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都统大拍卖   抗清[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都统大拍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不借也得借的那种。



但这样一来肯定有人不愿意借,那么必然会产生官司纠纷。



所以希望老张这个总督大人想办法把“苦主”按在湖广,不让他们去燕京闹。



至少拖个两三年再说。



“借款?”



老张眼前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的。



“也可以说是集资。”



想了想,王五又补了一句,“满城是大清的根基,借款给官府修满城就是忠君爱大清,不借就是心存故明阴谋反对大清。”



这个性质就严重了。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老张听后摇头道:“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地方反弹,也会坏了官府名声,若被御史知道了肯定会参我们一本。”



“不这样做,你就真忍心让百姓们再从嘴里抠点吃食出来?这几年湖广的百姓可被你们祸祸惨了,民变都闹出多少起了?”



“你们这帮西山贼要是早点投降,百姓何至于受这份苦。”



“”



这回轮到王五无言以对。



老张难得胜出一回,心情不由大好,看着不语的王五突然闪现一个念头,笑道:“老夫倒是把你这个都统大人给忘了。”



话说的有点莫名其妙,王五听的也是一头雾水。



不想老张却告诉他一件好事,那就是他这个汉军正白旗的都统虽然是虚的,但再虚也是实在的都统。



“既是都统,手里便有入旗名额。”



“入旗名额?”



王五让张长庚把话说明白。



老张的意思就是汉军都统是本旗最大的官,所以手头每年都有一批入旗名额。



因此可以将这些名额拿出来诱惑有钱人捐资修满城,再以他们愿意出钱修满城的由头向朝廷奏请给他们入旗。



形象的比喻,王五就是某重点中学校长。



既然学校他说了算,那每年照顾些关系户子弟入学,还不是小事一桩。



而入旗比入学还要诱惑人。



要不然都当上总兵官的老牛也不会去舔穆里玛的臭脚。



王五一听就知道这法子超级赞,忙问张长庚他有多少入旗名额。



结果老张说他最多有十个名额。



蒙古都统有二十个,满洲都统则有三十个。



但名额归名额,操作起来想要入旗的多少还是要有一定贡献的。



比如军功,又比如捐输。



总之,要么出钱,要么出人。



不然审核那一关过不去。



这几年入旗卡的比较紧,汉军这边稍好些,满洲那边要严的多。



王五心凉了,十个名额顶个屁用。



就算五千两卖一个,也才五万两,没多大意思。



老张能想到这个法子,肯定有后续完善。



“除了旗人不隶州,不归户籍,包衣实际也是如此。”



老张的补充办法就是多走两步路,允许有钱人投充到汉军正白旗王都统名下为包衣奴,这样他不仅在旗,也能合理避税。



跟前明百姓自愿投充到举人老爷名下当奴一个性质。



“就是说如果湖广几百万百姓全投充到我名下为包衣,我就是八旗最大的都统?”



王五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刁钻。



老张看到的是钱,他看到的是人。



第20章 都统大拍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