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34章:有赏有罚,方为治国之道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234章:有赏有罚,方为治国之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新笔趣阁] http://m.xbequge.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彦博站出来道:“臣建议暂停此策,此策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差,一旦让官员们觉得这是一种常态,恐怕就都不会如此倾力而为了,甚至还有可能反噬,使得许多官员懒政!”



“臣认可文相的意见,总要歇一歇吧,有些官员已经三个月未见父母妻儿了,变法非一朝一日之事,节奏不可过于紧凑!”宋庠也开口道。



……



一时间,群臣再次吵了起来。



支持顺延与反对顺延者,皆有一番道理。



苏良并未发声。



他觉得顺延不顺延皆可以,只待官家定个结果就行。



赵祯坐在上面,观察着群臣。



不多时便看明白了。



两府三司诸位相公皆反对顺延,而台谏、学士院则全都支持顺延。



双方之所以意见相反。



是因自考成策施行以来,很多地方官员的抱怨声都到了两府三司那里,两府三司的相公更知底层困难。



而台谏和学士院则完全从变法的成效来考虑。



这时,就需要展现一名帝王的决事魄力了。



“好了,都静一静!”



赵祯看向众臣,道:“朕觉得可以停一停,不过也不能停太久,待到九月中旬再开展一次百日考成策吧,可延续到年底。”



暂停约两个月,然后持续到年尾。



众官员基本都能接受。



这时,夏竦站出来说道:“官家,此次百日考成,有一些官员表现尤为优异,朝廷不能有罚而无赏,臣建议给予部分政绩突出的官员厚赏,以展现官家仁德,奖罚分明!”



赵祯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殿内众臣包括苏良在内,都纷纷点头,非常认可这个提议。



就在这时,三司使王尧臣突然快步走了出来。



“扑通!”



因走得过快,王尧臣一只脚绊在另一只脚上,一下子摔倒在地上。



群臣都吓了一跳。



一旁的欧阳修与唐介连忙去扶他。



王尧臣一边起身,一边道:“官家,不可再厚赏,不可再厚赏了,国库挺不住啊!”



听到此话,群臣都忍不住笑了。



赵祯向来大方,最喜赏赐官员。



甚至是一马车一马车的赏赐,除此之外,还会赏赐宅院、田地等。



比如:赵宗实和苏良,这两年收到的赏赐比各自的年俸都要多上十倍。



赏赐,成为了国库的一项重要开支。



当下的国库虽然比往昔要好了一些,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王尧臣站好之后,又道:“官家,刚才……刚才是臣失态了,臣的意思是赏赐财物,并不能激起官员报国之心,反而使得官员养成奢靡之好!”



“不赏如何展现官家天恩,如何激励官员为朝廷卖力?三司使,你是活到钱眼里了吗?”夏竦不满地说道。



这时,苏良慢悠悠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当赏,必赏。然又无须厚赏财物,可根据官员政绩,缩短磨勘之期。此外,官家可赐御书,此物比财物更加珍贵!”



“此主意甚好,就如此办!就如此办!”赵祯一下子就答应下来。



赵祯酷爱飞白书。



将他的“御书”赏赐给官员,他高兴,官员们也高兴,还不会有损朝廷脸面。



而缩短磨勘之期。



则是能使得政绩优秀的官员迅速迁升,进而为朝廷做更多的事情。



夏竦有些郁闷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提的建议,但却被苏良抢了功。



一旁的张方平看向苏良,喃喃道:“这才是拍官家马屁的最高境界,让大家觉得都很舒服!”



……



七月初十。



两府宣布第一轮《官员百日考成策》正式结束。



朝廷将根据政绩,将地方官员排出前十八名。



其中,第一名到第三名,缩短一年磨勘之期,赐官家御书;第四名到八名,缩短半年磨勘之期,赐官家御书;第九名到第十八名,缩短三个月磨勘之期,赐官家御书。



对这种意外而来的奖赏,官员们各个激动。



这也让很多欲在仕途上有进步意向的官员拥有了更充足的干劲。



有的甚至期盼着,下一个磨勘之期尽快到来。



(本章完)



第0234章:有赏有罚,方为治国之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