站在一起。



第一镇炮营管带闻奇,笑着拍了拍东旭肩膀,“别紧张,之前演练时,你做的标尺很好使用,实战应该也差不了。”



“闻叔,谢谢你们这一年内,支持我胡乱瞎搞。”东旭扭头,笑道。



“臭小子!”



第一混成协炮营管带笑骂一句。



就在此时,一名队官跑来,立正捶胸敬礼,“禀闻管带,四十八门火炮,四十八个棚,全都准备完毕!”



闻奇看向东旭,笑着鼓励,“去吧!”



东旭点点头,快步来到附近边上一门火炮前。



观察着张北城。



拿着一把斜边能活动,一条直角边,标记着刻度的木质三角尺,放在火炮前段比划测量。



一边认真测量,一边吩咐:“拿二号楔子!”



棚正拿着两个标准楔子走来。



两名士卒抬着炮口。



东旭和棚正迅速把两个标准楔子,卡入支撑炮管的横梁上,专门设计的沟槽中。



东旭转头看向棚正,“开始试射。”



话罢,向后退了两步。



砰!



一声闷响过后。



一颗弹丸呼啸着,砸向张北城。



东旭紧张盯着,看着弹丸略高于城墙墙垛砸入城内,抿了抿唇,当即命令:“换三号标准楔子!”



后方,步军阵列前。



第二协、第一标、第二标已经前往东西两门。



朱棣正看着第一标、第二标行动。



耿瑄扭头,好奇询问:“姐夫,东旭在做什么?”



炮营抵近火炮射程后,已经很长时间了。



朱棣回神,笑道:“东旭在半年前,研究火铳、火炮弹道,搞出了一种火炮射击标尺,这段时间,一直在和炮营验证。”



这标尺,不是经他提醒,诞生的。



完全是东旭自己钻研弹道想出来的。



说实话。



他知道火炮发展,后面出现过标尺这玩意儿。



可以增加射击精度。



可以让炮营将士,更容易操弄火炮。



可他觉得,现在的火炮太落后,也就没搞。



没想到,东旭竟然在琢磨弹道过程中,想到了这一点。



对此,他当然予以支持了。



有了标尺后。



现在使用标尺的程序复杂。



耗时长。



调整过程很麻烦。



可只要有麻烦,匠人们肯定就会去想办法简化流程,让调整火炮仰角更简单。



麻烦永远是技术进步的动力。



有需求,就有人会尝试着去想办法解决。



反正,这种攻城战中,也不怕麻烦。



无非就是耗时多点罢了。



……



“燕王他们在干什么?”



“怎么炮营抵近射程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展开炮击?”



“北元在干什么?难道不懂火炮对射吗?”



……



后方,朱标身后,诸将看的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开始小声嘀咕。



蓝玉闻声转身。



狠狠瞪了眼牢骚声最大的常茂和李景隆,“若是没有陆军第一镇的操练细纲,你们懂什么是火炮对射吗?你们能想到火炮对射吗?”



火炮对射,是朱老四新军操典中提出的一种前瞻性设想。



就是未来,火炮普及。



两军交战,一定要第一时间,尽可能敲掉对方的火炮。



这种想法,若不是朱老四写入新军操典中。



谁能想到?



毕竟以往火炮的运用本来也就不多。



也没个准头,最多就是打一打冲锋的步军。



谁能想到搞什么火炮对射。



砰!



就在此时,轰鸣声再度响起。



闻声,所有人顾不得其他,纷纷向前方看去。



一枚弹丸呼啸砸向张北城。



砰!



重重砸在墙垛上。



单薄的墙垛在弹丸砸中的瞬间,出现一个大洞。



碎石飞溅。



击中附近元兵,惨叫声随即响起。



脱古思帖木儿眼角剧烈跳动,看着远处,倒地哀嚎的己方士卒,以及出现的大洞。



刚才,陆军第一镇的炮击,飞入城中,他们还笑话。



没想到,这么快就让人笑不出来。



纳哈出小声道:“可汗,您应该离开张北城了。”



脱古思帖木儿摇头,“不,本汗就在这里看着你们,击败陆军第一镇!瞎猫碰到死耗子,不足为惧!”



第三百九十五章:塑军魂,凝兵魄,强无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