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9章 父慈子孝   靖难攻略[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9章 父慈子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甚至就算是西域,也能在半个月内运送数万兵马前往,唯一的问题就是轨道铺设。”



“怎么弄成这样?”



想了想,朱棣只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六七



现如今朱棣回来,庙堂上最少有人能为他们发声了。



他并不会制造蒸汽机,但他记得蒸汽时代蒸汽机的热效率在6%~15%,二十世纪达到了20%~40%,就算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热效率似乎也有5%~8%的程度。



纪纲与陈瑛虽然押送解缙北上,但朱棣在过去几个月里并没有接见解缙,只是让三司查案。



当然,这个速度慢的几乎察觉不到,毕竟一个人徒步慢跑的时速就能达到每个时辰二十里,因此永乐号每个时辰六里的速度着实有些慢。



朱瞻壑想跟上来,被朱棣笑着制止:“和伱爹说些事,你别跟上来。”



熟知这一切的朱高煦和王甫一样,并不觉得当下“龟速”前进的永乐号是鸡肋,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开始。



三万人啊,这放在哪朝哪代都算得上大案了,更别提朱高煦对武将赏赐丰厚,对文臣“刻薄”的做法了。



“热效率不足,我估计现在机车的热效率只有不到3%,或者更低。”



站在码头上,朱棣警惕的与身边王彦低声交流,王彦心中汗颜。



朱棣闻言便理解了朱高煦为什么不来,毕竟朱高煦与他说过蒸汽机对大明的作用。



历史上乔治·斯蒂芬森在少量资助的情况下,就能在十几年时间里帮助英国步入火车时代,那拥有数百万学子的大明朝没有理由会比他更慢。



朱高煦与朱棣解释着,同时说起了铁轨,朱高煦都不免头疼起来。



三司查案会审的结果就是解缙确实触犯了大明律,由于是累罪,因此这个罪责可大可小。



朱棣不太相信,可朱高煦却立马再度躬身:“请父亲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等那行宫修建好了,你也可以着手即位了。”



真正想要解决问题,朱高煦曾经与朱棣所说的那些科技进展都得实现才行。



在这里,两面清澈透明的玻璃引人注目,但由于玻璃技术早就更迭,朱棣也没有太好奇,只是看了看火车内的构造,然后又去到了锅炉房看了一眼。



当然,如果是思想改变,那就另当别论了。



“老二,你来着的啊……”



朱棣伸出手摸了摸永乐号,感觉有点烫手又撤了回来。



“我先看看再说。”朱棣还是有些不太相信这东西真的不需要人马拉拽,更别提日行七八百里了。



“是,臣这就让火车停下。”



新政虽然让百姓的日子变好了许多,但这种变好是有限的,毕竟粮食产量依旧那么点,新政无非就是将以往胥吏贪污的粮食平分给朝廷与百姓罢了。



“比南京的要大一些,城池也是,就是比较干燥,你在南京出生,兴许不太适应。”



“除此之外,你赏钱千贯,太学士赏三百贯,普通学子赏百贯!”



别的不说,单单抽水这一项功能就能大大减少开采矿藏所需人力,以往开矿要不断人力抽水,而今有了蒸汽抽水机,只需要一台蒸汽机就可以解决一個矿洞的抽水问题,省去几十上百的人力。



“那是解春雨(号)?”



王甫唱礼作罢,不等朱棣开口,朱高煦就先一步道:“这次参与研究的,每人升授一阶世袭散阶,没有散阶的授正七品从仕郎散阶。”



“你……”朱棣愣了愣,他没想到老二都三十多了,还能抗住皇位的诱惑。



朱高煦与王甫回头看去,果然见到了朱棣、朱瞻壑以及王彦。



朱高煦在永乐二年给出了大明所需蒸汽机车的预期数据,即最高时速一百五十里,满载时速七十里、载重二百吨,载客五百人。



“永乐号机车内有一个锅炉,锅炉内装有一个平放的汽缸。”



“哈哈,好好好,爷爷小声点……”



“纪纲狗贼,居然把解缙绅折磨如此……”



“也就是说,现在的技术顶多保障两名交替火车驾驶员乘坐……”



“好处我知道了,就是这东西日后真成了,朝廷能不能生产,还有你说的铁轨也是一个问题。”



“走,我们爷俩也去太学看看去。”



当然,那辆机车的数据也比大明永乐号要好上许多,重量折算为明制后,那大概是机车重七吨半,时速十三里,能牵引十六吨货物,五节车,可乘七十名旅客。



如果有了火车,那时间能缩短,材料价格也能便宜好几倍。



这个时代的百姓虽然不像晚清那么贫穷,但也富裕不了太多,只能说吃饱和暖,对于每斤十几文的铁价不可能不动心。



纪纲躬身作揖,三言两语就将事实歪曲。



朱棣看着王甫,十分认真的开口,让王甫连忙作揖:“臣定当竭心尽力!”



花费几十年,耗费几千万贯修建铁路,所能获得的是难以衡量的价值。



面对历史的滚滚潮流,个人力量着实微不足道。



“谢殿下赏赐!”王甫再度躬身,脸上笑容灿烂如菊花一般。



“父亲去太学了,说是蒸汽机有了进步。”朱瞻壑说起蒸汽机时,目光中露出几分激动。



忽的,熟悉的声音在朱高煦身后响起,那声音中带着丝诧异,紧接着就是张玉他们的唱礼声。



朱棣拉着朱瞻壑的手,高兴的向大辂走去。



“机车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轴列式为……”



可是对于人口稀少的渤海、漠北、河套、河西之地来说,蒸汽机则是可以大大提高北方的生产效率,将节省出来的人力投入其它行业。



他当初打下南京还小,能抵抗诱惑自己能理解,可三十二岁已经不小了,他却依然能抵抗住皇位的诱惑,甚至让自己多当几年。



“一开始确实不快,但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速度就能达到日行七八百里的程度,届时不管从南京还是北京出兵,不管是前往漠北还是西南,都能将时间控制在半个月内。”



“呜呜——”



朱棣目光一直在火车上,想要看看这玩意会不会是糊弄人的,毕竟这么慢的速度,在火车里装几匹马似乎也能达到。



“俺没在试探你,你也不用耍小心思。”



朱高煦看向王甫,王甫却作揖道:“殿下放心,臣等已经有了眉目,只需要三年时间,数据就能倍数增长,最多二十年时间,就能让永乐号达到您的预期。”



毛笔没有墨水,却在摇晃过后能产生墨水直接书写。



“嘘…爷爷您这得小声说,别让人搅了我的安静。”



没了人心,便是朱高煦也救不了后世之君。



“这火车可以停下吧?”



如果从北京出发,那时间还能更短,更重要的是,能将江南的物资运送到漠北地区,而这是解决游牧民族问题的保证。



“至于造价,永乐号的造价是三千六百四十二贯五分四厘。”



他都和王彦说他老了,群臣也都知道他说过北征回来要传位的话,现在老二这厮不即位,那旁人岂不是觉得自己言而无信?



“你这……”



“至于从北京建造一条铁路直通漠北,差不耗费在五六百万贯,耗时好几年。”



“这就是火车?”



“呜呜——”



“生产是肯定能的,建造一条两京铁路,估计耗费在几百万贯,其中黄河、长江还不一定能通行,得下船坐船中转。”



当然,朝中也有聪明人,许多人都知道,解缙就是针对江西新政的开始,而江西新政结束后,下一个推行新政的就是浙江。



“七八百里?”



朱棣也不知道说什么,皇位他也稀罕啊,真让出去他也心疼,虽然自己喜欢老二,但也不可能喜欢到毫无怨言的把皇位让出去。



想要运行火车,还得设置足够多的铁道部队来维护才行,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爷爷,北京的紫禁城和南京的有什么区别?”



解缙的下场,给众人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尤其是皇帝迟迟不处置他的举动,更是让群臣不知道该往哪方面去想。



随着驾驶室的人走下机车,朱棣在朱高煦带领下,与朱瞻壑一起走上机车的驾驶室。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汽笛声再次作响,只见铺设了铁轨的操场上正在缓慢运动着一个庞然巨物。



“嗯?”朱棣这次不得不信了,毕竟老二从不和自己玩什么虚的,更不可能玩那么多次。



这般想着,朱高煦也回到了现实,将目光投向朱棣。



见朱高煦答应的爽快,朱棣也真情流露:“老二,你真像我……孝顺。”



“那是自然。”



(本章完)



第439章 父慈子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