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始皇琅琊见真仙!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始皇琅琊见真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亡秦者,胡也?”



青猿捧着大石,举在扶苏身前,上面的字正对着扶苏和蒙恬二人。



蒙恬亦一眼就认出了大石上的那几个字,他喃喃地念道。



他刚才一出来就知道自己的亲卫为何会跟青猿打起来。



显然,自己和公子扶苏上到天门台太久,而且进入到了茅屋之中。蒙喜等一干亲卫等待良久,还不见自己二人出来,怀疑两人是否遭遇了什么危险。



故而亲卫们试图上到天门台,不料青猿返回,阻止蒙喜等人上来。



而蒙喜等一干亲卫本就身负守护主将之重任,按照军律,若是主将身故而亲卫存活,斩亲卫,其家人尽为奴兵。



奴兵乃是军中最低贱之徒,虽然挂个兵名,实际上就是奴隶。女为营妓,男则用来肉袒冲阵,或以身填马蹄,用后世的话叫做炮灰。



而且一日为奴兵,世代为奴兵,非立功者不得脱。



故此,即使不考虑蒙喜等人之忠诚度,光是这条军律,便使得他们不得不拼死向前。



莫说只是一只青猿,即便是天人当面,他们亦不得不冲杀。



真正让他不理解的是,青猿所捧过来的这块石头。



这块石头上的字,与方才天书上之字体并不相同,乃是堂堂正正之小篆。



小篆乃是大秦官方文字,始皇帝一统六国,书同文,同的便是小篆。至于隶书,乃是因为始皇帝建四宫以收天下藏书,使六国大夫为奴,抄写编录藏书。



因藏书甚多,且小篆繁琐,难以刻到竹简上,故书宫之奴乃自创字体,修篆书之圆融为方折。因其刻写方便,且字体亦有别样之美,故蔚然成风。



然而公文以及朝堂之上,仍用篆书。



此石刻必然为天人所留,而天人舍天书字符不用而用篆书,是否意味着此石乃是特意为己等而留?



“此石书,可是天人授于吾等乎?”扶苏亦想到了此节,他尊敬地开口。



“叽叽!”青猿毫不迟疑地应答。



扶苏和蒙恬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之意。



青猿居然能通人语,虽然让人震撼,但是其既然得天人授法,能知人语也是理所应当。



然而,亡秦者胡也,是何含义?



胡者,可是指胡人么?



秦人久居西北,与西北异族多有往来。此外秦氏与赵氏共祖,而赵氏之祖,本就有白狄血统。



故秦时称胡人者,唯北地之犬戎山戎之属,谓匈奴。



匈奴者,本同为炎黄之属。然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匈奴虽本同为炎黄之属,然冠夷而礼狄,此忘祖背德也,与禽兽无异。



故有华夏以来,华夏与匈奴就是死敌,双方皆欲亡对方而后快。



如此,若说匈奴欲亡秦,亦说得过去。



然而,始皇帝一统六国,乃命蒙恬扶苏领大胜之军,北定河套,逐匈奴七百里。



此时河套地尚有大军三十万驻守,匈奴人别说来攻秦,连靠近大秦边境都不敢,只能缩在大漠边缘吃沙子,掘草根。听到马蹄声便以为是大秦铁骑杀来,急匆匆地逃进大漠。



这等狼奔犬突之鼠辈,亦能亡我煌煌大秦乎?



然而,此胡若非指匈奴,又是指什么呢?



赵氏之亲族,白狄之属?



然白狄之属与赵人世代通婚,而今纵使有以狄人自居者,亦是秦人矣。



不过,此谶语既是天人所留,两人必须要慎重以待。



第44章 始皇琅琊见真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