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8章 问题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8章 问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腾云不行,新腾云也不行。



一旦需要火箭的参与,必然是高比冲的液氧液氢火箭,光燃料钱就不只这个数目,而且死重极大,大量储存难度高。



对于临近空间现在已经解决了,WCR09发动机设计相当优秀,能够带着百吨级空天飞机飞到5万至6万米高空,麻烦在于剩下的这一段。



要越过100km卡门线,进入200km,或者300、400km的低轨,需要长时间工作的液氧液氢发动机,这带来的是难度与成本的极大上升。



单级入轨,这是自火箭诞生以来无数代航天人就在努力的方向,从火箭到空天飞机,一直都在探索,一直都没有成功。



虽然新远的XN90飞船可以凭借究极黑科技的NAPE实现,但成本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佘院士看了看林炬旁边那个一样年轻的面孔,心里不免有些疑惑。



谢廖夫毕业没多久就直接担任副总裁,偏偏还是技术方面的人才,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管理还好,但技术,无论是什么天才,都是需要沉淀的啊。



但他的疑惑只能压在心里,毕竟上级有指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反正是林炬的私人公司,爱怎么办怎么办吧。



佘院士:“我们这里有一个方案,是麻为民院士提出的,他是电磁方面的专家目前正在忙一些保密工作,不过还是有些建议:



他提议或许可以在高海拔地区建设电磁加速轨道,长度在50公里左右,把20吨左右的空天飞机以及小型助推火箭加速到超高速,整个部分不超过40吨,然后在临近空间以上启动发动机入轨。”



谢廖夫:……



林炬:(⊙o⊙)



其他人:……



显然,麻院士这个规划不太现实,光是50公里长的加速轨道,还要修建在高海拔地区,林炬已经可以想象到万亿级别的建设资金了。



可能麻院士是真的忙,所以甩了个方案出来凑数吧……



谢廖夫:“我觉得,这个方案用在月球上不错,5公里长的加速轨道,直接把5吨左右的载人飞船或者10吨左右的货物打到近月轨道,也许在2025年之前能做到。”



这变相说计划不可能实现的意思所有人都听懂了,然后三院的专家咳了一声说道:



“这个计划投入成本确实有点高,与之相比,我还是觉得腾云工程有潜力,不管是二级入轨还是携带助推器整体入轨,努努力,一千万左右是能够做到的。



两种方案都能至少带十个人,那么单人飞行成本在100万左右,已经足够低了,再低,我觉得应该是未来的人们应该做的事。”



谢廖夫:“唔……(摇头)。”



谢廖夫两次表达了不认可,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年轻人身上。



在现场所有的技术人员中,谢廖夫太年轻了,让人忍不住轻视。



但谢廖夫自己倒是感觉和他们年龄相同,没有任何不适的举动。



他竖起一根手指,指出了第一个问题。



起晚了……



(本章完)



第238章 问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