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0章 世界第一,启明星9号成功发射   重生99做汽车巨头[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0章 世界第一,启明星9号成功发射[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火箭发射任务前,我们经常在媒体报道中看到‘择机发射’四个字,这其实指的是满足发射窗口的最低发射条件。”



今天南山系有不少高管来到西北发射场。



作为启明星9号的负责人,赵思宇亲自负责给大家说明火箭发射相关的事情。



因为现在距离火箭发射,就是等待最佳的发射窗口了。



趁着这个等待时间,赵思宇觉得有必要让集团高管好好的理解一下火箭发射相关的知识。



这样子对启明星的一些事情安排,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最低发射条件规定火箭能够满足任务需求,至少要满足的一些必要条件,主要分为火箭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



“火箭在出厂前要做各种体检,到了发射场,还要再次进行状态确认,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要做一些热身运动一样,使其符合上场条件。”



“这就是择机的第一因素,火箭自身指标满足发射条件。”



“我们的启明星9号,已经完成了所有的相关确认,具备发射的条件。”



赵思宇看到曹阳听得很认真,介绍起来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火箭发射的外部条件,则比较复杂了。”



“火箭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复杂系统工程。”



“设计之初,我们的设计师们会对火箭自身进行防雨、抗电磁干扰、抗强风等进行设计,以减少环境因素对火箭的影响。”



“每个型号的火箭所能抵御环境因素的数值,和设计过程中火箭能抵抗的量级是相匹配的。”



“我们的启明星9号在这方面无疑是做的非常优秀的。”



“自然环境多变而不可控,一旦这些因素超出了发射预期标准,就可能会对箭体造成损坏,影响火箭任务的成败。”



“历史上就有因天气导致航天事故的惨痛教训。”



赵思宇说到这里的时候,稍微犹豫了一下,在想着说那些不好的案例,会不会给大家一种不吉利的印象。



不过,他也不确定这一次的发射是不是一定能够成功。



哪怕是今天的发射成功了,以后也不一定每次发射都很成功。



所以给大家做一些心理建设,似乎没有坏处。



想到这里,赵思宇接着说道:“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不顾严寒天气和火箭工程师的警告强行发射,助推器上的橡胶圈受冷硬化损坏,导致推进剂泄漏、航天飞机爆炸,7名宇航员遇难。”



“1987年3月26日,美利坚用半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一颗高价值军用通信卫星时,遭遇雷雨天气,闪电击中火箭导致发射失败。”



对于火箭发射历史当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赵思宇可谓是了然于胸。



随随便便就能举出几个大的案例出来。



“在各种环境因素当中,对火箭的发射任务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曹阳问出了一個许多人都好奇的问题。



毕竟天天说择机发射,到底是要结合哪些因素来择机发射,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不清楚的。



既然今天来到了发射现场,那就好好的了解一番咯。



“众多因素中,高空风对发射的影响较为突出。”



“每次发射前对发射日高空风进行测量和预报,结合实测风场数据对火箭飞行轨道进行优化调整,避免火箭在风场内高速飞行时承受的载荷超过火箭允许的范围。”



这个问题对于赵思宇来说,显然就是一个送分题。



所以他都不需要任何思考,就给出了答案。



“气象因素对火箭发射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只要在发射前做好完善的预案准备工作,提前做好气象观测,根据天气条件确定最终的发射窗口,就能有效避免恶劣天气对于发射任务的影响。”



赵思宇紧接着补充说明了一下。



免得给大家留下一个搞火箭发射实在是太麻烦的印象出来。



这对今后启明星9号的持续发展来说,显然是没有好处的。



“赵总,这个发射窗口,能不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一般要多久才能找到这个窗口呢?”



夏青青这个时候也来到了曹阳的身边。



作为南山系各企业当中的明星人物,夏青青现在的风头是非常盛的。



毕竟荣耀科技去年给集团贡献了两千多亿的利润。



这是其他任何一家企业都做不到的水平。



甚至除了星辰汽车,其他公司的营业额都还没有达到两千多亿人民币呢。



“这个发射窗口宽度跟卫星的种类不同有很大的差异,近地轨道卫星一般为‘日窗口’,每天都会有机会去发射。”



“月球探测器为‘月窗口’,每月都有机会发射,但只有那么几天是合适的。”



“而有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地外天体交会需求的探测器则为年窗口,那就是一年甚至几年才能遇到一次发射机会了。”



“当然了,影响火箭发射的条件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何时发射更加方便地面观测,何时发射便于地面测控,何时发射便于飞船的着陆回收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整体来说,我们的启明星9号近期的发射任务都是围绕着星链卫星系统的发展来确定发射任务,这些卫星都算是近地轨道卫星,理论上是每天都有合适的机会。”



“只是这一次是第一次发射,我们比较谨慎,充分的考虑到了风速、云层、气温等各方面的条件,尽可能的选择最适合的发射窗口。”



赵思宇这么解释了一顿,在场的人员对于火箭发射的情况,也算是多了几分了解。



至少不至于提到火箭发射就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应该关注什么。



“曹总,再有十几分钟就到了最佳发射窗口了,我们可以去控制台那边去观看,效果会更好。”



赵思宇是西北发射场的常客了。



甚至以前这个发射场一定程度上就归他们管辖。



所以他到了这里就跟回到家中一样。



“走吧,我们去控制台那边吧。”



曹阳知道今天来参加发射活动的还有不少其他单位的人。



自己也差不多要过去跟大家寒暄一下,然后一起观看启明星9号的正式发射。



……



“曹总,你们的启明星9号还挺壮观的啊。”



“设计很是独特。”



当曹阳来到控制台的时候,立马就遇到了航天科技的钱俊峰和电科集团的吴峰等人。



大家也勉强算是老熟人了,自然要好好的寒暄一把。



“启明星9号还是太小了一点,只有三米多的直径。”



“我们正在研究的启明星9号MAX,直径去到了5米。”



“将来准备推出来的星舰系列,直径更是会去到9米,到时候这个大胖子,才是真的壮观呢。”



该谦虚的时候谦虚,不要谦虚的时候就没有必要谦虚。



要不然大家都会看轻启明星科技几分。



“大胖子?”



“你们现在就开始研究重型火箭啦?”



钱俊峰之前虽然也听说过一些这方面的传闻,甚至在航天科技内部也是在为长征九号的研发做前期的准备。



但是距离真正的发射升空,还有很远的距离。



可是现在听曹阳说话的意思,似乎启明星科技那边过个几年就要把大胖子发射升空一样。



这个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应用一代,我这不是跟你们学习的嘛。”



曹阳随手找了个理由。



反正现在就是大家吹水而已。



都是华夏企业,如果启明星能够快速的搞定重型火箭的研发,那个意义同样是非同寻常。



甚至将来华夏的一些发射任务都有可能交给启明星来完成呢。



“我听说你们烧钱烧的很疯狂,希望通过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投入来压缩火箭研发的时间。”



“不过有些测试和验证是没有办法跳过去的,搞得太快了未必是好事啊。”



钱俊峰这个提醒,倒是没有什么恶意。



他是单纯的觉得启明星那边的状态有点颠覆了自己的认知。



所以想要提醒一下曹阳,免得他一个“外行人”被下面的人给忽悠了。



“钱总说的有道理,火箭研究的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我们内部都是很重视的。”



曹阳不想跟钱俊峰就这个话题深入交流。



他总不能告诉钱俊峰自己是有外挂的吧?



那不得被抓取切片研究?



而就在大家寒暄的过程当中,启明星9号的发射窗口慢慢的到来。



整个现场的气氛慢慢的变得凝重了起来。



毕竟火箭还没有正式的发射,谁也不知道中间是否会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发生。



伴随着控制人员一项又一项的确认工作,启明星9号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发射时刻!



三!



二!



一!



点火!



点燃的不止是启明星9号的动力燃料,点燃的更是更多人热烈的内心。



00:00——一切OK后,启明星9号正式点火升空。



01:10——达到一倍音速,一级火箭能够提供超过80吨的最大推力。



01:16——达到最大空气动力荷载点,一切正常。



02:33——9台发动机关闭,共计燃烧时间152秒。



02:36——一级火箭与二级火箭分离操作。



02:38——二级火箭点火,可提供超过100吨的最大推力,持续燃烧时间6分钟。



03:40——直径5.2米的整流罩,分离抛弃。



06:22——一级火箭部分发动机工作,借助推力减速,准备着陆。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大家最关心的时候了。



前面的过程基本上意味着启明星9号作为火箭来发射卫星,这个任务已经成功了八成,后面就看能不能顺利的把卫星送到指定的轨道了。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其实问题不是很大。



反而是一级火箭,也就是可回收利用的核心部分,看看能不能顺利的着陆了。



第780章 世界第一,启明星9号成功发射[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