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35章:苏良之策,合班论谏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35章:苏良之策,合班论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



中书省下发诏书。



新政期间建造的州学县学将继续保留使用,一切费用由三司与地方州衙县衙共同承担。



自赵祯丢下那句“朕主意已定,谁若反对,可递辞呈,朕必准!”后。



无一官员再上奏疏。



谏院右正言钱明逸因脸部受伤请假治伤,根本不敢再上奏反对。



他已然明白,自昨日起,自己的脸就掉在了垂拱殿上。



这辈子可能都捡不起来了。



此事过后。



贾昌朝、王拱辰、钱明逸、李定等人恨欧阳修、包拯、苏良三人恨得都快咬碎了后槽牙。



但出于成年人的基本修养。



彼此见面时,依然都是面带笑容,客客气气。



……



三日后。



因一封升迁诏书。



知谏院包拯将当下后宫最受官家宠爱的张美人和他的伯父张尧佐弹劾了。



诏书内容为:开封府推官张尧佐,将被提拔为三司户部判官兼副使。



要知。



张尧佐在开封府推官任上干了还不到一年,且政绩一般。



而今,一下子就要从一个肥差跳到另一个更肥的差事。



与他外戚身份绝对有关。



依据大宋官员晋升规则——



普通官员在相同岗位若无大功绩,至少干够两年才有被提拔的可能。



一些底层文官(选人官),甚至要经历三任六考。



再加上自身履历出身优秀、上官评语上等、得以京朝官举荐等层层考核,才能升迁。



像苏良,乃是特召为京朝官。



其能被特召,除了考绩优秀外,主要是他的出身好。



进士榜第十二名。



这个金光闪闪的出身将会伴随着他的整個仕途。



苏良当下的差遣为权监察御史里行。



他要升迁为监察御史。



在没有甚为突出的功绩下,至少要干满两年,且考绩需特别优秀。



后面有一大群符合资格的官员都在排着队呢!



包拯弹劾张美人承迎惑君,为抬高张家门第,多次在官家枕边吹耳边风。



他又弹劾张美人的伯父张尧佐,升迁过快,有悖朝廷官员晋升规则。



其实,这种现象早就有迹可循。



后宫之中,赵祯独宠张美人。



在庆历二年便为张美人追赠三世,以提高其祖上地位。



张尧佐更是受尽好处。



短短几年里。



从以殿中丞,知犀浦县,到担任开州知州,再到判登闻鼓院、开封府推官,而今又要担任三司户部判官兼副使。



可谓是官运亨通,步步登高,一岁三迁,扶摇直上。



依照着当下的形势。



再过个三五年,张尧佐在三司使的位置上镀镀金,就能够拜相了。



张尧佐通晓大宋法令,有一定的刑判能力。



但只能算是中等能耐。



其升迁如此快,完全得益于他独特的外戚身份。



当日,包拯的弹劾章疏便被仁宗驳回。



包拯气不过,当即直言面君。



他与赵祯在垂拱殿内足足论辩了两个多时辰。



内侍称包拯情绪激动,将唾沫都喷了赵祯一脸。



最后,赵祯也怒火中烧,直接道:“朕之所为,只为能诞下一个龙种!”



说罢,拂袖而去。



第0035章:苏良之策,合班论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