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三章 将军不如做帝党   抗清[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将军不如做帝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争,拼的是双方的实力。



这个实力包括一切可以动员的战争潜力。



归根结底是人。



明军没有实力。



一没有人员补充;



二没有地盘;



三没有钱粮。



整个根据地如今剩下的区域也就后世几个乡那么大,连兵带民就三四万人,要不是地形险恶早被清军荡平了。



反观清廷则拥有除海岛以外的整個中国陆地。



人口方面,顺治十七年满清户部令各省开展人口“普查”,统计出的人口数据是1920万余。



也就是说现在清占区的人口总数不及后世一个沪市。



继五胡之后,中国进入又一人口极度衰退期。



这个数据是张长庚说的,非常可信。



身为总督级别的高官,当然可以接触到人口数字这个封建王朝最高机密。



当然,各地肯定有隐户,也有匿户、逃户。



比如吴三桂控制下的云贵虽多是无人区,上报给清廷的人口仅数十万,实际不会低于百万。



因为云贵存在大量土司控制区域,这些地方的人口是不可能被清廷统计去的。



包括人口就剩几万的四川也是如此。



大山深处,藏着不低于数十万的逃民。



无法被统计的人口自然无法被利用。



三年前满清户部统计的1920万余人口,就是清廷能够动用的所有人力。



也就是清廷的战争潜力。



人口较明末减少了十分之九,各种土地引发的矛盾自然也就没了。



新的开始,没有战乱的话,自然就有盛世来临。



以前是人多地少,现在是地多人少。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在国初都能有盛世或治世,原因便在这里。



跟生产力没有关系,跟仁政更没有关系,纯粹就是人变少的原因。



清军入关以后不断屠城,不断屠杀制造无人区,看着是想震慑明朝反抗军民,实际也是不想重蹈崇祯后路。



就是不想背负明朝的包袱,因为他们根本无法解决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



不想跟明朝一样到处农民起义,把人杀掉就成了唯一也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效果无疑很好。



起码在大部分地区,清廷统治已经根深蒂固。



民心也思安。



百姓只想有口饭活下去,并不在乎有没有辫子。



这就导致抗清事业注定走向灭亡。



三四万人口对抗拥有近2000万人口,占了整个中国陆地的清廷,这局面任谁来都不好使。



故而,王五只能选择利用黄龙山大捷打出的有利局面在鸡蛋上跳舞,以自身剃发降清为代价,保全最后的抗清火种。



但是满清政权典型的殖民统治特色,却给了王五夹缝中求生存同时削弱其根本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把八旗,尤其是满八旗变成残废。



京营八旗经黄龙山一战已经彻底废了,穆里玛这一仗损失的就是整个京营满八旗的战争潜力。



第一百九十三章 将军不如做帝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