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17章:太白经天!苏景明有造反之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17章:太白经天!苏景明有造反之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日近黄昏。



在苏良禁足于家,正与岳丈唐泽说说笑笑着下棋之时。



赵祯将文彦博、夏竦、张方平、宋庠、吴育、范仲淹、王尧臣七位相公召进了垂拱殿。



此刻,七人皆知苏良被禁足家中。



也知城北的百家学院被禁军封禁,任何人不得进出。



曹佾曹国舅亦被禁在学院中。



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却不清楚。



片刻后。



赵祯来到殿内。



待赵祯坐下后,张茂则手里拿着一叠薄薄的册子,然后将其依次发给了众相公。



赵祯道:“此图谶,乃是百家学院一刻工雕印,发放民间已有数百份,当下皇城司正在追缉。”



众臣看到此图谶后,全都明白了。



所谓图谶。



即宣扬迷信的预言、预兆、天象之类的书籍,常附有图画。



自古以来,百姓最易受图谶蛊惑,造反者大多都是利用图谶煽动百姓造反。



大宋得位不正,易遭人口舌。



太祖太宗对天文图谶的管理甚是严苛。



但凡发现有人雕印、传播或私藏天文图谶者,皆重判罚,轻则徒三年,重者直接流放千里,甚至处以极刑。



而他们手里的这份图谶,更是有惊人的造反之语。



上面除了有一幅“太白经天”的图画外,还写着:宋,九十年,国祚废,太白经天,大乱始。



今年,正是大宋立国的第九十年。



太白经天,是兵器动乱、杀伐无序、朝代更替的大凶之相。



乃为历代帝王最忌讳的大凶之兆。



《汉书·天文志》曰: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



《新唐书》曰:六月丁巳,太白经天。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此乃反宋之语。



雕印传播,皆是死罪。



此图谶的雕印者乃是百家学院的一名刻工。



而苏良作为百家学院(私家学院)的实际控制人,即使不是指使者,也有监管不力之罪。



赵祯将苏良禁足,然后只告知了诸相公,也是为保护苏良。



此事若让诸多朝臣知晓。



依照苏良当下的人缘,弹劾他的奏疏能在御案上摆成一座座山头。



而今将苏良禁足在家。



一方面可使得苏良无法干预此案,另一方面也是让其远离祸患。



此等大事,根本不是赵祯将苏良叫到垂拱殿问询几句就能完事的。



依照大宋法令,当下苏良的任何话语都有狡辩之嫌。



皆不能信。



文彦博看完后,道:“官家,此事定然与景明没有关系,他一心扑在变法之事上,根本不知此事,臣猜测,定是有人栽赃陷害,破坏变法。”



一旁的夏竦听到此话,瞬间就不乐意了。



“文相,此事尚未理出脉络,你怎敢如此断言?此事涉及我大宋江山安危,理当慎重!”



“苏景明根本没有任何动机指使此事!”一旁的吴育帮腔道。



“怎么没有动机?诸位,现在的苏良可不是一名小小的台谏官了,在朝堂之上,论权势恩宠,我等谁能比得上他!”



“官家宠幸,百姓支持,无数人都认为他是未来的宰执,就连辽国皇帝都称我大宋配不上他苏景明。我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苏景明在西北与狄青有旧,在河北与曾公亮经常有书信往来,在京东路更是被富弼倍加推崇。而在朝内,外戚曹家更是与他关系密切,他若真想着以变法之名乱宋,比任何人的成功率都大!”



听到此话,文彦博、吴育、范仲淹这三个欲护住苏良的相公,都皱起了眉头。



若是换作疑心较重的帝王。



仅凭夏竦这番话,就足以使得苏良日后仕途坎坷或戛然而止。



范仲淹自庆历新政后,向来都是好脾气,但听到这番毫无证据的栽赃之语,忍不住道:“栽赃苏景明之人,必然也是想着以此话引得官家对苏景明产生猜忌之心。”



这一句话,直接将夏竦噎住了。



第0217章:太白经天!苏景明有造反之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