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5章 复天下   抗清[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章 复天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他选择隐忍,哪怕为此背负失节的骂名。



从将来形势看,明室这面大旗于反清也没有作用。



不管是吴三桂还是耿精忠,又或尚之信,全是以“兵强马壮者为天子”这一理念为奋斗纲领。



如果不是吴三桂早死,周室也必定取代明室成为清王朝的埋葬者。



明室这面大旗于吴三桂等人而言,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大抵就是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因此,王五不考虑将来打明室这面大旗,他想瓜分吴三桂的产业独领一帜与清廷打到底。



毕竟,吴三桂死时,不管是湖南战场还是四川战场、江西战场、湖北战场,吴军都是占压倒性优势的。



可谓重兵云集,强将如云。



吴三桂不死,谁敢说半壁江山的人心不在他这个三姓家奴身上,谁又敢说康熙不会收拾东西出关。



一切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



成王败寇而矣。



再者韩王已说正衣冠、复燕京为社稷共主,如此更是没有必要自寻麻烦将明室捧在头上。



若要打明室招牌,其实也有余姚的王先生可用。



王五没动这小子,就是怕这个胆小如鼠的朱三太子再吓的搬家躲其它地方去。



他不会当着柳如是母女面说自己没有复明的念头,人河东君同亡夫钱谦益为复明事业奋斗了二十年。



也不会说自己是为复明而活着。



曹迪威说的明白,这个陈世凯是对永历寒心这才降的清,也就是说对方根本无意复明。



故而,王五给出答案,很简单的三个字——“复天下。”



“复天下?”



陈铁头书读的不多,也没听过顾炎武的亡国亡天下论,因而不解这“复天下”是何意。



王五也没有时间为之解释,罗子木过来了,说张尚书请他过去。



昨日一战,清军损失惨重,除走脱百余人外大部被明军歼灭,明军自身损失也大。



这点从王五随行亲兵阵亡一半便能看出。



五月明清双方在东西福山大战了一场,张部遭清军重创,兵员由近三千人减员到不足千人,加之昨日突袭措手不及,因而岛上明军现在连同伤员在内总数不到五百。



基本上同全军覆没差不多了。



因为,明军没有任何补充,损失一个少一个。



清军那边损失一万立即就能补充一万,双方的底子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当务之急明军要马上转移,悬嶴岛已经暴露,虽然围剿清军惨败,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的清军杀过来。



为此,王五真心建议张尚书能随他去荆州,但这意味张尚书得同他王五一样隐忍剃发。



显然,张尚书不可能这么做。



于是王五又建议可由他派人护送张尚书去西山同韩王他们会合。



这个建议张煌言并没有立即拒绝,只说需要同部下商量。



因而路上王五问罗子木张尚书可有决定。



罗子木却摇头说张尚书不会去西山的,因为尚书大人在海上已经坚持二十年,屡败屡战,义军无数次被打散,又无数次被尚书重建。



因此,尚书大人怕是宁可死在海上也不会去西山。



王五听后犹豫了下,试探性对罗子木道:“参军何不劝说本兵去延平王处?”



“延平王处?”



罗子木眉头微皱,考虑此事可行性。



王五没有再言,让罗子木自己思考。



之所以要劝张煌言去台湾,是因为他不希望几年后耿精忠起兵北上时,郑经依如原时空般在耿精忠背后捅刀子。



若说世上还有谁能纠正郑经的鼠目寸光,恐怕只有兵部尚书张煌言了。



第75章 复天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