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49章:正旦使,我举荐知谏院包希仁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049章:正旦使,我举荐知谏院包希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与辽的国都相隔上千里,仅路途上便需要三个月。



九月份,北方逐渐变冷,到了十一月份,那已经是寒风刺骨,滴水成冰。



没有一个好身体。



若一下子病倒在辽国,耽误了朝贺,不但丢人,甚至要丢官了。



其次,辽国的山路非常崎岖难行,处处都是深沟。



并且不时有野兽出没,甚至有生命危险。



再则就是契丹人造成的麻烦了。



使团入辽后,便会有辽国的接伴使来迎接。



这些接伴使,大多都喜欢看宋使出丑,并且阴招频出。



比如:大宋使团每经过一座驿站,对方都会摆上酒宴。



辽人嗜酒,且贼能喝。



宋使入席,不喝是对主家不尊重。



而一旦喝酒出丑,或说了些不合礼仪的话语,做了某些不该做的事情。



回国后,必遭重罚。



曾经,还有接伴使带着大宋使团绕远路。



两百多里的路,硬是走了近千里。



而对方的目的是向宋使展现辽国国土的博大。



总之,出使辽国,处处是坑。



一名正旦使若没有足够的定力和魄力,必会丢人。



周元继续道:“若两位枢密副使因年纪大无法成行,那恐怕最有希望的便是御史中丞王拱辰和户部判官王尧臣了,还有……监察御史李定,他的优势是能讲契丹话!”



“这些人,我……我都不觉得不是很好。”



“王拱辰心胸狭窄,在辽主面前恐难展现我大宋国威,而户部判官王尧臣太过书生意气,性格温文尔雅,恐受辽臣欺负,至于李定、钱明逸、刘湜三人,他们根本就不配!”



“那你以为朝中何人可出使辽国?”周元好奇地问道。



苏良胸膛一挺,一脸认真地说道:“当属知谏院包希仁。”



“噗嗤!”



周元刚喝下一口茶水,然后全吐了出来。



“景明,莫要开玩笑,若是宋辽开战,包谏院在阵前叫骂,我相信定能杀对方几分锐气,但如今可是正旦使,包谏院会不会突然动怒,朝着辽主喷口水?”



苏良顿时也乐了。



“有这个可能吧!但我还是觉得无人比他更合适,我举荐他的奏疏已写好,这就送去!”



……



黄昏时分,垂拱殿内。



赵祯翻阅着朝臣送来的举荐奏疏,一直皱着眉头。



他始终没有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丁度、庞籍年迈。



李定、钱明逸、刘湜等人不足以代表大宋形象。



王拱辰对外并不强硬,王尧臣又太过于书生气……



赵祯最中意的其实是苏良。



有斗志,有拼劲,有头脑,关键还有一口伶牙俐齿。



可惜,苏良太年轻了,资历也浅薄。



还不能用。



就在这时。



赵祯看到了苏良的奏疏,不由得大喜。



“苏景明会举荐谁呢?”赵祯翻开奏疏,仔细一看,不由得哭笑不得。



“这个苏景明,简直胡闹嘛!若让包希仁担任正旦使,整不好,宋辽都过不好这个年了!”



御案上的上百份奏疏,无一份举荐包拯。



就连包拯自己都未曾自荐,而是举荐了户部判官王尧臣。



所有朝臣都知晓,包拯压根不适合做这个。



正旦使需要圆滑,需要客套,需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些特点,包拯皆不具备。



赵祯将苏良的奏疏扔到了一边。



他不知道的是,苏良并非儿戏,此刻已经去寻包拯,劝说其自荐了。



第0049章:正旦使,我举荐知谏院包希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