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8章 洪熙始终   靖难攻略[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8章 洪熙始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您若是说了,早知道俺也穿甲胄来了……”



“你能和你爷爷比吗?”朱瞻壑瞪了他一眼。



“行了,也要开始上朝了。”



朱高煦打断二人,因为他已经听到了正殿的入班声。



“陛下,可以上朝了。”



果然,王焘从正殿快步走来,对三人作揖行礼。



“上朝吧。”



朱高煦颔首向正殿走去,而朱瞻壑与朱祁钺则是连忙跟上。



“唱!”



“皇帝陛下千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一如往年作揖行礼,然而他们的目光在瞥到三道身影的时候,瞬间便深吸了一口气。



“平身……”



当熟悉的声音响起,不管是六部尚书还是六军都督,亦或者是殿阁七名大学士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所有人都陷入了片刻的慌乱。



他们不曾想到,已经远离庙堂多年的皇帝陛下会出现在奉天殿,而且这身装扮看得人发怵。



相比较他们,勋臣方向了许多老臣则是眼前一亮。



诸如徐晟、林粟、郑峻、崔均、杨展等退出六军都督府的勋臣纷纷激动攥紧手中笏板。



在他们眼中,身穿甲胄的这位,远比身穿冕服要更具备帝王之气。



“怎么,朕多年不上大朝会,尔等便懈怠了?”



朱高煦轻描淡写的开口,群臣闻言纷纷作揖:“臣失态……”



“六部奏报,开始吧。”



朱高煦缓缓开口,而户部尚书王回闻言主动上前:“陛下,户部启奏。”



“准!”朱高煦轻描淡写一个字,王回便开始汇报大明情况。



洪熙二十三年,大明建国七十三年……



这一年,大明朝人口达到一亿四千六百五十二万,在开国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人口的基础上,增长八千六百余万。



这些人口中有近三千万是通过改土归流、收复安南、中南、南洋、东洲等部分地区而增长的人口,实际的增长大概在五千六百万左右。



饶是如此,七十三年人口增长五千六百万,放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值得君王自豪的事情。



比较人口,耕地增长则是达到了七亿五千四百余万亩。



除此之外,国家财政收入达到了七千八百余万,雄冠历代。



其中,由官营工厂创造的财政收入占据总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朝廷官营治下工人达到了三百七十二万。



在这份成绩单下,大明朝以世界第一的人口、疆域、农业、军事、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存在。



尽管各国都在效仿大明,可他们终究不可能成为大明,也无法超越大明。



他们愈发学习大明,就越容易被大明所同化,而这是朱高煦喜闻乐见的结果。



七千八百万贯,这并非是大明的税收极限,因为大明至今还保持着十税一的税收政策。



同时代的各国,实际赋税都比较高,哪怕是学习了大明许多政策的朝鲜、暹罗、占城等国,税收政策也基本上是五税一。



严苛一点的日本,甚至可以达到四税一。



在如此庞大经济总量下,大明只要内部不出现问题,便不会有所谓对手这一说。



如今的大明,城镇人口已经达到16%,随着科学不断进步,轻工业和重工业不断落实,工业人口开始逐步提高。



经历几次打击,官商资本勾结尚未冒出苗头,阶级也并未固化。



立国七十三年能做到外无强敌,内无忧患,民生繁荣,太平康泰的王朝,唯有大明一朝。



如此结果,对得上朱高煦这一辈子的付出,也对得上百姓的付出。



朱高煦听完了所有,随后便站起身来,走到了金台面前。



他站在台阶上俯瞰众人,尽管已经六十岁,可他带给整个大明官员体系的压力依旧存在。



群臣见他起身,都不由得心里发怵。



哪怕是诸如王回、陆愈、王骥这种鲜有把柄的人,也不由得紧张。



他扫视群臣,目光停留在了三杨、王回、王骥、陆愈、徐硕等人身上。



工部尚书黄福已经致仕,取代他的是南京户部尚书江淮,而南京户部尚书的职位则是被赵轨所继任。



众人被他的目光看得如芒在背,却不得不保持镇定。



这一幕被朱瞻壑与朱祁钺看在眼里,朱瞻壑眼中是敬佩,而朱祁钺眼中却是神往。



“如今是洪熙二十三年,大明朝立国七十三年。”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便过去七十三年了,而朕如今也六十岁了。”



朱高煦双手放在腰间,目光扫视众人,口中却唏嘘:



“昔年太祖高皇帝年迈时,闹出了南北榜案。”



“如今朕已经年迈,朕倒是想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南北榜案的……”



“陛下!”群臣闻言,纷纷惶恐跪在地上,唯有王回等为数不多的人站着。



“你们跪下,是心里想过吗?”



朱高煦饶有兴致,语气由唏嘘转为调侃。



只是不等群臣开口,朱高煦便将话题略过,转而继续道:



“朕只是说笑罢了,你们又何必如此惊慌呢。”



他这般说着,可群臣不惊慌不行。



永乐洪熙四十年时间,被流放的臣子足以十万计,连带其亲眷,恐百万而难计数。



洪熙年间,他们每日如履薄冰,过得谨小慎微。



可再多小心,也架不住皇帝年迈发疯一场。



这位皇帝如果要对他们动手,并不需要任何理由……



眼看如今即将来到那几千万国债的还款日子,他们许多人都担惊受怕起来。



他们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再兴大案,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倒下。



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站在他们头顶的这位皇帝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面对他们,朱高煦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甲胄。



“这甲胄沉重,好似这天下一般。”



“好在朕身子健朗,并不会因为这点份量就趴下。”



话音落下,朱高煦轻笑几声,意味深长的扫视了群臣,随后转身离去。



朱祁钺见状跟了上去,朱瞻壑则是没有跟上,而是对鸿胪寺卿示意。



“退朝!”



唱礼声传出,群臣纷纷呼出一口气,不知不觉中早已汗流浃背。



“陛下千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唱礼声传得很远,许多大臣先后起身,可身形摇摇晃晃,显然被吓得不轻。



这些被吓到的臣子还在庆幸自己没事,殊不知角落里一名锦衣卫已经将这些庆幸的官员姓名纷纷记下。



“爷爷,您刚才样子太威武了!”



朱祁钺屁颠屁颠跟着朱高煦,朱高煦则是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不能惯着他们,也不要要求他们少吃多干,别用圣人标准要求他们。”



“家国天下四个字,能做到的人终归是少数,更多人都是软骨头。”



“软骨头能用,但也需要警惕,家国大义可用,却不可偏信。”



“枪声没有响起前,谁都能夸夸其谈,可枪声响起后,真敢站出来的人又有多少?”



朱高煦摇了摇头,朱祁钺则是认可道:“俺明白这些。”



“这些个老蛮子也就是看您在,他们才如此老实。”



“如果有一天您不在了,他们定然来欺负俺爹和俺!”



朱祁钺愤恨说着,朱高煦却看向他:“若是他们欺负伱,你又该如何?”



“俺可不好欺负。”朱祁钺咧嘴一笑,朱高煦闻言爽朗笑出声来:“好好好……”



“你怎么个不好欺负?”朱高煦询问朱祁钺,朱祁钺却看了看四周,小声道:“俺有两条腿,还有两个拳头,最重要的是,俺的这里还没坏。”



他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头,同时笑着说道:“俺知道,爷爷您还给俺和俺爹准备了一条腿,那腿厚实,饶是俺两条腿断了,也能靠那一条腿继续向前走。”



朱高煦闻言轻笑,伸出手拍了拍他的后背:“爷爷给你留的这条腿若是吃完了,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不会的。”朱祁钺扶着朱高煦坐上步舆,随后笑道:“俺也会养它,养着给儿孙用。”



“若是用完了,那便是儿孙不争气,俺到时候都死了,管那么多作甚!”



朱祁钺豁达开口,朱高煦瞧着他,倒是不由得想起了老头子。



“你啊……比起我,倒是更像你太爷爷。”



“嘿嘿……”朱祁钺笑道:“俺只要像你们其中一位就行,那就足够坐大位置了。”



“大位置可不好坐,趁现在你爹还能坐着,你可以出去看看。”



朱高煦靠在椅子上,轻笑摇了摇头。



他的目光被一件事物吸引,朱祁钺顺着看去,只瞧见了好大个太阳在天空悬挂。



“爷爷,今日这太阳好大。”



“嗯,是挺大的,以后可能还会更大。”



“反正不能变小,您说是吧。”



“是大是小全看你了……”



爷孙说说笑笑,身影也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宫道尽头。



(本章完)



第578章 洪熙始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