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54章:罄竹难书张得一,再坑两府苏景明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154章:罄竹难书张得一,再坑两府苏景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夜。



贝州城内,灯火通明。



军贼头目王则带着一众亲信朝东门逃窜而去。



当王则见到“释迦佛捏福图”后,便知大势已去。



然而他刚至东门,便被文彦博带领着一众将士团团围住。



一番搏杀之后,王则被生擒。



不多时。



张得一也被擒住,战斗逐渐进入尾声。



王则作为军贼之首,生擒之后,就地正法实乃便宜了他。



依照常规,当以槛车押送至汴京城,验明正身后,再处以极刑。



至于前贝州知州张得一,若在战乱中被误杀也就罢了。



若未死,需交由中书、御史台同时核审,方能治罪。



毕竟他是士大夫官员。



……



苏良虽未参战,但却一直远远地瞧着。



这种搏命之战比他想象的更加惨烈。



活着。



除了靠实力外,还要靠几分运气。



他实在无法想象。



如果自己未能以科举入仕,迫于生计压力而从军,那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



当下的军伍问题,根本不是多一两名良将能改善的。



大宋势弱,国力不足,民多贫乏,乃生反贼。



欲避免这种杀戮与惨剧,还须得全宋变法,从源头上遏制这些不稳定因素。



……



天大亮,战事基本结束。



文彦博已命驿兵向汴京、大名府同时通传收复贝州城的消息。



与此同时。



各个地方州郡都开始了抓捕妖党的行动。



……



正月十五日,贝州城。



城内已趋于平静,但百姓显然无法过一个正常的上元节了。



但庆历八年乃是闰年,又闰在正月,下个月依旧能再过一个上元节。



而此刻。



文彦博和苏良依旧还处在忙碌中。



二人要整理好王则与张得一的罪状,还要拟定出受赏将士的名单。



只有做完这些,二人方能安心回朝。



文彦博和苏良在整理罪状中,最恨的不是军贼王则,而是贝州知州张得一。



张得一奴颜媚骨。



他在被王则抓到后,立即便投降了叛军,每次见到王则,必称大王。



甚至还耐心地为王则讲解称王的礼仪。



其中,王则建国安阳,改元得圣,将居所命名为中京,都是张得一的主意。



此外,城内百姓也对张得一早有怨言,纷纷告状。



苏良总结后,发现竟然有上百条,其罪状完全可以称得上:罄竹难书。



……



正月十六日,午后。



文彦博收复贝州城的消息传到了汴京城。



赵祯不由得大喜。



文彦博正月初五离京,而今不过十一日,路上还有三日,信件送来又要两日。



也就是说,只用六日便收复了贝州城。



并且,兵贼全歼,百姓伤亡数量极少。



这俨然是一场为大宋禁军士兵找回脸面的大胜仗。



朝堂百官大多都甚是欢喜。



而此刻,枢密院内。



夏竦的案几上摆满了高高的文书。



往昔,夏竦几乎是不看文书的,都交给下面人。



但这一次,他感受到了危机。



平日里,不声不响的文彦博,突然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定然会升迁。



虽然顶替枢密使之位的可能性不大,但已是下一任枢密使的最佳人选。



夏竦顿时生出了危机感。



即使做做样子,他也要多看几本文书,免得被枢密院的一些官员说闲话。



……



正月十七日。



文彦博和苏良带领一众将士,押送着王则、张得一二人返朝。



与此同时,二人已经将提请封赏的将士名单送往了中书省。



这一次,车马走得慢了一些。



历经六日。



在正月二十二日的黄昏,文彦博和苏良终于抵达了汴京城。



刚回城内。



文彦博和苏良便听到一个消息。



中书并未同意批复文彦博所呈递的判处贝州知州张得一死刑的奏疏,而是认为应处以流刑。



官家也有免于其死罪之意。



文彦博当场就恼火了,袖子一捋就想直奔中书省,



他们最后汇总的张得一的罪行还未曾交给中书。



第0154章:罄竹难书张得一,再坑两府苏景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