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45章:《武将忠勇论》与《武将死战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45章:《武将忠勇论》与《武将死战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祯听得脑子都快要炸开了。



当即散朝,称改日再议。



从这三方意见的支持者可以看出,宋朝的臣子还是较为坚持自我的。



比如,枢密使贾昌朝和副相吴育。



那是见面就吵架的政敌,但如今却是意见一致。



而谏院右正言钱明逸和监察御史李定,关系好的都快要穿一条裤子了。



二人的意见却完全不同。



这也是赵祯无法在朝堂上分出孰忠孰奸的主要原因。



苏良思索了一番后,也上呈奏疏。



支持杜衍、欧阳修、包拯等人的意见。



石元孙浴血奋战,是战败被俘,而非投降被俘,其战败有罪,但主因不在他,绝对罪不致死。



而此刻,朝廷三衙的武将们,无一人开口说话。



武将地位较低。



说对说错都易被喷,故而无人敢开言。



但……这不代表他们心里没有想法。



……



与此同时。



石元孙不曾殉国而是被俘的消息也传到了民间。



民间百姓的反应也很不同,众说纷纭。



有人主张斩首示众,有人认为不应加罪但应收回敕封的荣誉……



闹得汴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此事。



翌日朝会。



此事依旧没有讨论出一个答案。



同日。



创作欲望甚是旺盛的欧阳修,写下了一篇文章。



名为:《武将忠勇论》。



此文论述的核心为:武将者,忠于国而勇于伍,败之俘之,朝廷宜应轻罪矣。”



欧阳修认为,一名武将,只要在忠君爱国与勇敢杀敌上没有问题,即使被俘,打了败仗,朝廷也应该轻罚。



很快,此文章便传到了民间。



大多数汴京百姓们都认为甚有道理。



赵祯也较为赞成。



但是在殿中侍御史刘湜和右正言钱明逸的极力反驳下,还是未能形成定论。



……



深夜,一座宅院的书房中。



刘湜奋笔疾书,钱明逸则是在一旁为之磨墨。



片刻后。



刘湜面色兴奋地吹干一张宣纸上的墨痕,道:“钱老弟,速来看看我这篇文章如何,是否能压得住欧阳修那篇《武将忠勇论》?”



刘湜所写文章,名为《武将死战论》。



此文论述的核心为:



“武将死战,自古已然,兵败被缚,岂能贪生,兵败亦当自杀谢罪,不死即为大奸,身死方为忠勇!”



刘湜文采斐然,字字如刀。



将石元孙描述成了一个贪生怕死、奴颜媚骨的降将。



文章里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语。



“我大宋兵丁若为战而死,死得其所。若因败偷生,不若狗彘。”



钱明逸借着灯光,读完后,不由得赞叹道:“好文章,好文章啊!”



“刘兄此文,微言大义,有家国情怀。文官死谏,武将死战,本应如此。”



“此文一出,必定能让百官信服,将那欧阳修反驳的一无是处!”



刘湜捋了捋胡须,甚是兴奋。



他对自己的文采相当自信。



若此次能压欧阳修一头,没准儿此文便可流传千古,而他也能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第0045章:《武将忠勇论》与《武将死战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